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淹没的相思道遗恨千年……你把历史的奇妙讲得好生动有趣,或许我可以试试用到下次作品里。”什么样的历史博主,可以引发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位抖音博主叫“水星逛博物馆”(下文简称“水星”)。神秘的水下古墓、杀伤力十足的古墓机关、两千年前的冲水马桶和冰箱……在三年的视频更新中,她以八年的考古专业训练作支撑,依托VR直播镜头的加持,带领观众“云逛”博物馆近百家,收获460万粉丝,获超过5400万次点赞。原本生涩冷僻的知识、正襟危坐的讲堂,变成随时可以打开、可以分享、可以互动的短视频,在书籍与传统影像节目之后,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博物馆的“第三扇门”,“水星”也成为Z时代以新方式推介博物馆的代表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水星”真名王旖旎,1995年出生,现任职于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从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后,直博保送进了浙江大学考古学专业。
“打开铁箱里面是一座纯银阿育王塔,透过塔身镂空雕刻,发现里面还有一尊纯金打造的棺材,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这是“水星逛博物馆”推出的文物视频之一,随着主播360°环绕的VR直播镜头,网友可以随时放大画面看个究竟,也可以暂停方便窥探细节,高深莫测的历史知识被直观解码。
在大众的认知中,参观博物馆,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听导游讲解,但这类讲解往往简单而刻板,再加上空旷的展室、曲折的路线,这样的参观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匆匆而过。如何将灌输式的解说化作喜闻乐见的传播?“水星”觉得,短视频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叙事线,关键是短视频既可以将专业术语和视频画面巧妙结合,还能够把考古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
让“水星”下定决心开启短视频科普之路的,缘于一次她的博物馆之旅。“有一回参观浙江省博物馆,一张彩凤鸣岐古琴竖着摆放,一个小孩子的妈妈就跟孩子说这叫竖琴,当时就觉得大家逛博物馆,很多文物的历史背景和用途都不清楚,有必要给大家讲一讲每个地方的历史人文知识。”当时已是浙江大学考古学博士的她,既感到遗憾,又深刻认识到文物知识的普及何其迫切。
“水星”的短视频单集时间并不长,每一条都是以类似的悬念、故事开头,牵引着观众,一个个与文物有关的知识,悄无声息地就完成了传播。打开短视频《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这集,通过立体的画面观众可以了解到雷峰塔之所以会倒,是因为塔底的“金砖”被偷走了。原来放佛经的经砖口口相传后成了“金砖”,谁都想去顺一块这种空心的藏经砖。大家只是觉得砖值钱,却不知道砖里的经文才是最值钱的东西……有网友跟评说:“去那么多次西湖,都不如看你这期视频收获满满。”
为了确保传递的信息准确,制作视频前,她往往要查阅书籍、报刊及其他各种资料,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光查阅资料和撰写文案的时间就需要三四天。
看似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但拍摄过程往往伴随着曲折和艰险。印山大墓的主题视频收获1.4亿次播放量,为了讲好这座帝王陵的故事,她前前后后去了5次:第一次她深入调研,为了解陵墓历史做足功课;第二次,带上设备拍摄视频。但因没有经验,画质也不理想,她又去了第三次、第四次……在陕西拍摄秦王李茂贞夫妇墓时,她一个人深入到地下20米的古墓里,一待就是6个小时,直至感到背后发凉。
评论区有人问她,你为什么给自己取名水星?她的解释是:“水星虽然名字里有水,却是所有行星里最干燥的,没有一滴水的星球。我给自己的账号取名水星,也是想告诉大家,我的视频里干货满满,没有水分。”为了吸引关注,她探索出了一个用讲故事来作开场白的方法:“我能不能更让大家身临其境一些?能不能先给观众讲个故事,具体的人和故事会更容易让人理解。”
“不少博物馆,我在那拍摄的三四个小时期间都没遇见其他游客,但是在我的视频发出去之后,甚至需要蹲点抢票才能预约到门票”。“水星”独特的科普方式和生动的历史分享吸引了众多观众,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博物馆的魅力。她探秘山海经凶兽、近距离观看慈禧的卧室、讲述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秘密……越来越多的人被她影响,走入博物馆,她的评论区成为人们参观后的留言板,还有一些中学生在私信中表示,看了她的视频后爱上了考古,或者决心坚持自己的考古梦,坚定自己的热爱。
去年的世界博物馆日,“水星”受邀去陕西宝鸡拍摄一座大唐秦王陵,讲述这座古墓是如何设计双重防盗机关却未能防住盗墓贼的故事。而浏览她的视频内容会发现,除了历史与考古,许多更为小众的博物馆也被”水星”纳入了视野。她曾经在母亲节发布了一条与节育环相关的科普,讲述节育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水星认为,博物馆重在一个博字,它出现在展览当中,因为这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也是希望利用自己的平台,能够让一些在社会上比较少受到关注的群体或者事件,也有一个窗口表达出来。”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周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