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洪小棠 当市场震荡的“苦雨”蔓延至2024年,上证指数在2900之下艰难求索时,巨大的寒意让基金经理们依然需要为A股负重前行。
1月17日,有基金经理用“黑色星期三”来形容当天的股市。
截至收盘,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沪指下跌2.09%,深成指下跌2.58%,创业板指下跌3%;北向资金净流出134亿元,单日净卖出额创2022年10月以来新高。全市场仅280只股票上涨,5035只下跌。
从盘面上看,文旅、白酒、贵金属、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新能源板块全线回调,建材、化工、有色行业普遍低迷。
“没想到,2024年开年不久就遇到了这么惨的一天。今天持仓个股跌停了18只,其中跌幅小于两个点的个股都是幸运的。”华南一家私募投资经理如此感慨。
基金经理的无奈与忍耐
1月17日,沪指一路下行,跌去了60点,收于2833.62点,创出2020年6月以来的新低,三大股指均跌超2%。
北京一家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坦言,自己前段时间到处奔波,安抚渠道,刚刚告一段落,“今天净值可能又要被捅破了”。
对于今日市场表现,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的基金经理对市场有些拿不准,所以今天没有市场观点。
当下该如何操作?一位管理数十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这个时间点不会降仓位或者调仓,但自己持有的资产估值也很低,就看之后的市场怎么走吧。”
一位私募机构创始人也流露出“无力感”——没什么办法,现在砍仓可能会“杀死自己”,但是全配置银行股又没有太大意义。之前他的持仓已经从大市值个股转到“小票”上,对于现在的市场,他只能忍耐。
一位自从去年开始管理基金的“新手”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的净值持续下跌。近期他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自称“已经快抑郁了”。他担心的是,如果关注的赛道和市场一直没有反弹,那自己的职业生涯起步会非常惨,甚至自己会被“优化”掉。
让前述北京的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心里踏实一些的是,虽然看着自己的持仓个股下跌很心痛,好在这段时间产品的负债端相对稳定,没有遭遇大量赎回。其相信,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很多资产估值相当便宜,进一步回调空间有限。
在该基金经理看来,今日市场的下跌可能与公布的经济数据有一定关联。
1月17日上午,国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GDP为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银河基金认为17日市场受两大方面影响:首先,中国总人口下降、2023第四季度GDP增速较低,共同从基本面角度影响市场信心。其次,隔夜中国概念股下跌,及今天的港股下跌,影响A股走势。从分母端看,近期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影响降息预期,Wind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达到4%。隔夜中概股走低,KWEB指数下跌3.85%。今日港股明显调整,截至A股收盘,恒指、恒科分别下跌4.06%、5.69%,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出130.57亿元,对A股情绪造成影响。
也有机构认为,本次下跌或源于本周央行开展的今年首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维持利率2.5%不变,短期降息预期落空。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较弱,部分情绪化抛售会加剧股市的下跌。
机会大于风险?
虽然A股近来表现低迷,但外资机构、国内券商及基金经理纷纷表示,持续下跌也意味着风险充分释放,中长期看多A股2024年的表现。
高盛预计明晟公司(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24年的回报率分别为17%和19%,因企业盈利将增长约10%,且中国政策有效落实。策略师建议维持高配中国A股,因为对相关因素敏感性较低,且受益于中国政策助力和长期增长目标。
看多A股的外资机构不只有高盛。
摩根也表示,未来十年到十五年,中国权益资产仍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产。中国权益资产的回报将超10%,超过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A股最坏时间已过,因企业盈利已开始反弹、政策继续发力,以及投资者信心有望改善。A股的企业利润率已于去年第三季度触底,瑞银预测,沪深300指数今年每股盈利同比升幅为8%。政策支持方面,孟磊预计今年仍有降息降准空间,内房政策亦会加码。
中原证券指出,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1.55倍、30.69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水平,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域,适合中长期布局。其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金融、新能源以及航空机场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银河基金认为,若后续宏观政策落实情况能够提振经济增长预期,则或有利于大盘指数回升;若基本面预期和现实复苏偏缓,则大小盘或进入较大的分化区间,接下来也需要关注阶段性的高低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