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制造业在端到端供应链和生产领域面临了诸多挑战,包括需求波动、成本上涨、极端天气事件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等。这些挑战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韧性,导致企业错失了大量的收入增长机遇。
许多企业的应对之法是引入短期解决方案,将其快速应用到复杂的全球网络当中,以提高成本效率并争取准时交付。另一些企业则采取了被动型策略——比如增加库存,然而这样做代价不菲,因为用于生产的存货价值已攀升至1.9万亿美元。
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关涉全球经济的合作与增长。为了充分考察企业如何应对并管控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等领域所受的冲击,埃森哲创建了一套涵盖31项关键能力的韧性评估框架,并面向全球11个行业的1200多位高管开展了调研,评估他们的企业在这些能力上的投资和成熟度。
我们以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领域为背景,将韧性定义为企业主动感知外部冲击,快速调整、适应新环境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从生产到物流,从销售到交付都能比竞争对手更迅速地应对变化。
结果显示,全球受访企业所有31项韧性能力的平均成熟度得分为56分(百分制)。受访高管表示,由于企业在端到端供应和制造领域受到冲击,自身企业错失的收入增长高达7.4%-11%。
调研显示,高韧性企业(评估中位于韧性成熟度前25%)更好地把握了契机,营收较位于成熟度后25%的同行高出3.6%。更强的韧性还为其带来竞争优势,他们的息税前利润(EBIT)比率超出韧性较低的同行1.2个百分点。这些高韧性企业正对一系列韧性关键能力组合进行投资,并取得了愈加出色的业务成果。
韧性企业的中国视角
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国内市场复苏承压的背景下,优化供应链布局,围绕韧性构建各项能力同样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次调研中,中国受访企业平均得分为37,低于全球水平(56)。
大部分中国受访企业还处于韧性建设的过程中,与更早和在更大范围承受供应链冲击、并早一步据此做出调整的全球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韧性各个维度的能力建设都存在一定差距。但调研也显示出,中国企业在韧性能力建设上投资意愿更为积极,受访的中国企业计划将营业收入的6%用于韧性建设,这一比例高于全球的4.5%。
但想建立韧性,零敲碎打的解决方案远远不够。中国企业需要彻底地审视业务和运营模式,进而制定涵盖整个企业的战略,并围绕韧性投资打造31项能力,提高自身成熟度。其中,11项“韧性2.0能力”尤为关键。
四大举措构建中国企业韧性
在数据、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助推下,这些关键能力将支持企业重塑。建立稳定和韧性供应链需要产业链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合作共识,我们建议中国企业通过四项举措重点发力。
01 建立韧性的供应和生产布局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高度全球化的供应和生产网络存在的弱点,并开始减少对战略商品独家采购的依赖。当前,有42%的受访企业在采用多源采购战略,未来有此计划的企业将增至72%。区域化采购也再度受到重视,未来三年,主要通过本地区采购的企业比例将从目前的38%跃升至65%。
企业还在优先考虑基于就近原则设置业务中心,将生产设施和销售集中于同一地区,以精简物流、改善库存管理,并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未来三年内,产品在多家工厂制造的企业比例有望从现在的41%上升到78%。与该增长态势一致,企业在同一销售区域内生产商品的倾向也不断提高,预计三年后此类企业的比例将从43%增加至85%。
在此背景下,不断加速出海步伐的中国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目标,前瞻性和体系性地规划本土及全球的供应链和生产布局,并充分认识到伴随供应网络多元化而来的运营孤岛风险――企业必须跨越不同的地区和国界,适应截然有别的监管法规。在围绕去风险对业务网络进行重大转型时,中国企业需要评估自身以韧性为中心的能力,以及数字化成熟度水平,才能更好地释放价值并避免引发更多问题。
02 打造端到端可见性
企业需要切实管控运营并实现其可见性。凭借此类能力,他们可以实时洞察供应商、工厂、车间、配送中心、物流承运商和客户,并共享数据。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中国企业对冲击事件有预警能力,但大部分企业仍然需要至少一周时间才能完全了解冲击造成的影响,并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从影响中恢复。
希望缩短恢复时间的企业应当进行需求预测,并打造端到端智能控制塔。他们需要努力实现可灵活调整的供应网络和自主生产,由此使供应商到客户整条价值链实时可视和可控。
- 需求预测能力包含结构化分析和客户趋势洞察,能够促进推出新产品与服务,并在出现短缺时帮助权衡需求紧迫程度。
- 端到端智能控制塔可以提供情境分析和端到端实时可视,以便及早发现并纠正运营问题。
- 可灵活调整的供应链和自主生产构成了灵活的主干系统,使企业在面临持续波动时能够动态地改变某一地点的生产运营,或转移生产运营地点,由此保持生产水平。
03 在设计初始即嵌入韧性
当前,企业正面临重重压力——不但必须提高韧性,同时还要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将韧性打造前移至开发过程的早期,可以支持企业在第一时间创建恰当的产品、流程和工作方式,在产品设计阶段一体化地考虑供应链和生产支持。调研显示,计划加强韧性设计的全球受访高管人数将在未来三年内从目前的17%跃升至63%。
围绕动态化、可持续的产品开发的韧性2.0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前置”战略。例如,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通过提高透明度、提供生产活动的实时可视来帮助建立韧性。2022年,中国数字孪生的投融资近40%集中在制造行业。
作为实体生产设施的数字副本,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深入每一台装配线和每一台机器,支持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前瞻性地识别和排除原型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在生产开始之前迭代完善设计。该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便捷地访问高价值的产品数据和洞察,从而促进研究和设计阶段的协作。
此外,企业还可以从开发工作伊始就将可持续原则整合到产品设计之中,并将它们嵌入整条价值链。
04 培育全新工作方式
韧性企业需要分散化的决策,由贴近运营的一线团队快速做出决策。这些团队应当有能力使用数据驱动的新型预测工具,在遇到冲击时及时制定策略并缩短恢复时间。
为了使这种更加敏捷的组织模式发挥作用,员工需要具备有效利用这些先进功能的技术能力。例如,员工需要知晓如何使用预测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并基于数据进行决策,以此驾驭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单一职能团队很难厘清这些复杂局面,企业需要能够跨部门工作的员工。
埃森哲调研揭示,超过68%的全球企业正在投资建设多技能的员工队伍,同时使用数据分析和技能体系完善需求管理,并增加员工合同的灵活性以利用更广泛的人才资源;半数中国受访企业希望,未来三年建成一支具备多元技能且精通数字技术的员工队伍。
确保持久的韧性取决于结合科技与人智的技能提升和技能再培训战略,企业必须加强和加快跨领域、跨部门的复合型数字人才的培养。这方面,“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是一种可行、可扩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应对关键技能的短缺,打造敏捷文化,并快速、灵活地实现技能提升。
智能制造是当下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制造”到“智造”,并非轻而易举。针对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制造领域的水土不服,埃森哲与玛氏箭牌合作,利用第三代数字孪生,即生产运营数字孪生(Operations Twin)技术,实现了生产知识经验的数字化,突破了AI一定需要“海量数据”的误区和障碍,让“智能”服务于“制造”,切实提升了工艺质量的控制与优化。
该创新方案将人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运营知识数字化,结合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数字世界AI与物理世界现场制造运营的沟通渠道,让AI不仅能够 “看见”,而且 “看懂”制造。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在玛氏嘉兴工厂的巧克力生产线落地实施,同时开始在玛氏全球的巧克力生产线复制推广,预计每年在全球范围将帮助玛氏节约200万美元综合成本。
该项目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价值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并于近日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物联创新榜”。
埃森哲分析表明,投资于韧性能力建设和提高数字化成熟度的企业明显超越了同行。全球范围内,积极引入这些做法的先行者(即最具韧性的企业)已平均斩获了8.3亿美元的新增年度营收,而欠缺韧性的企业无法分享这份成功。下一波冲击浪潮尚未涌起,当下是迅速行动、加大投入的绝佳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