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多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不少人的钱袋子迎来“膨胀”机会。
从调整情况来看,今年已公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有河南、辽宁、江苏、浙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过后,江苏和浙江成为全国唯二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的省份。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3年10月1日,全国执行三档、四档最低工资标准档位的省份中,尚未有第三档位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的省份。江苏和浙江的此轮调整,不仅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相应有所提升,有利于让劳动者普遍受益,而且也是江苏、浙江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讯号。
具体来看,江苏、浙江两省最低月工资标准均为第一档2490元;第二档2260元;第三档2010元。目前,两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暂排全国第2位,仅次于上海的2690元。
对比2021年的调整,此次江苏和浙江的一二三档工资分别增长210元、190元和170元,最低月工资标准上调幅度约为9%。
此外,河南也在1月份公布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具体来看,河南一二三档工资标准调整为2100元、2000元、1800元,较2022年的调整分别增长100元、200元、200元。
辽宁虽然尚未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也同样在1月份公布了调整情况。根据辽宁省人社厅消息,该省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执行最新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一档为2100元,二档为1900元,三档为1700元。对比此前标准,2024年调整后,各类标准上调190-280元不等。
时代财经统计发现,2023年至今,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安徽、浙江、山东、湖北等1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从目前的31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当前,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以上的地区已经达到了19个。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位居全国第一,为2690元。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6.4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在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各地实际情况,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若以两年一调为标准,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宁夏和新疆,这12个省份或将在2024年迎来最低工资调整。
从调整幅度来看,不少人认为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自己的实际收入影响不大。但事实上,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不少地区规定,比如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它保障方面,企业在计算员工试用期工资、加班费、医疗期工资、停工停产工资、社保缴纳基数、失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时,也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告诉时代财经,对于企业而言,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直接的影响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压缩。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和政府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
“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提高其收入会带来显著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间接拉动总需求、活跃商品和服务市场,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加政府税收收入。”王军说道。
实际上,近些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各地也在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劳动者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实际增长6.1%。从增速来看,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在提高,企业的利润、就业形势较好。
但按常住地分,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总额尚有一定差距,二者之间的差值超过3万元。这也表明,如何同步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向时代财经表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除了同比提升工资性收入外,还要创造更多机会和渠道,支持居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时用好转移支付工具,持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从短期来看,王军认为,可以适当把财政资金安排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农村老年人群、城市高龄离退休人员倾斜。为此,可以从顶层设计上创设一套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的全新模式和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用于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的财政预算。
“具体来看,可以尝试每年都发行一定规模的专项债,并且创设中央财政直接补贴消费、直达居民部门的创新型工具。例如直接的现金补贴,用于促进和扩大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消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王军说道。
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阿力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