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是画家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白石老人生于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病逝,享年93岁。齐白石晚年在书画作品上,有相当一部分都题写了自己的年龄,如“戊子八十八岁白石”“九十四岁白石老人”等,甚至创作于1957年的作品上,还出现了自署“九十七岁白石”(《牡丹》图)的情况。白石老人为何要为自己添加年龄呢?
1946年秋,胡适结束了在美国任职9年的外交工作返回北平,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彼时,耄耋之年的齐白石正找人帮他写传记,首选对象便是胡适。但是,齐白石与胡适并不十分熟稔,虽然齐白石曾为胡适篆刻过印章,胡适早年也曾收藏过齐白石的画作。不过,受邀的胡适表示“我很感谢他老人家这一番付托的意思”,因此欣然接受了这项写作任务。
齐白石为胡适提供了十多种资料,包括自撰的《白石自状略》初稿、发表稿、写定本数种,杂记稿本《三百石印斋纪事》一册,残页《入蜀日记》,自撰《齐璜母亲周太君身世》,友人王森然所作《齐白石传》一册,另有《借山吟馆诗草》(自写影印本)《白石诗草自叙》初稿、改定本和《白石诗草》残稿本等诗作,以及一些参加活动的剪报、函件等。
由于事务繁忙,胡适一直到第二年暑假,才开始着手写作。胡适治学严谨,精于考证,他在编撰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疑点,在不同的资料中,关于齐白石年龄的记载,上下前后颇不一致,起码有两岁的误差,因此认为齐白石的真实年龄值得推敲。譬如,齐白石80岁写的《白石自状略》,当时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以此往前推算,他的生年是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而齐白石自撰的《齐璜母亲周太君身世》一文中,他的生年却是同治二年癸亥(1863)。胡适顿生疑虑,认为这里或有隐情,他不便直接去问齐白石本人,就把疑问与考据一一记在初稿的小注中。
1947年8月,胡适依靠有限的资料,完成了1万多字的初稿。他将抄清本送交齐白石审核,原稿请与齐白石有多年交情,又是自己的好友、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添补改削,顺便帮忙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后又将此稿交给史学家邓广铭补充。
黎锦熙与齐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两家是世交,齐白石年轻时曾在黎家做过事。受胡适委托,黎锦熙除了在自己的日记中摘抄出相关资料予以补充,还不时前往齐家,与白石老人促膝话旧。黎锦熙终于了解到,齐白石早年在长沙的时候,有一个叫舒贻上的算命先生曾替他测过生辰八字,说他75岁时大限将至(有大灾难),给出的破解之法是,让齐白石在1937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戌时,念佛三遍,佩戴金器,避开属龙和属狗的小孩,如此可祛凶转运。并在手批的“命书”封面上,题写“十二日戌刻交运大吉”,又在“命书”里写下:“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一关矣。”齐白石深信不疑,为躲避灾难,他在75岁那年给自己增加了两岁。就这样,1937年原本75岁的齐白石一下子变为77岁,跳过了“不祥”年份,这就是所谓的“瞒天过海”法。
后来,胡适据此在“年谱”中齐白石的“生年”一节,添加了一段按语:“周太君年十七嫁齐家,年十九生白石……白石当七十五岁时,采用星命家‘瞒天过海’法,自己增加了两岁。他自己在八十岁时写《自状略》,其实他那时只能算七十八岁,世人依据《自状略》上推他的生年在咸丰十一年辛酉,实在是被他‘瞒’了。”同时,在“年谱”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齐白石75岁那年,加了一段说明:“自改为七十七岁,在北平。长沙舒贻上(之鎏)曾为白石算命,说‘是年脱丙运交辰运,美中不足。’白石在名册上批记云:‘十二日戌时交运大吉……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一关矣’。”胡适因此感慨:“白石老人变的戏法能‘瞒天’,终究瞒不过历史考证的方法。”
可是,齐白石自1937年或75岁为自己加了两岁之后,和实际年龄另外多出来的两岁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又得从公元纪年、中国农历纪年说起。按照中国民俗普遍采用一岁为人生起点的计岁(民间所谓的虚岁)方法,人一出生就算一岁。此后,每到农历过年,就再添加一岁。齐白石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农历癸亥年的岁底11月22日(公历1864年1月1日),按农历来计算,出生就一岁,到了次年的农历春节,即为两岁。也就是说,齐白石出生在阳历元旦、阴历年底之前,他在零周岁这年,按虚岁计算就已两岁。这样一来,齐白石的虚岁年龄就比实际年龄又多出了两岁。
于是,胡适坚持人物传记必须遵从生活真实的原则,在编撰齐白石“年谱”时,对其生平纪年作了更正,还原了齐白石的真实年龄,特别是书画落款在1937年之前的,或自署小于75岁的作品,一律减去两岁;而落款在1937年以后,或自署大于77岁的作品,统一减去四岁。
1949年3月,胡适将《齐白石自述编年》改名为《齐白石年谱》(增补至3万余字),请画家汪亚尘的夫人荣君立、著名学者顾毓琇从他们收藏的齐白石画作中挑选出十余幅,以及罗寄梅为齐白石拍摄的一幅照片,以胡适、黎锦熙和邓广铭三人合作编撰的名义,交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发行。
然而,胡适的考证与齐白石内心希望传记写得丰富饱满、妙笔生花的初衷背道而驰。据说,齐白石对胡适“戳穿”了他“瞒天过海”添加年龄的做法,很不满意、颇不愉快,为此还请艾青为他重写传记,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周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