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昆/文 红木产业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琳琅满目的红木制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红木产业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文化素质和高深技艺的工匠、学者以及管理人才。红木行业现已成为有一万家企业、一百万从业者、数千亿产值的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行业。
但是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发掘产业发展的潜力,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趁中国林产工业协会2023年10月23日在福建仙游召开红木年会之际,特提出以下产业发展建议:
1.规范化。红木企业大多由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企业发展到今天,应当向现代化企业转型。首先要守法经营,将企业的行为规范化。目前,红木木材的29个树种中已经有18个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和限制贸易,其中除了巴西黑黄檀为禁止贸易外,其他17个树种均为控制贸易,也就是说,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有关方面的许可。因此,我们的红木企业,应当遵守CITES的规定,合法经营木材,对于来路不明的木材不可以盲目购进使用。
2.集约化。集约化是以效益为根本目的,对经营诸要素进行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应当以红木产区为主,对红木制品加工制造的主要生产环节,如开料、干燥、选材、配料、加工,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可以保证低消耗、高精度的设备的有效使用。统一处理原料,每块料入电脑,以电脑配料,可以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可以优先满足大边、抹头,腿柱用料。对于每一个加工企业,不需要所有的生产环节都面面俱到。
3.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化企业的标志,也是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每一个工序、每一项质量指标,都要有相关的标准。
4.机械化。在红木制品的加工制造中要大力推广电脑数控,仿形加工,机器人加工,要将机械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尽快引入红木产业。我们发扬红木加工的工匠精神,并不排斥把手工制作改成机械制造。从理论上讲,凡手工能够解决的加工,机械都可以做到,而且,机械还可以做手工做不到的工作。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机械化的程度还不够,很多工作还依赖手工来完成。应当将我们的工匠从各种繁重、枯燥、耗时及影响人体健康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5.高端化。红木制品从其属性而言,就是高端消费品,也是收藏品、艺术品。现在红木原材料日渐紧缺、凸显珍贵,因此红木产业必须出精品,出传世之作。千万不可自降门槛、粗制滥造,这是对珍贵的红木原料的最大的浪费。
6.积极寻找替代材。可以预见,CITES对我国《红木》标准中规定的红木树种还会继续增大管控的力度。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寻找红木替代材。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近年来我们利用产自非洲的染料紫檀(血檀)制作红木制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际上,气干密度在0.76g/cm3以上,材色深,纹理美观,没有异味的木材都可以作为红木替代材。这样的木材我国能够自产的就不在少数,如小叶红豆、红豆树、坡垒、青皮、荔枝、龙眼,不胜枚举。有条件的企业,不妨大胆一试。
7.红木与其他木材混搭。红木原材料供应不足,一些红木制品中不太重要的部分,如侧板、背板、底板,托尼小足,不一定非要红木制造,可以选用抵挡的木材。即使故宫中的一些红木家具也不都是全部使用红木。但是这需要和消费者讲清楚,以免误会。讲清楚了,就不会有问题,消费者可以理解的。
8.深度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红木元素。红木产业说到底是文化产业。需要继续对传统文化(如各种典籍、书画、诗词歌赋)中涉及到的红木制品的型制,材料,图案,故事,工艺等元素进行收集整理,并将其发扬光大。
9.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红木树种资源的培育。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热条件同步,很多地方均可种植热带红木树种,而且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绩。有条件的红木企业应当介入红木树种资源的培育。仙游的一些红木企业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红木企业介入红木树种资源的培育,还可以按照红木制品的要求,定向培育高档的红木原材料。如,有鬼脸花纹的黄花梨制品,价格可以较一般的制品翻倍,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培育出带这种花纹的原材料。
10.把红木文化推广到世界上。我国红木产业是世界木材产业中一颗最耀目的金星。欧美国家高档木制品就是橡木的,可橡木在我们国家只能算作中档材料。现在,我们的红木制品受到了很多的发达国家民众的欢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将我们的红木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并扩大红木制品的出口。
仙游地杰人灵,文化资源深厚。可以将红木加工,红木种植,红木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把红木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