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个合作办学项目终止。
近日,针对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深圳高等教育学校具体进展,深圳市教育局回复称,目前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三个合作办学项目均已终止。
三所高校“搁浅”原因不一。按官方口径,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项目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于2020年12月提出“因无法充分、可持续地将资源用于深圳项目”,经合作三方协商,2021年2月终止该项目。
而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项目“终止”是因为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布局建设国际校区,因而取消了在深圳的合作办学项目。
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项目本是由深圳、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共建,但由于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经合作三方协商,已于2017年8月终止该项目。
这并非孤例,早在2020年,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也因同样的原因“搁浅”。
2019年,教育部在回复人大建议曾明确指出,异地办学存在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一是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不利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二是伴随异地校区设立,学校办学规模扩张和区域布局扩大,导致学校规范统一管理呈现效应逐步递减、高校内部治理水平下降等情况。
三是异地校区难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学科研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办学积淀积累薄弱,难以较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往往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四是异地办学普遍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影响其办学质量和水平。
教育部表示“在体制机制上对上述问题找到合理解决方法前,原则上不鼓励高校异地合作办学。”
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要求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
此后,西南交通大学清理了青岛、唐山、深圳三地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撤销四个异地。
上述回复中,深圳市教育局还提到,目前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新高校正在筹建。
伴随着深圳的经济高速腾飞,该地在教育、医疗领域等不断加码,北京大学深圳、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相继落地深圳。
2016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三至五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要求推动教育合作发展”;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
2021年,《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力争三至五所高校进入全国前50名高校。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要从2020年的13.6万人,增长到2025年的21.5万人。
针对高等教育,上述规划提出几大任务: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筹建新一批高校、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争取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海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和香港大学(深圳)等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从1983年创建深圳大学,到2000年引进重点高校办研究生教育,深圳高等教育路线专注于合作办学。2012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
2014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2017年,首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学。2021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正式签署。
目前,深圳市还有多个高校项目正在推进。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计划今年开始建设,将于2024年开始招生,预计2026年三季度完工投入使用。
深圳理工大学项目一标段楼栋将在2023年6月上旬前陆续封顶,同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二、三标段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深圳海洋大学预计2026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日制在校生拟招一万人左右,该校总投资60.53亿元。
由天津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预计2025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办学规模为3000人。
2023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发布关于《暨南大学横岗南片区选址地块概念城市设计研究》采购项目的中标公告,目预算和中标金额均为69.6万元。这意味着,将有一所211高校落地深圳龙岗区。
2023年11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福田区合作举办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学校。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陈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