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 在金上京遗址上遥想宋徽宗在金国宫殿遭遇的时候,另一个“上京”也闪现在我的脑海,这就是渤海上京龙泉府。地理意义上,都在北方。据我不完全的记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上京”都在北方,除了辽上京和元上都分别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和正蓝旗外,另外两个都在黑龙江,前面说过的金上京在阿城,而渤海的上京在牡丹江市的宁安。
此次东北访古之行,我从哈尔滨取道鸡西,东观兴凯湖、访问了新开流遗址之后,驱车南下,来到渤海上京龙泉府故址——牡丹江市宁安县,找寻渤海国的历史旧迹。
上京龙泉府旧址
何来渤海国?
说起渤海国,一般人对其可能并不了解。我们在大学本科时,有东北史的专业课,渤海是重要内容,授课老师是东北史专家张博泉先生,我至今对张先生以浓重的东北口音介绍渤海国历史、讲说“粟末水”“大祚荣”有深刻印象。
渤海,这个僻处东北一隅的国家,有过辉煌的时刻,并且有着很长一段历史。渤海国的缔造者名叫大祚荣,史书记载其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粟末靺鞨本是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最南方的一支,生活于粟末水流域。粟末水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意思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渤海国的箭镞
大祚荣所属的部族与其南方的高句丽关系很深。唐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唐朝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强行将部分粟末靺鞨徙居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大祚荣正是在营州出生并长大成人。
696 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制造“营州之乱”,次年被平定。当时,居住在营州的靺鞨人也加入了反周行列,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还被李尽忠授予“大舍利”的官职。李尽忠失败后,乞乞仲象在逃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率所部继续东奔。武则天派军前往讨伐。697 年九月,大祚荣退至天门岭,借助此地的复杂地形,大败周军。698 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契丹与奚族依附于突厥,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道路被阻隔。大祚荣趁机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建立政权,自称“震国王”,是为渤海立国之始。渤海王室“以大为氏”大概也与此同时。
有“大”字押印的瓦
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建国之后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又通好南面的新罗,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所属人民囊括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民族,有户 10 余万,胜兵数万,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705 年,唐中宗复位,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大祚荣接受招抚,向唐朝称臣,并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侍,留为宿卫。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公元 713 年(先天二年)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之地为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遂成为其新国号。唐朝使节崔忻将其册封大祚荣的事迹刻在都里镇(今辽宁旅顺)的一块石碑上,即“唐鸿胪井碑”,成为见证唐渤关系的重要物证。大祚荣在位期间,先后6次派儿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渤海,促进了渤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崔忻刻石
719 年,大祚荣去世,其长子大武艺继位,是为渤海武王。大武艺曾出兵反唐,但战果不利,只好撤兵,并送还唐朝俘虏,唐朝予以赏赐,唐渤关系恢复。737 年,大武艺去世,其子大钦茂继位,是为渤海文王。大钦茂在位 56 年之久,期间渤海国势蒸蒸日上,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也进入高峰阶段。
铜胡人觐见跪像(复制品)
上京龙泉府的规模制度
大钦茂在位时大兴文治,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唐天宝十四年(755 年)左右,大钦茂从中京显德府(吉林和龙)迁都至上京龙泉府。30 余年后,复迁东京龙原府。贞元十年至贞元十一年(794 年至 795 年)间,其子成王大华玙又将王都从东京迁回上京龙泉府。从此,上京龙泉府作为都城,直至渤海灭亡,前后繁荣达 160 余年之久。
上京龙泉府遗址平面图
上京龙泉府仿唐长安城而建。城址略呈长方形,由郭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坐北朝南,总面积 16.4 平方千米。郭城周长为 16.3 千米,城垣残高平均 2 米左右。共设 10 门,南北各 3,东西各 2。城内有数条主干大街,其中由内城正南门到外城正南门的大街宽达 110 米,把外城分成东西两区。区内设坊。坊大小不等,大的长宽分别为 465-530 和 350-370 米,小的宽度为 235-265 米。坊的周围有宽 1.1 米的坊墙。
皇城位于外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 4.5 千米多,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今部分城垣和禁苑遗迹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约 1.5 千米,池塘遗迹面积近 2 万平方米,为一人工湖。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北部有八角形亭榭,附近多发现黄绿色釉瓦。
宫城的宫殿遗迹
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 2.5 千米多,存有宫墙、宫殿址、石井(俗称八宝琉璃井)等。宫城城垣用玄武岩筑成,残高平均约 3 米左右。其中的午门址俗称“五凤楼”,是宫城正南门的台基,残高达 6 米,东西长约 60 米,南北宽约 20 米,上有排列有序的圆形础石。午门址两侧各有一处便门址。午门以北有五重宫殿址,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第 1 殿址南距午门址约 200 米,台基以条石砌筑,高 2 米左右,其上保存大型圆础石 40 个,主殿两侧和后面也有建筑遗迹,存础石,殿有宽阔的前庭。由第 1 殿址往北依次为其他 4 座殿址。
在上京龙泉府外城内发现 10 余座古寺址,其中朱雀大街南部东侧 2 个寺庙址殿基东西长 52 米,南北宽 30.7 米,上面础石整齐,四周凿石镶边。附近出土铜佛、陶佛以及建筑装饰品的残件。兴隆寺院内的石灯幢用玄武岩雕琢而成,通高 6 米,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塔室托、莲花托、中柱石、莲花座和塔基座组成;八角、八面、八窗,塔室与塔盖以斗拱相连。兴隆寺原三圣殿内的大石佛高丈余,身披袈裟,坐在莲花石座上,雕工精细。
上京出土的宝相花纹砖
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文物有建筑材料、“开元通宝”铜钱、铜镜、铜钵、陶器、铁器等,佛教遗物以泥塑和铜铸佛像最多,同时出土有丝织品、珍珠、料珠等。建筑材料居多,瓦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当以莲花纹为主,有六七种样式;砖的纹饰有宝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绿色为主,间或有黄色;鸱尾等饰件尚有红、紫、兰等釉色。出土石雕石刻数量较多,以石灯幢最为精致,高约6米,其形似塔似亭。
上京宫城出土石螭首
上京出土的三彩女俑
通观上京出土的遗迹遗物,基本上就是中原风格的再现。不仅宫殿建筑是唐式的,生活用品以及衣物装饰也都与唐人别无二致,渤海贞孝公主墓出土的壁画更是充分地表现出这一点。
贞孝公主墓壁画
渤海国之亡
大钦茂在位时,保持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在安史之乱期间,未卷入叛乱,而是迁都上京、又加强与日本联系。762 年,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便下诏升格渤海为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
793 年,大钦茂去世。其后 20 多年间,渤海一度衰落,先后经历废王大元艺、成王大华玙、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义、简王大明忠等六代国王,其间政局动荡,屡有宫廷政变发生,废王大元艺即为国人废黜并杀死,大华玙、大元瑜、大明忠等亦可能因政变而即位或死亡。
渤海国疆域图
818 年,大祚荣之弟大野勃的玄孙大仁秀即位,是为渤海宣王。大仁秀以后,渤海国势中兴,并进入全盛时期。史书记载“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奠定了渤海国全盛时代的疆域。此时渤海国的疆域,南以浿江(今大同江)和泥河(今龙兴江)与新罗为界,北抵今三江平原一带,与北黑水靺鞨相接,东临日本海,西至今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接壤契丹,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
830 年,大仁秀去世,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时期进一步营建上京宫阙,并发展与唐朝和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尤其与唐朝往来最为频繁。大彝震不仅 14 次派使入唐朝贡,并派遣许多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也派张建章访问渤海,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回国后著有《渤海记》,详细记录了渤海诸王谥号、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成为研究渤海国的珍贵史料。
渤海群臣朝觐图
大彝震于 857 年去世,以后又经历了大虔晃、大玄锡两代王,渤海国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评价为“海东盛国”。895 年,大玄锡去世,之后的大玮瑎、大諲撰时,渤海已陷入危机之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给窥伺已久的强邻——契丹国以可乘之机。10 世纪初,契丹人攻陷渤海控制的辽东;925 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灭亡。
渤海灭亡后,其遗民大批外逃或被强制迁移,大部分融入女真族之中;被辽朝强迁到契丹内地和辽东地区的遗民,部分融入蒙古族,部分融入汉民族;投奔高丽的遗民融入朝鲜民族中,今朝鲜半岛的陕溪太氏据说就是渤海王室大氏的后裔;投奔中原的遗民数量很少,很快都融入到汉民族中。
上京出土的铜鎏金佛像
虽然渤海国的居民被同化消亡,但渤海国的都城以及墓葬经历了千年多的沉寂后,今天被逐步发掘出来,它们显示了渤海国曾经的繁荣,告诉今人渤海国的文化面貌,在上京龙泉府遗址附近,建有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对渤海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窥豹一斑。
图片|翟德芳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