董宇辉带货《人民文学》,“奇迹”背后有何启示?

龙敏飞2024-01-27 16:32

1月23日晚,一场直播活动在文学界备受关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畅谈“我的文学之路”。这是《人民文学》杂志的直播首秀,也是直播间首次“全程只卖一份文学杂志”,创造了文学界与传播界的历史。这场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895万,最高同时在线70多万人,获得上亿次点赞。据报道,当晚8点至12点,《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元。24日零点过后,依然有读者在陆续下单。

在万千直播间中,董宇辉的成名与众不同,他自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给人一种很有文化底蕴的感觉,他的很多“小作文”备受关注,成为网友们追捧的对象。这背后,文字的精彩、文化的底蕴、价值的共情等,都是重要因素。如今,当董宇辉与《人民文学》一同走进直播间,上演了一出直播与文学双向奔赴的故事,这背后除了董宇辉的明星效应外,同样有其他的现实成因。

这是一次传统文学期刊主动求新求变之举。《人民文学》杂志历史悠久,且有过高光时刻,在20世纪80年代“读者上百万”。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再加上更接地气的网络文学的兴起,传统文学期刊逐渐式微,读者群也在流失。如今,社交媒体发达,“短平快”的直播是最具商业价值的营销模式之一。此次《人民文学》的主编施战军和作家梁晓声、蔡崇达走进直播间,代表着传统文学期刊也在主动求新求变,试图融入大众生活。如施战军所言,“对《人民文学》而言,这场直播是一次‘寻亲’”。而最终的成绩也证明一点,文学的读者还在,关键看你怎么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

这也是一次大众与传统文学期刊重逢的契机。《人民文学》此次“破圈”,是传统文学期刊再次引发读者共鸣的写照,这与董宇辉的“文学特质”有关,更与《人民文学》自身的“文化内核”与读者形成共振有关。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学期刊的春天已经到来呢?对此,我们还需理性看待。董宇辉固然带来了流量与关注,但传统文学期刊能否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并形成持久的正面效应,依然有待观察。在直播间买单的读者到底是情绪消费,还是文学情怀的回归呢?不得不承认的是,董宇辉带火传统文学期刊目前仍是一次偶然事件,多数传统文学期刊订阅量不高、读者群不众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一问题并非一次直播就可解决。或者说,这样的成绩与热度能否持续?并不取决于董宇辉,而取决于传统文学期刊能否开辟新路,能否转型升级,能否借此找到新的读者群体。

在很多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曾感受过文学的力量与恩惠,都曾有过生命被照亮的历程。如今,董宇辉的直播间给了传统文学期刊一次起飞的契机,但对传统文学期刊来说,依然要靠持续不断的优秀作品去吸引读者,去重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去制造真正的文学繁荣现象,而不是沉浸在昙花一现的热度里自喜。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龙敏飞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龙敏飞】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