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程度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国际留学生人数和质量,体现了一国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然而,吸引来华留学工作存在结构性短板,包括生源国主要是周边国家,欧美发达国家较少;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占比低;来华留学生主要学习语言、中医药等传统专业。
扩大中美青少年一代交流,也为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出了契机。
改善来华留学结构,需要一些特别的抓手,比如建好中外合作大学和作为特区试点的海外高校独立办学。
来华留学存在结构性短板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脚步加快,来华留学规模迅速增长。
教育部曾发布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
然而,疫情让教育国际交流脚步放缓。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招生和在校生人数达到近年高峰,分别为172571人、333072人。
2020年,招生人数腰斩,只有89751人,在校生人数也减少17.8%至273792人。
2021年,招生人数小幅恢复至93643人,在校生人数则继续减少至255720人。
北京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韩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来华留学生质量良莠不齐,来华留学工作存在结构性短板。
在相对数量上,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普遍在8%以上,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不足1%。
近日,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发布的《2023年度美国国际教育门户开放报告》显示,就读美国各类学校的各国留学总人数再次破百万,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2020年水平。国际学生占比也达到了近10年的新高,为5.6%。
在生源国家的分布上,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源比例偏低。
以2018年为例,来华留学生中亚洲学生占59.95%,非洲学生占16.57%,欧洲学生占14.96%。前10名国家分别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老挝、日本、哈萨克斯坦。其中美国学生20996人。
有学者梳理2000年-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据发现,来华学历留学生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显著,21世纪初集中于韩国和日本,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国家,以及部分西欧国家增长迅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增速也较高,使得世界各国之间差异逐渐下降。
“疫情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更大,导致这些国家学生的来华留学意愿降低,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在读学生流失现象。”韩晓说。
在教育层次上,来华留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总体不高,短期、非学历教育尤其是语言培训较多,学历项目留学生中,博士生的比例极低。
在专业分布上,来华留学生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言和中医等传统人文社科专业方向,理工类专业占比不高,规模偏小。
“到发达国家留学的国际学生,则更偏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和FAME(金融、会计、管理、经济)等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韩晓说。
吸引高质量留学生生源,需要高水平大学发挥引领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23所“985”高校2021-2022学年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发现,共有留学生人数32951人,人数最多的是浙江大学,为4164人,人数最少的是中央民族大学,为130人。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国际生学生都在2000人以上。
有的高校留学生中研究生人数已超过本科生。比如,中国农业大学2021-2022学年有5名本科留学生,但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有169人、138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留学生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分别为15人、265人、696人。
总体上,我国高水平大学留学生比例不高。“当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紧缺,招收留学生人数会受到教育公平等多方面因素的牵制。”韩晓说。
中外合作大学前途广阔
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先后会见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匈牙利文化创新部部长查克·亚诺什、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斯卡亚、新加坡教育部部长陈振声、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麦克唐纳、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部长贝尔尼尼等人,提出加强高校校际交流,扩大青少年互访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主张。
怀进鹏还先后率团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奥地利等国,重申中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坚定承诺。
在访问这些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过程中,都会涉及学生交流的议题。比如在澳大利亚期间,怀进鹏集体会见15所澳高校校长,就推动中澳学生交流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达成系列共识。
“‘留学中国’品牌的打造是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日本也曾经大力鼓励外国学生前来留学,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尽管如此也没有成为留学主要目标国,这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比如语言、学制衔接、就业问题等。”国际教育独立评估机构宜校创始人肖经栋说。
“留学的趋势是弱向强学,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具备吸引外国学生前来学习的基础。但要达到美、英、加、澳这些留学发达国家的程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肖经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中国出生人口的下降,未来高等教育必然会出现学位富余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前来留学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激活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也可以大大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那么,吸引欧美高质量生源留学生的抓手有哪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可以海南中外合办高等教育试点为契机,利用境外教学机构在理工农医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每年吸引10万左右中高收入国家的学生到中外合办高校学习。
今年9月,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招收的首批学生已经入学。这是利用海南自贸港特殊机制,中国境内开办的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德国公办高校首个在中国大陆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
目前,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已签约22所高校,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北京体育大学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等多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我国目前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大学共13所,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日渐提升。
比如,上海纽约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365人,其中国际生及港澳台学生有161人。
杜克大学是一所国际名校,昆山杜克大学首批234名毕业生中,有61名国际生。
2018年,来自萨尔瓦多的倪爱博同时获得昆山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最终选择入读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22年本科毕业后,倪爱博考入北京大学,攻读中国学硕士项目。
“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质量受到国内外认可,这是吸引外国优秀学生前来就读的重要路径。”肖经栋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