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手机市场或将迎来止跌趋势。确实从数据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跌幅开始放缓,呈现回暖之势。
Canalys数据显示,由于厂商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下降1%,出货量达2.946亿部。相比较下,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跌幅高达10%。三季度跌幅收窄,似乎预示着四季度手机市场有望向好发展。
智能手机全球市场饱和的消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厂商们似乎都是夹缝中求生存,想各种办法追求增长。无论是聚焦中高端,还是发力新兴市场,亦或是卷折叠屏和各种微创新,本质上还是求增长。而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这里的增长不仅包括国内市场的恢复,海外市场同样是增长的重要抓手。
作为出海行业中最受瞩目品类之一,在全球手机市场被“唱衰”的这几年,中国手机厂商都是怎么活下来的?未来还会如何继续活下去?现在来到拐点了吗?
手机市场要回暖了?
开头我们就提到,全球手机市场有回暖趋势,至少从三季度的表现来看,的确呈现这个势头。从不同市场来看,表现有所差异,先看欧美市场。
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至3200万部。虽然第三季度是连续第10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季,但智能手机高端市场以及欧洲中部和东部市场,表现却不错。且随着2024年临近,行业预测欧洲市场需求将会增加。
具体来看,在厂商排行榜中,三星出货量同比下降6%,但仍以3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其中低端A系列是三星出货量走低的症结所在。苹果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下跌13%为22%,但基于iPhone 15在欧洲市场的强劲表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跌势。可见,中高端机型在欧洲仍有市场,折叠屏的增速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三星出货量走低,但折叠屏机型出货量却是同比增长38%,中端A系列和S系列表现稳健,这些都使得三星在欧洲创下最高的季度平均售价。苹果iPhone 15发布季度的出货量也同比大增59%,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欧洲市场对最新高端机型的需求依旧强劲。虽然Canalys也称,欧洲高端市场整体来看呈现萎缩状态。
欧洲的中低端市场也有空间。囿于三星有意减少中低端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布局,这就给了其他厂商机会,比如小米。
虽然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年增长率持平,但基于过往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滑,现在的情况似乎得到了改善,且红米系列在中欧和东欧实现了强劲增长,小米在欧洲的表现有向好趋势。
Canalys预测,市场将在2024年增长4%,2020年和2021年中端机的换机周期将会在上半年为厂商提供机会。所以,今年四季度对于那些希望在2023年挽回业绩的厂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是小米,中国的手机厂商看重也看好欧洲市场,比如之前三林在早科技专栏中重点关注的荣耀。
今年第一季度,荣耀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0%,销量同比增长近300%。全球知名商业媒体CNBC评论:“荣耀已成为能够与苹果和三星在高端市场进行创新竞争的终端厂商”。
此前笔者已经介绍过荣耀未来聚焦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这里不做赘述。相应的,欧洲市场作为荣耀接下来拓展的主战场,同样是三年前聚焦欧洲市场的“老东家”——华为所看重的区域。
暌违世界舞台3年之久的华为,今年5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产品发布会,面向欧美市场推出P60系列手机、Mate X3折叠屏手机等产品,这也是最近三年华为首度在海外举办产品发布会。随后,华为又在中东非洲、亚太、拉美等地区举行了产品发布会。
很明显,华为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开始恢复,国外市场同样也是其接下来重点关注的区域。华为重返海外市场之路,已然开启。
接下来中资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恐怕会更加激烈。毕竟,虽然艰难,但华为在过去三年有了很多积累。据官方数据披露,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5.1%,处于历史高位,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这是国内研发投入最高的科技企业,该研发投入占比在全球科技巨头中也遥遥领先。
华为在国内市场已经恢复的不错。IDC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期间,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2%。根据Counterpoint数据,从10月30日到11月12日的两周销售期间(双十一期间),苹果智能型手机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而华为和小米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6%和28%。
华为和小米的销量成长,推动了国内智能手机在双十一期间总销量年增5%。在智能手机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这一成绩显得极为难得,也增加手机厂商在第四季度的市场预期。而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强劲表现,也将增加市场对其在欧洲市场会有良好表现的信心。
在欧洲市场,华为种种的大动作开始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未来,华为或将和荣耀在欧洲市场展开比拼,而华为显然是积累更深厚的那一方。
东南亚仍是战略高地
欧洲市场固然重要,亚洲市场依然是各家手机厂商的战略高地,甚至销量大本营,这其中印度市场显得极为关键。
对于印度手机市场,各大厂商竞争一直激烈,无他,作为难得的增量市场,印度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谁都想来这里分一杯羹。
然而,印度市场是个推崇性价比的市场,想要在这里卖得好并不容易,我们就看苹果公司的表现。
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场的平均售价为226美元,要让对手机价格敏感的印度用户,去购买700多美元的iPhone本身就是挑战。2023财年Q3,苹果在亚太等其他地区(印度囊括其中)销售额为56.3亿美元,与大中华区157.58亿美元的销售额相比,目前印度市场难以拯救iPhone销量下滑的状态。
当然,苹果公司在印度市场的销售额应该会持续增长,但中国厂商也不是“吃素”的,虽然现在中国厂商主要还是聚焦中低端市场,但未来难以预测。
自印度2014年提出“Make in India”以来,中国手机企业积极响应,小米印度2014年10月就注册成立。2023年是中资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已步入第十个年头。
不过,随着不断的发展,挑战也持续增加,加上竞争激烈,地缘政治动荡,厂商越走越难。
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2022年第四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痛失领先地位,以550万部的出货量跌到第三,次于三星、vivo。今年二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为540万部,市场份额为15%,排名第三,较上一季度下降了22%。
中资企业想在印度争夺市场,难度似乎在升级。其实小米的情况在今年三季度得到改善,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5000万部,同比增长23%,创下历史新高。
小米表现同样回暖,这其中固然有政治因素在,整体市场大好也是重要因素,具体看,三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为920万部,市场份额为21%,重新夺回第一的位置。但从小米的波折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出,海外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多,企业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中国手机厂商出海依然承压。
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合计份额,分别为70%、67%,呈下降趋势。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3%,其中小米、realme、OPPO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则达17%、6%和16%,情况并不乐观。
尾声
海关总署11月18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前十个月出口6.42亿台,同比下滑了6.4%。回首往事,中国手机出口量在2015年同比增长2.4%至13.43亿部,是中国手机出口的峰值年份,随后连年下滑。
中国手机厂商出海压力似乎越来越大。虽然折叠屏仍然有巨大市场(Counterpoint预计,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将同比增长52%达2270万部。到2027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亿部。中金公司研究也指出,2022年折叠屏产品迭代加速,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只是,不是每一家厂商都能从新品类中赚到钱。
来源:财经早餐 作者: 三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