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股价大跌背后:创新药仍在寒冬中,“CXO”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每经记者 陈星 金喆 每经编辑 梁枭2023-12-06 08:39

12月4日,药明生物(02269.HK,股价30.35港元,市值1291.42亿港元)港股股价大跌近24%,盘中临时停牌。消息面上,药明生物在官网更新业绩展望,大幅下调今年业绩预期。在二级市场,药明康德(603259.SH,股价76.53元,市值2271.99亿元)、凯莱英(002821.SZ,股价125.96元,市值465.62亿元)、泰格医药(300347.SZ,股价58.55元,市值510.8亿元)、康龙化成(300759.SZ,股价29.95元,市值535.13亿元)等上市公司股价跟跌。

CRO(注1)感受到的寒意,已在上游创新药领域蔓延两年。德传医疗基金董事长姜广策在电话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美国加息后美元回流,导致国内生物医药PE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力度下降,再导致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项目的减少,最后反映到CMO(注2)企业的接单数量上,这是一根完整链条。CMO企业的增速放缓是这一链条的最后环节。

在国内一家CRO企业内部人士看来,这种情况是有预兆的。“药明是头部(公司),他们今天的数据给大家一个不好的预期,行业内也能感到寒潮的”。

这场寒冬还要持续多久?谁也没法给出准确答案。但有受访者感慨,“CXO”(注3)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都是出清的阶段了。

创新药行业仍在寒冬中

CRO的业绩核心来源于客户订单驱动,每项订单执行周期大概两到三个季度。因此,CRO何时回暖,得看上游创新药能否穿越寒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这个寒冬的确不好逾越。

姜广策认为,药明生物股价大跌,只是整个医药行业不景气的个体表现。药明生物是目前行业中体量最大的CMO公司,它的业绩增长指引放缓、订单项目数量下降,体现出整个行业的不景气。

首先是一级市场,融资变得越来越难。

IT桔子数据库显示,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达到顶峰,当年发生投融资事件共1009起,投融资金额共2563.8亿元。2022年,融资事件数量下降到了779起,融资金额为1781.3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超两成和超三成。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生融资事件251起,融资金额为508.09亿元。

其中,上半年港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IPO融资为16亿港元,较去年上半年缩水4亿港元。而A股市场的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上半年的IPO融资是84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219亿元也缩水了六成以上。

姜广策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级市场资金整体态度仍然保持谨慎,资金更关注项目的成熟度,中后期项目往往更容易拿到一级市场融资。

某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是否参与投资需要根据标的的具体情况来定,但近两年在CRO领域的投资会更加谨慎。

第二是创新药企自身的造血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创新药研发本身就有“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双十定律,对于一些没有产品商业化变现,还在研发早期的初创企业来说,融资难就可能关乎企业存亡。即便是有一定造血能力的创新药企,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去年开始,一些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压缩管线、卖厂、裁员来“自救”。

眼下,生物医药的寒冬显然还未过去。一家疫苗研发企业人士此前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交流时就表示,公司目前还没上市,主要靠股权融资筹措资金。“前期项目投入了十亿级的研发投入,虽然目前产品上市了,但距离收回成本遥遥无期。”该人士感叹,把产品推到上市就像“上船”,“但这艘船能开多久、多远没人能说得清”。

寒气直逼CRO:客户收缩订单、同行低价竞争

CRO的服务订单呈现在业绩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过去两年,这股蔓延在创新药企业的寒流,还没有传导给下游的CRO企业。甚至在去年,一些为了扩产能、宣称“在手订单接到手软”的CRO企业还接收了药企出售的资产。记者注意到,药明生物就曾接收过科望医药、和铂医药的生产厂房。

到了今年,上游行业还未盼来回暖,创新药企业都没钱了,能够分给下游CRO的订单和金额自然就少了。

一直以来,国内知名CRO公司业绩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接欧美市场订单。据2022年年报数据,药明生物来自欧洲及北美市场营收占比超七成。但今年以来,全行业都在关注一家来自韩国的强劲对手——三星生物。

据界面新闻报道,今年,三星生物公布了与辉瑞公司8.97亿美元的订单,订单主要生产的都是生物仿制药产品。据企业官网,三星生物2022年全年综合营收达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达9836亿韩元,创历史新高,且同比均实现翻倍。

在采访中,大家都对CRO行业的短期表现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忧。一位投资人士直接说,“CXO”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几年企业都有钱扩产,导致产能过剩、价格太卷,后面出清还不知什么时候。

姜广策也谈到,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寒冬将过去的时间点,但美国停止加息和最新医保谈判释放出的对创新药定价的利好,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对生物医药产业有利外部因素。此外,今年先后成功的国产创新药“出海”案例也给了一些经验和方向,国内市场要覆盖研发成本难度较高,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创新药企业而言,出海是必然选择。从研发立项、临床设计到最后商业化路径,都必须将出海作为考虑的方向。

注:

(1)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组织,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研究服务的商业化机构;

(2)CMO: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主要是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如粉剂、针剂)以及包装等服务的商业化机构

(3)CXO:即包含CRO、CMO、CDMO等各类型研发机构的简写总称,意为“医药行业的研发外包公司”。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陈星  金喆    每经编辑 梁枭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每经记者 陈星 金喆 每经编辑 梁枭】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