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崩溃”,教育能做什么?

查沁君2023-12-05 10:20

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近日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现在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1℃,南极海冰面积正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每一次升温都可能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引发热浪、洪水、风暴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复杂的全球性危机,教育能够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什么?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近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对上述议题进行探讨,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他们在气候变化教育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实践探索。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和社会议题,也是教育议题,教育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定位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在论坛上指出。

然而,目前专门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且环境具有空前的复杂性,需要众多学科共同参与,这些都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对上海236所中小学校调查后发现,这些学校在项目化学习上共设计了400个科学项目,与环境有关的项目占比约20%,总体来看比例很高,但其中有关气候变化的项目仅占2.5%。

在东亚这样一个应试教育氛围浓厚的地区,如何开展、落地看似和升学、应试没有直接关联的气候教育,也是一大难题。

“学生普遍有两大问题,一是距离感,二是无力感。”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裴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课题,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通常会觉得全球气候变化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离自己非常遥远。在学习气候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体会到气候变化的痕迹,往往会有种无力感。

裴卿认为,如何拉近学生与气候变化教育的距离,有效推进气候变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是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级分析师Deborah在论坛中谈到,许多国家对科学教育如何跟上社会变化感到担忧,因为学校科学教学变得越来越过时,并且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科学实践脱节。

“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开发领域,越来越多的协作成为学科、技术驱动的数据密集型领域。但在许多情况下,教科书和教学方法在过去十年中没有太大变化。”Deborah称。

教师是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关键,但全球教师普遍缺乏气候变化教育相关的必要知识、资源和教学培训,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实施气候变化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对144个国家的58280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0%的教师有信心教授气候变化知识。

如何通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环节,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多位嘉宾在论坛上分享各地学校的实践经验。比如,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蒋家岗小学研学老师通过知识讲解、游戏、户外实践等,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气温、风向、风速等现象,并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风云变化;香港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组织学生研究树木在应对市区热岛效应的实践活动等。

“气候变化问题很多都不是高深的问题,气候变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香港大学副校长、环球可持续发展讲座教授宫鹏指出,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应该设计在K-12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高中,优先传授气候变化对健康威胁的知识,从简单的应对高温热浪康护知识入手,逐步增加系统化的应对气候变化知识。

气候变化教育涉及到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提出,气候教育的实施要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融合,要发挥不同学科的独特优势,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岳伟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对于气候变化教育最有效。这些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而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尹后庆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气候教育不仅是教会大家在生活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关键是要让学生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要的价值观,从而带动行为转变。在气候变化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上,主题式的学习方式推动学习者从知识学习走向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再与生活联系,以此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日本是地震灾害多发国,早稻田大学教授新保敦子在论坛上分享了日本防灾教育的经验做法。

“过去日本的防灾是以政府和地方自治体的灾害对策为依据的,然而随着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及近几年频发的重大灾害,防灾教育向积极行动的方向发展。”新保敦子称,在防灾教育上,日本会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

新保敦子介绍,防灾教育并非作为一门特定的学科而存在。比如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会在理科中学到,消防活动会在社会科学到,自我保护知识会在体育课和特别活动中学到,实践能力会在避难训练中学到。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张喜崇称,马来西亚虽然是天灾很少的地方,但是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在12个初高中学科内容里,有约70个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主题内容。

台湾财团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分享了台湾学校的一些做法,例如通过农耕、艺术编制等课程,让学生学习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李行伟认为,政府可以利用数据信息库开展科普活动,和中学、大学展开合作,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跨学科思维,在大学层面,旅游产业、环境、经济等学科都有交叉。李行伟希望,中国这些相关的科目建设,可以形成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系统。

裴卿则主张联系身边的科学与人文,让中小学生去理解甚至了解气候变化。他推崇用大语文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人地关系和气候变化和社会的影响,把人文经典、艺术名画作为教学的素材。

“比如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诗词人文素材里边的气候信息,等待小朋友去挖掘、理解。”裴卿举例称。

在裴卿过去的实践当中,主要用到了三种教学方法:跨学科、体验式教学、技术+。比如通过VR、AR技术,让学生看到不同的海拔之下,哪些区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

“长久以来,教育一直遵循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范式。这无疑是在加剧人类和地球的生存危机。”岳伟谈到,为了缓解、适应乃至扭转气候变化,教育本身必须变革,其重要方向就是自身的生态化。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查沁君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查沁君】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