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图腾:追寻龙的足迹|新知

文博时空2023-12-04 08:23

文博时空 作者 王子玥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典籍正史均有龙的身影。古人把龙当作图腾来敬奉祭祀,以求风调雨顺,岁晏有余粮,愿能安居一方,固守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古代农耕文明最为突出的本质特征。在很多文物中都有龙的形象。

青铜持龙杖形器立人像

商代后期(公元前 1300一前 1100 年)

2022 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士

杜广磊摄于三星堆博物馆

中国古代与龙相关的文物,摄于三星堆博物馆

龙,还经常与古代帝王联系在一起,帝王画像中经常是穿龙袍。《论衡·纪妖篇》所著:“‘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沟通天地、君权神授的帝王之威便由此树立。

康熙大帝穿龙袍像

与此同时龙的意蕴在不断延伸, “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成语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与愿景。如今,龙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图腾以及精神标识,炎黄子孙也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凝结古人智慧,承载民族信仰,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说纷纭的原形

关于龙的起源,史书上有各种记载。

《山海经·海外西经》有则关于龙鱼的记载:“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意指这种龙鱼像山猫,神圣骑着它穿行九州。因此也有龙原型来源于鱼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与蛇有关,《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南朝祖冲之在其小说《述异记》中写到“虺(huǐ,泛指蛇)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还有学者认为龙是综合多种动物的特征。宋代罗愿在《尔雅翼》描述龙的形象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龙的形象究竟是什么,距今已有 3600 余年历史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或可说明一二。甲骨文中的“龙”,最显著的特征为头上有一对角,身前有两只爪子,拖着长且弯曲的身体,尾巴上翘。

中华书局出版《甲骨文常用字字典》

上古神话的“神灵龙”

龙作为四灵之首,在诸多瑰丽传说中是会腾云驾雾,善于变化,可呼风唤雨的神物。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记载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广雅·释鱼》将龙分为四类:“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大神龙。

四龙中应龙被认为是龙的祖先,《氏族典》中写到:“祖龙,老龙也。”《庄子》言“老龙吉”即“应龙吉”。

龙的出现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协助黄帝大战蚩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竹书纪年》中记载:“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

蚩尤凶猛强悍,不仅制造大雾来迷惑黄帝的军队,还请来夸父国的巨人和熊、狼、豹、虎等野兽来助战。黄帝的军队难以抵抗,于是去寻求应龙和女魃的帮助,再加上玄女所赠的神剑,最终斩杀夸父,生擒蚩尤的首领,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韩非子·十过篇》还记载涿鹿之战结束后,黄帝乘坐由六条蛟龙拉的象牙车登泰山与其他鬼神汇合的场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 ,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龙还曾帮助大禹治水,《太平广记》所云:“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大禹没有沿用父亲鲧治理洪水的方法——用息壤堵住洪水,而是让应龙用尾巴在大地上画出一道道鸿沟,让洪水能顺利流通。当水怪无支祁来阻挠大禹治水时,又帮助大禹擒获无支祁。《山海经广注》引《岳渎经》记载:“禹理淮水,三至桐柏水,功不能兴。禹怒,召百灵,应龙搜逐之,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祈,形若猿猴。”

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将自然界中具有突出能力的动物视为祖先的化身或神灵加以尊崇。《山海经·海内东经》所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

有趣的是,圣人的出生多有神秘动物有关:《宋书·符瑞志》记载尧是其母庆都受到赤龙的感应后生下他,“庆都观於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负图而至,其文要曰:‘赤受天佑’。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而刘向在《孝子传》记录舜的父“梦见一凤凰”,后来其母就怀上了他。“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以黄帝梦书占之,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之。”

除此之外龙也常与神灵相伴而出,《山海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的《人物御龙图》描绘了相似场景,它是由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

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图》,湖南省博物馆藏

《人物御龙图》线描图

画面正中为一位侧身直立,腰佩长剑,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的男子。龙头高昂,龙尾翘起,身平伏,略呈舟形,载着主人蜉蝣于天地之间。画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而动,左下角还有一条鲤鱼。寓意乘龙升天,灵魂不死。

辽西地带的“草原龙”

文物古迹中龙的形象则更为直观。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的查海遗址发掘出的“查海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曾为查海遗址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查海龙”学名石堆塑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距今已有 8000 多年历史。石堆塑龙由大小相仿的红褐色石块人工堆砌而成,龙头面向西南,龙尾指向东北,全长 19.7 米,龙身宽约 2 米,头部宽达到 5 米。龙前体宽大,尾部细而上卷,身体呈波浪状,龙口大张,前肢舒展,若隐若现,整齐码放的石块犹如龙的鳞片,给人巨龙腾飞之感。

查海遗址的石堆塑龙


石堆塑龙位于查海聚落遗址的中心,将生活区和墓葬区一分为二——生灵居住在龙的上方,亡魂埋葬于龙的下方

在石堆塑龙南侧、紧靠石龙腹部下方发现了大批墓葬和祭坑。在龙形堆塑上方已经清理出 50 余座房址。根据挖掘出用于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的陶器和石器判断,面积最大的房址是聚落中地位较高者居住的房屋或者举行聚会、祭祀等活动的场所。

有学者推测查海石堆塑龙即起到肩负保护整个聚落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其免遭侵犯的神圣使命,又有阻挡鬼魂邪祟的能力,由此便印证了古人对龙的崇拜。

从查海文化时起,龙崇拜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伴相生数千年,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在其他考古遗址也发现了龙。赵宝沟文化与兴隆文化前后衔接,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哲理和河北北部一带,距今 7200-6400 年左右。考据发掘中,于小山遗址出土了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陶尊形器。图案花纹由飞鹿、猪龙和神鸟三种灵物组成。灵物头部面朝同一方向,引颈昂首,首尾相接。

赵宝沟文化陶尊形器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飞鹿肢体腾空,背上生翼,长角滫目,神态端庄安详;猪龙为猪首龙身,长吻前突,皇端上翔,撩牙长而略弯,周身有鳞;神鸟奋翼冲天,巨头圆眼,顶上生冠,长嘴似钩。显示出宇宙无穷,任其邀游的宏伟气魄,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人们虚幻中神灵的超自然力量。据推断,刻画灵物图案的尊形器是赵宝沟人用于祈求狩猎活动成功的祭祀用具

陶尊形器的发现为中华文明和龙的起源添写了辉煌灿烂的一笔,也为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起源提供了实证。

发掘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距今已有 5000 余年。与之不同的是,红山文化出土龙的形象以玉雕龙、彩画龙和泥塑龙为主。

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地发现,以躯体形状分为玦形和C形两种形制。1971 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出土的碧玉龙是 195 件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

碧玉龙 国家博物馆藏

该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石雕琢而成,高 26 厘米,通身光滑,无鳞无角,无肢无爪。身体近似蛇形,呈字母 C 字状。吻部突出上翘,鬣部上扬尾端圆润。玉龙中部有穿孔,如果以绳系挂中孔悬置,则正好水平平衡。

黄玉龙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玉龙高 25.5 厘米、最宽 21.8 厘米、曲长 60 厘米、直径 2.2-2.5 厘米。由黄绿色岫岩河磨玉,首部和尾部有红色岩皮,形状与墨玉龙相似,同样中部有钻孔。

辽宁省建平县出土的玉猪龙属于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通体呈乳白色,带有部分有黄色的土沁。龙体蜷曲,首尾相连,线条粗狂,怒目圆睁,吻部突出。中间的环孔光滑,背部同样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

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礼器是体现红山文化社会秩序的突出体现,玉器的使用显示出明显的制度化、等级化的特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等级规范和礼制系统。

中原地区的“黄河龙”

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也有类似以堆塑手法成形的龙遗迹。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遗址出土了三组距今 6500 多年的蚌塑龙虎图案,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墓主人的葬仪中有东龙、西虎、北鹿、南鸟相伴,对应我国氏族社会的“四灵”。经考古专家和史学家多年论证推断拥有如此高规格仪制的墓主人很可能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xū)。

蚌塑龙图案

在该墓室是一位骨架长 1.79 米的老年男性,墓主人头朝南方。左右两侧,分别用蚌壳精心摆塑成龙和虎的图案。其中,龙图案身长 1.78 米,高 0.67 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虎图案身长 1.39 米,高 0.63 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猛虎。

古人观测星象把依古天球黄、赤道带分布的二十八宿析为四陆,也叫四宫。四陆与四灵相配,分别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和北宫玄武,每陆各辖七宿。

1990 年,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先生在《河南濮阳西水坡 45 号墓的天文学研究》写道:“墓主北侧布有蚌塑三角形图案,紧接蚌塑三角图案的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这毫无疑问是北斗的图象。胫骨为斗构,指向东方,会于龙首;蚌塑三角图案为斗魁,枕于西方。全部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 西水坡蚌塑龙虎图证明二十八星宿和十二月法在 6500 年前已经产生。

图源:《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

二十八星宿图

已有 3000 多年历史的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是证明夏朝先民将龙作为图腾来崇拜的证据之一。

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绿松石龙由 2000 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细片组成,每片绿松石大小在 0.2 至 0.9 厘米,厚度仅在 0.1 厘米左右,远处看宛如龙的鳞片。绿松石龙身长 64.5 厘米,头宽 15 厘米,身体最宽处为 4 厘米,巨头蜷尾,身体起伏有致。头部扁平,由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

绿松龙石中部的铜铃 摄影/杜广磊

龙身腰部有一带玉舌的铜铃,正对应《诗经》中周王宗庙祭祀的场景:“龙旗阳阳,和铃央央”。其中“龙旗”与“铃”对举,与该墓中龙牌与铜铃共存的情况颇为契合。学者普遍认为绿松石龙形器属于贵族用于祭祀的器物。

神话还是现实?

龙究竟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还是古人幻想的产物,这是历史学家不遗余力探索的难题,加之上个世纪发生的几次“坠龙事件”,让龙的存在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虽然在科学方面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龙真实存在,翻阅古籍,龙的踪迹却在这蛛丝马迹之间跃然纸上。

古人看见龙的历史记载连绵不断,北宋著名学者沈括在其书《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看见龙的奇遇:“黑水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其形如剑。”

南宋画家陈容善画龙,后人称他为“驯龙高手”。传说他画龙喜欢酒后乘兴而作,隐约间好似看到真龙一般。元代书画鉴赏家汤垕形容其作画过程为“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

陈容的《九龙图》描绘了九条形态各异的龙,或攀伏山岩之上,怒目圆睁;或浮游于云空之中,雷电云雾掩映;或龙戏水珠、波涛汹涌;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或架势搏斗等等,将龙的种种神态情势,刻画生动。

南宋陈容《九龙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除普通人外,不乏有古代帝王巧遇龙的经历。依据《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所记:“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魏明帝曹叡认为看见青龙是吉祥如意之兆,于是将年号从“太和七年”改为“青龙元年”。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辽史》中也记录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狩猎龙的情形:“神册五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公元 920 年某天,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像往日一样外出打猎,那天本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乌云满天,黑压压的一片,狂风大作,四周都卷席着黑暗与力量,这时候突然飞来一条巨大的龙,直冲冲地向他而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耶律阿保机凭借百步穿杨的射箭技术将它击杀,并把它的骸骨带回皇宫保存,作为自己荣耀的象征。

虽然史书的描写手法颇为夸张传奇,但是宋朝年间,辽太祖射龙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却一再被证明,不仅史书中有记载,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英勇的射龙事迹也一再被提及。

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写到:黑水的西侧有座高峻的山,山上供奉着一座射龙庙,庙里有一座巨大的骸骨,这个骸骨就是辽太祖曾经斩杀的巨龙的一段遗体,这段遗体应该是他的一段舌头,像剑一样锋利。

除此之外夏商时期还有专门养龙的家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蔡墨对魏献子曰:“昔有飂(liù)叔安, 有裔子曰董父, 实甚好龙, 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 龙多归之, 乃扰畜龙, 以服事帝舜, 帝赐之姓曰董, 氏曰豢龙, 封诸鬷川, 鬷夷氏其后也。”

飂叔安有个叫董父的儿子,很喜欢龙,并且对龙的生活和饮食喜好了如指掌,使得龙喜欢跟着他。因此舜帝召他养龙,赐姓为董,家族为“豢龙”氏,赐董夫和他的后代居住在名为鬷川的封地。

所以从帝舜时期开始一直有专门为帝王养龙的家族。到了夏代国君孔甲时,天上降落一雄一雌两条龙,孔甲不会饲养便想找到豢龙氏。但此时豢龙氏因商汤灭夏,其封地鬷川被伐。(《水经注》记载:“济水又东北径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

而此时有名叫刘累的人曾向豢龙氏学习过驯龙的方法,孔甲十分高兴,便赐称他为“御龙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龙一雌死, 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 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 范氏其后也。”养龙期间雌龙去世,刘累将龙肉剁碎呈给国君,孔甲尝后觉得非常美味想要更多,但刘累不敢再杀雄龙,并且会保留雌龙死亡的事实。因此逃亡鲁县。

接下来则发生一连串悲剧。使臣见刘累逃走,回奏孔甲,言刘累逃走外国。孔甲大怒,命武士三百人,前去养龙池捉龙,杀而醢之。武士领旨,至养龙池,放干池水。正欲下手捉龙,不知龙乃灵物,见水干涸,翻身一摇,将三百武士,皆卷入池中。霎时间,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龙腾云而去。三百武士,可怜死于非命。帝都亦滂沱大雨,雷电三日方息,漂去民房无数,平地水深丈余。

使臣奏三百武士,皆渰死于养龙池。孔甲闻奏大惊,因而得病不起,旬日而崩。在位三十一年,寿六十岁。

从历史中可以得知古人从看见龙、狩猎龙、饲养龙,具备了完整的方法和技术。无论龙是否存在,传奇绚烂的故事都给龙增添了神秘奇趣的色彩。

参考资料:

[1] 田兆元,钱梦琦.中华神话叙事的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成[J/OL].江苏社会科学:1-10[2023-11-03].https://doi.org/10.13858/j.cnki.cn32-1312/c.20230918.001.

[2] 崔树华.考古学视阈下龙之形象探源[J].前沿,2014(Z1):232-234.

[3] 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J].文物,1990(03):52-60+69.

[4] 周欣瑶,李前进.传承与超越:龙文化融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5):1-3+9.

图片 | 王子玥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