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实证:破解周公摄政称王的千年疑案|新知

文博时空2024-01-19 07:49

文博时空 作者 董译夫

01

愿替兄死

周武王攻克商朝后的第三年生了一场大病,很久都不能痊愈。太公、召公对周公说:“我们为大王占卜吧。”周公却说:“简单的占卜还不能打动我们的先王”。于是周公在地面上夯筑了三座土坛,又在其南面夯筑了一座土坛。

周公站在上面,手持著璧,头上戴珪,向太王(文王之祖)、王季(文王之父)、文王祷告并说道:“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意思是,各位先王,我愿意替我哥哥上天堂,你们如果答应,就联系我,你们如果不用我服侍,我就带著璧和珪回去。周公卜问三次后,都重复出现吉兆,在祈祷过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武王又重病复发,不治身亡。

这段周公甘愿为武王上天的史实,记录于《尚书·金縢》。

清华简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最早文本出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在传世《尚书》目录中依文内“金縢之匮”一句,简称为《金縢》。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 2008 年 7 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 14 测定证实为战国中晚期文物。因全篇简文与《尚书》的《金縢》大致相合,应为《金縢》篇的战国写本。

神人龙纹玉璧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 世纪 90 年代,虢仲(周文王之弟)墓出土了一件西周白玉龙纹璧,璧两面均饰龙纹,玉质白润,属和田白玉制成,纹饰精美,制作精绝,应属王室之玉器,是周代玉璧中之珍品。

武王驾崩,对于周人来讲无疑是天崩地裂般的噩耗。此时西周王朝这艘新下水的大船,能依靠谁来掌舵?“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西周王朝风雨飘摇之际,还真的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要力挽狂澜,扶保大周,他就是周公旦。周公旦作为先王之弟,拥立太子诵登基为王,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成王。

周成王姬诵(?~前 1021 年),周武王姬发与王后邑姜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姬诵即位初期,因年纪尚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

02

周公摄政

周公(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不仅是西周开国元勋,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在周,故称周公。

周公画像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在成王继武王之位后,“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公乃摄行政当国”。可见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无篡权之意。

《左传》,明刊本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然而另有一些记载:《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履天子之籍”;《礼记明堂位》卷三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尚书·大传》卷三中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种种记载都指明了一点,那便是周公在当时的行为是践位称王!

那么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替侄摄政还是践位称王呢?周公是后世儒家尊称的“圣人”,而儒家最讲“尊卑有序”“君臣大义”,所以周公旦摄政是以“冢宰”(君主的最高辅相)的名义还是以“王”的名义,这就涉及到周公旦是否为忠臣、行为是否符合儒家道德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逸周书·度邑》曾记载过武王让位周公一事:王曰:“我维显服,及,德之方明。”显服就是官服,借指官爵,在这里指君临天下之王位;及意为兄死弟继位。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深思我们刚获得的天下之主王位,需兄长我传给贤弟你,才得以升至方明坛上向天下臣民昭示了。”而周公的反映则是“泣涕于常悲”,并没有给予周武王回应。

武王又进一步劝说道:“贤弟旦啊,你是我通达事理、见识高远的弟弟,我这样推举你担此重任,也知你已为我们周族操心劳累,忙得连摆好了饭菜都没时间吃;况且你也有自己的家室,有许多私事要处理,但如今是上天要推举你这位文王贤子担此重任啊。阴阳二神已告知了我的死期,我来不及登王位就会死去。我近来常常怀想父王生下的我们这些王子。我们周王室的这些王子中,唯有你这位比我小一点的王子有大智慧,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个天下之主的王位。”周公旦仍然没有正面回应,史书记载“叔旦恐,泣涕其手。” 

那么周公是实无此意还是隐忍等待呢?

认为周公摄政曾“称王”的还有一个“铁证”,那就是《尚书·康诰》中有一句:王若曰:“朕其弟,小子封”。一般来讲,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大王说:“我的弟弟,小子阿封”,那么这里的“阿封”是谁呢?

周武王有个九弟叫康叔封,本来在西周君王中,只有周武王可以喊康叔封为“弟弟”。但《尚书·康诰》这篇写的是后来周公旦东征胜利、谋划营造东都时候的事情,这时周武王已经去世多年了。于是一些人就说,那时候的成王是康叔封的侄儿,显然不可能喊康叔封为“弟弟”;当时能喊康叔封为弟弟的“王”,自然只能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旦了,所以这表明周公旦摄政时是“称王”了的。

这一悬疑随着考古发现而揭开。1976 年 12 月,当时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的社员们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西周青铜器窖藏。这处窖藏中共出土青铜器 103 件,其中一件就是铭文字数达 284 字的史墙盘。

墙盘 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墙盘铸于西周共王(公元前 922 年-公元前 900 年)时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做。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 284 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至 2003 年,逨盘被发掘,它的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历史,列出了相对应的西周从文王到宣王 12 位王的王名,从而成为铜器铭文中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谱。逨盘共提到十二位周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仅未提及西周的末代周王幽王。

逨盘 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逨盘是一个铜盘,原是盛水器。商周贵族在宴乐等礼仪活动中行“沃盥之礼”以显示洁净与尊贵,主人中的长辈往往会用另一重铜匜或铜盉给宾客浇水净手,而晚辈以铜盘承接弃水。逨盘盘内底铸铭文 21 行,约 360 字,记载了单氏家族 8 代人辅佐西周 12 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

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史墙盘还是逨盘所记述的西周君王中,武王后面就是成王,显然没有“周公旦”这位王的位置。这史墙盘的铸造年代在周恭王时期,而逨盘的铸造年代是宣王时期,这说明在西周不论是中期还是晚期的贵族尤其是史官眼中,周公旦是算不得“王”的,因此周公旦并未称过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传世西周青铜器禽簋,上面也有铭文:“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记述的是周公东征时讨伐奄国的故事,铸造这件器物的时间是周公东征的那段时间。而这里的铭文中既出现了“王”,又出现了“周公”,显然“王”和“周公”是两个人。

“禽”青铜簋与铭文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内铸铭文 4 行 23 字,记述了周成王伐奄侯之事。“禽”青铜簋铭文中“奄”,其地在今山东曲阜,是周初参加叛乱的方国之一。铭文中的王指周成王;周公就是率军东征的主帅。铭文意为“成王征讨奄侯之前,周公旦训导其子大祝(大祝,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伯禽,伯禽以脤器致祭(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毕,以社肉颁赐众人,谓之受脤。脤器用来盛社肉),成王赏赐大祝伯禽金百寽(古代重量单位),禽用作宝彝以资纪念,与此同时告慰祖先”。

因此在周朝历史中,不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没有周公称王的实质性铭文表述,可见周公并未称王。既然周公并未称王,那《尚书·康诰》里喊康叔封“弟弟”的“王”不是周公是谁呢?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得明白《尚书》里“王若曰”是什么意思——“王曰”就“王曰”,为什么当中加个“若”字?就字面意思来说,“若”就是“像”“如”的意思。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高高在上,为了营造神秘感,他的旨意、话语都是要由宦官或臣下来宣读或转达的。所以《尚书》里的“王若曰”,意思就是指大臣代传王命时,对臣下们说“王这样说……”。说白了,这就是大臣转述王命前的开场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其实《尚书·康诰》中并不是由成王直接跟康叔封对话,而是一位天子使臣当着康叔封的面儿来传达王命。喊康叔封为“弟弟”的人,是那位传达王命的使臣,当然就是周公旦。成王本来是要说,“九叔您要如何如何”;但周公旦在当着康叔封的面儿向他传达王命的时候,自然不方便也喊康叔封为“九叔”,而是按自己与康叔封的关系,改说成“王说弟弟你要如何如何”,也就是他把成王对康叔封的称呼“九叔”转换成了自己对康叔封的称呼“弟弟”,所以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武王去世后,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周公也难以称王,因为他还有三哥管叔。周公摄政时,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为了更好的巩固周王朝的发展,周公便完善了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公旦之所以要还政,就是为了切实维护宗法制,避免周人政权再因继位的争议而产生动荡。

03

周初四圣

其实,周武王离世之际,也曾为自己的儿子寻找顾命大臣。周武王去世之前曾将周成王托付给四位重臣,他们分别是周公旦、姜太公、召公奭、太史佚。其中周公旦和召公奭都是周成王的叔叔,而姜太公则是周成王的亲外公,他们都是周王室的宗亲,只有太史佚是外族重臣。

姜子牙画像

姜子牙(约前 1128 年-前 1016 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姜太公。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另一说为河内(今河南卫辉)人。商朝末年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为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作《六韬》传世。

图片姬奭画像

姬奭,又称“召公”。佐武王灭商后,封于燕(今北京西南琉璃河乡),后由其子就封,自己留于王都,成王时任太保,为三公之一,曾掌理东都的修建,又与周公分陕(今河南陕县西南)治国,成王卒,受遗命辅佐康王,享高寿。姬奭治政很得百姓爱戴,常在棠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上自侯爵伯爵,下至普通百姓,各得其所,没有失职和失业的人,《诗经·国风·召南》作有《甘棠》一篇,是怀念召公之作。《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太保鼎 现藏天津博物馆

从太保鼎的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据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公元前 1042 年—公元前 1021 年)时的重臣召公奭(西周宗室)所铸造的。


周公替侄摄政,到底有没有必要?

《论语·宪问》记载过一段对话,孔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意思是,孔子说:“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所有官员都各司其职,听从冢宰的命令长达三年。”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理解:“冢宰”——就是储君为先君服丧三年期间,官员们都听从于由他们共同推选出来的临时负责人。也可以理解为,服丧的三年间新任君主没有实质性权力,国家大事要依靠“冢宰”定夺,儒家还有句名言称赞这种行为,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

此外,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儿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这也是不孝。比方说,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倘若他离开人世后,新即位的儿子大改其道,搅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孝。

武王英年早逝,成王又年幼无知,新生的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必须有一位可以定夺政令的大“冢宰”来稳定局面,承上启下,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确保周王朝这艘大船可以“行稳致远”。而听命于“冢宰”,不仅避免成王因年幼而不懂政事的现实困难,也可以践行武王遗愿完成其未竟事业,可以说周公“摄政”这一决定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必要性,不得不为也不能不为。

前面我们提到,周初四圣一共有四个人,那为什么偏偏是周公旦来担此大任呢?

(未完待续)

图片 | 董译夫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