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开年以来,债券市场走出一波行情,债券型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面对汹涌而来的配置需求,不少债券型基金却选择“闭门谢客”。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月19日当周,共有24只债券型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涉及20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从近一个月的数据来看,全市场已有超过300只债券型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占全市场限购公告中的近半比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去年债券型基金业绩表现较为亮眼,当下限购可能是为了避免资金涌入进而摊薄收益。同时,近期债券型基金分红较多,基金在分红前往往需要限制大额申购,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还有研究人士认为,后续投资债券市场的性价比有所下降,出于对未来行情的考虑,不少债券型基金也会宣布限购。
密集限购
1月19日,泰信鑫益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证本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自1月22日至1月29日暂停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金额1000元以上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
同日,债券型基金华安添锦、天弘信益、银华安丰中短期政策性金融债也发布公告称,自1月19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上限分别设置为1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5个工作日就有24只债券型基金发布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涉及包括易方达、华安、天弘、永赢等在内的20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那么,近期债券型基金纷纷实施限购,是基于何种考虑?
永赢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吴玮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限购的债券型基金以信用债基金为主,主要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信用类资产的资产荒。吴玮分析称,2023年四季度,财政部增发一万亿国债,随后发改委下达第一批近2900个项目清单,预计2024年,中央政府加杠杆仍将成为刺激经济的强力武器,在此背景下,利率债的供给增加,但信用债的供给不足。然而,也要考虑到目前利率债也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因此被动指数型债基和利率债基的规模也明显增加,可能这也是限购的原因之一。
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霆则认为,12月债市上涨得比较多,长短端利率已经明显下行,后续再投资债券市场的性价比有所下降,出于对行情的考虑,不少债券型基金会宣布限购;另一方面,限购也是为了避免资金涌入摊薄收益,损害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规模激增
事实上,2023年年底开始,债券型基金就受到资金的追捧,不少产品掀起“限购潮”。这源于债券型基金较为亮眼的业绩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场4200余只债券型基金(含纯债型及混合债券型等)中,全年回报率为正的有3178只,占比约75%。
数据显示,2023年,中证纯债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3.38%,与疲弱的A股行情形成鲜明对比。2019年—2022年,该指数年度涨幅为 3.52%、2.54%、3.52%、1.81%。该指数从2015年发布日起,每年都获得了正收益,过去五年(2019年—2023年)期间,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95%。
良好的业绩表现,让更多的投资资金流入这一市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场债券型基金(不包含混合型基金)的规模达8.92万亿元,年内增长了1.26万亿元。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布了旗下债券型基金产品的2023年四季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在第四季度出现大幅增长。
例如,德邦基金旗下德邦景颐债券型基金第四季度的收益率为1.7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6%,该产品总份额由三季度末的0.35亿份增至四季度末的2.42亿份,单季度规模增长了近6倍。再如,中欧基金旗下中欧纯债(LOF)、中欧中短债、中欧颐利三只债券型基金2023年四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三只产品的总规模分别为10.07亿元、20.86亿元、2.39亿元(各份额合并计算),较前一季度末规模的增幅分别达96%、198%、292%。
吴玮表示,2023年11月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落地,且三季度以来资金面受到了一定的扰动,导致债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配置价值明显增加。因此,在四季度,配置资金逐步入场,并在12月有所提速。其中,短债由于相对于政策利率的价差较大,具备更高的性价比,更加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
李兆霆分析称,2023年12月长短端利率出现明显下降,原因在于央行加大逆回购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使流动性转松、经济数据总量仍未转好,叠加市场交易降息预期较高、美国停止加息等因素,债市整体表现较强,因此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激增的情况,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都在抢配长债。
投资性价比几何?
开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抢眼。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中证全债指数为238.08,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底上涨 0.45%,近一个月以来涨幅达1.13%。当前,债市投资性价比如何?
万家稳航90天持有期拟任基金经理陈奕雯分析认为,2024年开年,债券市场仍无系统性风险。在基本面偏弱、长端资产定价未超涨、银行体系负债接续压力边际降低及资产投放压力有所减弱的背景下,流动性收紧可能性不大,中短期资产定价仍有支撑。
从股债性价比角度观察,吴玮表示,静态地看,市场已经长期处于股票市场性价比更高的状态。2024年,预计经济将继续复苏,权益市场的反弹可能只欠东风。但就债券型基金自身而言,目前信用类资产供不应求,而利率债的收益率距离政策利率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因此无论对于机构还是理财资金,债券型基金都仍然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随着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权益类资产的赔率在不断抬升。但在宏观基本面未出现显著变化前,考虑到市场风险偏好的延续,以及一季度机构对债券的配置需求,债券型基金仍然是值得配置的资产。”
在李兆霆看来,股票市场目前已突破新低,市场处于悲观情绪。债券型基金在一季度时点会存在配置机会,优先短久期,后续再考虑拉长久期。“债市前期行情较好,部分机构可能止盈,长债收益率震荡偏强,但动能有限。短债在春节前仍处于资金面宽松的状态,在美联储停止加息释放鸽派信号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回落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缓解,因此对于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的政策空间会放大,利好短债。”李兆霆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