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车企内卷的加剧,正驱动空气悬架渗透率迅速提升。据盖世汽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43.9万辆,渗透率达2.6%,而2022年同期只有15.6万辆,渗透率不足1%,搭载量同比增幅高达181%。
可以预见的是,空气悬架市场仍将继续壮大,而伴随这一过程,该领域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玩家争相入局,另一方面,原先已在该领域打开一定局面的供应商们逐渐展开深度较量。
黑盒交付模式逐渐被打破,市场更需“灵活”方案
传统的黑盒交付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主机厂的需求。
从空气悬架方面来看,传统的头部供应商们通常希望提供一个从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黑盒子系统给主机厂,以获取高额利润,但这条路越来越行不通。
如今,头部主机厂们倾向于自主掌握算法开发和系统集成,对外采购感知元件、执行元件和控制器硬件(或整合进底盘域控),因为将黑盒子系统打开,既方便评估成本,也方便后续的OTA升级迭代,有利于业务和规划的拓展。
事实上,正得益于分拆发包需求的驱动,近两年国产空气悬架供应商快速发展起来,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充完善产品线。
以保隆科技为例,目前,在前后空气弹簧、控制器硬件和控制算法、ASU空气供给单元、高度和加速度传感器、储气罐、管路等空气悬架系统主要部件中,除管路和ASU中的电磁阀没有直接布局以外,其它主要部件都在深入布局中,且均有量产项目定点和量产中。
据悉,在空气弹簧领域,保隆科技目前已是国内两家头部企业之一;储气罐领域,国内80%以上的新定点都在保隆科技;ECU产品目前已获得两大客户的6个项目定点,其中部分已经量产;ASU供气单元也已获得三大客户的5个项目定点;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亦获得了多个项目定点。
另外,保隆科技目前也在布局CDC减振器产品。这意味着,整个空气悬架系统中,单件价值较高的空气弹簧、ASU供气单元以及CDC减振器,保隆科技都有布局。
而得益于产品的全线布局,保隆科技也早已具备系统集成的能力。
近期某知名品牌的高端电动轿车量产,保隆科技就作为系统集成供应商提供空气弹簧总成、控制器硬件及算法、空气供给单元和储气罐等产品,并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据悉,这是保隆首次集成交付这样的系统项目,也是国内首个由供应商开发的完整按照AutoSAR架构、满足ISO26262功能安全体系ASIL B级标准、软件开发过程满足ASPICE L2级要求开发的空气悬架系统。
保隆科技副总裁王胜全近日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透露,保隆科技提供整体方案背后的考量是,部分主机厂在第一次应用空气悬架时还不能掌握控制算法和系统集成的Know-how,短期内倾向于让有系统集成能力的供应商打包供应这一系统。
不过仍需说明的是,即便是选择集成外包的主机厂,出于后续发展的需要,它们也更愿意选择白盒而非黑盒交付的系统集成方案。
王胜全表示,从当前情况来看,仍有一些车企是首次应用空气悬架,所以近期集成定点的项目会增多,长期来看,头部车企仍会选择分拆发包的采购策略,其它车企则会选择白盒交付的系统集成采购策略。
而不难看出,保隆科技的交付方式很灵活。“如果主机厂希望打散分拆发包,保隆就会按照主机厂的要求分开投标,如果主机厂需要集成的方案,我们就提供集成的方案。”王胜全指出,保隆全面布局空气悬架系统的所有感知和执行元件,并用完全开放的姿态帮助主机厂掌握算法和完成系统集成。
他还透露,由于保隆科技的产品布局较为全面,即便主机厂分拆进行招标,公司通常也能同时赢得多个子零件的订单。
“不管是拆散供货还是集成供货,我们都不是要用一个黑盒子系统去攫取超额的利润,我们只赚取合理的利润。”保隆科技ECAS单元副总经理李岭补充道。
内卷加剧,空气悬架正大规模“单腔”转“双腔”
空气悬架渗透率迅速提升,配置车型甚至下沉至30万元以下的乘用车市场。例如2023年11月开启预售的星途星纪元ES,就全系标配空气悬架+CDC,预售价24.8万元起。
而当空气悬架配置车型不断下探,为了差异化竞争,主机厂们势必要卷向新维度,推出舒适性等各方面更优的差异化产品,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从单腔空气弹簧转向双腔空气弹簧。
据了解,双腔空气弹簧可以提供两组可变刚度曲线,并且可以组合使用,获得更多的刚度组合,因此可以使车辆在高速情况下提升操控性,在普通道路上提升舒适性,并且在加速、制动、双移线、稳态回转等工况时更好地控制车身姿态。
据业内人士透露,接下来,30万元出头或是30万元以下车型会由原来的不配空气弹簧转变为配单腔空气弹簧,而30万元以上的车型会慢慢地由原来的单腔空气弹簧转变为双腔空气弹簧,“这已经成为一大行业趋势。”
从相关供应商所披露的信息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据悉,保隆科技正向研发的双腔空气弹簧已经获得8个量产定点,接下来,其中两个重磅MPV车型的双腔空气弹簧将实现量产,其它量产车型也会在2024及2025年陆续上市。
王胜全表示,现在新订单的车型多数都是双腔方案,有些老的还没量产的单腔车型,也在往双腔转变,“2024年会是双腔空气弹簧爆发的一年。”
“单腔”向“双腔”的转变,恰恰体现了空气悬架供应商们围绕空气悬架展开了更深度的较量,而这样的较量还将继续向前演进。
盖世汽车注意到,为应对后续需求,部分供应商已经开始布局三腔空气弹簧,例如保隆科技就正在研发三腔空气弹簧,预计2024年一季度会出样品。
另外,保隆科技也在研发编织皮囊。据悉,作为空气弹簧的一个核心部件,编织皮囊对空气弹簧的整体性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保隆科技欧洲子公司目前正联合欧洲的关键设备供应商开发编织皮囊生产线。
此外,据他透露,保隆科技今年有三个亮点,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系统集成ECU和双腔空气弹簧量产,另外还有旋压一体的储气罐,目前已量产下线,“以前的储气罐罐体部分基本上是焊接的,我们现在的新工艺是一体旋压成型,性能更优。”
他指出,保隆科技本着“技术迭代,领先行业”的原则,在持续推进技术领先,“例如三腔方案目前还没有需求,但是我们本着‘做一代,看一代’的做法已提前布局,这样一旦有客户有需求,我们就可以成为技术领先者和业务领导者。”
市场盘子越来越大,综合实力比拼加剧
据王胜全透露,2023年以来,不管是新定点项目,还是销量,保隆科技的整体表现基本符合预期。而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保隆科技在预研项目或是新的技术交流项目呈现超预期的增长。
这预示着空气悬架市场接下来的良好走势。王胜全表示,空气悬架市场还是一个增量市场,这个“盘子”会越来越大。
当然,伴随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新玩家“杀入”这一领域。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新玩家不计代价要进入这一领域,或给出自杀性报价,或不收开发费去争取B点,或获取价值量不大的项目。
在王胜全看来,这无法避免,而不管后面的竞争对手加入者如何,保隆科技有信心保持现在的优势,“目前保隆科技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国内市占率约25%,新项目在手和即将量产订单大于这个比例,即将进入爆发期,也就是说保隆科技的市占率会持续提升。”
关于如何保持优势?他提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隆科技在各个子领域中都做精做专,保证技术领先,例如空气弹簧从单腔到双腔再到多腔,储气罐从焊接到旋压一体等等;
其次,保隆科技的产品技术和质量表现深得车企认可,成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并相继获得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卓越质量奖,在蔚来ET7上更是保持了上市以来0公里0PPM、售后故障为0的完美实绩。
这得益于,保隆科技是一家有着20多年经验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其质量开发体系包括精益生产体系,都已十分成熟,“与很多竞争对手不同,保隆科技将很多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说控制器的硬件开发和软件设计都是我们自己来做,空悬项目50%左右的核心零部件都是集团内各工厂生产。另外保隆的产线建设,包括人员的招聘与培训、质量保证体系,都是有充分的预算以及前置保证的。”
据了解,在此前已有产能基础上,保隆科技目前有三个空气悬架相关的新厂区在投入:合肥空气悬架新厂房、宁国皮囊生产加工新厂房以及储气罐新工厂,这三个新厂房均在2023年开始量产交付。按照规划,未来1-3年,保隆科技会按照销售每年翻倍的规划来进行产线的提前布局,以充分保障产能。
此外,在量大起来之后,有了规模效应、成本优势,保隆科技也会主动降价,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我们的开发资源、开发速度、产能都快速提升了,供应链的产出拉高了,成本率先下降了,保持同样利润率的情况下,我们会主动给出有竞争力的报价,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李岭补充道。
由此来看,未来的空气悬架市场,将更多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而基于以上优势,保隆科技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王胜全表示,在空气悬架领域,保隆科技的目标是成为空气弹簧、ASU供气单元、储气罐等各个细分子领域的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