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说是我倾注最多、等待最久的戏之一。”知名导演张曼君对记者说道。昨晚,作为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由江西省赣剧院出品的青春版·赣剧《红楼梦》亮相东方艺术中心。张曼君为年轻的“赣七班”量身打造,以《红楼梦》中“诗社”这种更集体的方式,一并展现这些年轻的面孔、青春的姿态,用她的话来说,“赣剧《红楼梦》梦进了我的心中,照进了江西赣剧的现实。”
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剧照。(演出方供图)
借大观园诗社盛衰推进剧情
演出前三天,张曼君从繁忙的排戏日程中抽出身来,从南昌来到上海为赣剧《红楼梦》剧组把场,为演员们进一步打磨台词、唱腔、表演。从《红楼梦》的选角开始,张曼君就为这部戏投入了大量心血,在去年四个月的封闭式排练里,她不仅要排戏、为演员说戏示范,甚至要独自编排群场的舞蹈,“这部戏是为江西赣剧的今天而作,有一整队亟待于接班、迫切于亮相的青年演员们,他们需要一个剧目来展示。”
在张曼君看来,“诗社”是含纳风华正茂的“赣七班”的不二载体,因此赣剧《红楼梦》以海棠诗社为线索和叙述载体,对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进行摹写,通过《结社》《兴社》《衰社》《散社》四场主戏,对应大观园中青年儿女们从聚众结社到离散分别之流变,从这个小巧雅致的切口,照见贾府的兴衰。剧中的人物、情境全部来自原著,但并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通过宝玉和大观园女儿们的生命历程、情感体验、观照世事的视角来剪裁情节,借大观园诗社之盛衰推进剧情,加以巧妙拼接与组合,构建起新的艺术肌体。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玉挨打、刘姥姥游大观园……这些观众最熟悉的情节因为全新的结构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对于剧中最具戏剧张力的“掉包计”,张曼君也赋予其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代表潇湘馆和怡红院的写意卧榻在舞台上通过框架结构联结,坐在卧榻上静候的宝钗与心痛欲绝的林黛玉同时出现,贾宝玉在二人的交界处念道“这真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宝玉的口气难掩欣喜,却在身旁二人的映衬下更显悲剧色彩,“假做真来真亦假,真作假来假亦真,这极大地发挥了我们戏曲舞台上不可替代的美学作用。”张曼君表示。
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的舞台简洁唯美,原著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说法,不仅是故事的结局,也意味着人世间有与无、好与了循环往复的始终。舞美设计刘杏林表示,从开始就把这一点作为舞台设计的概念和视觉主题,随之化为具体的时空结构,并且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灵活多变地承载演员的动作,暗示与跳跃的叙事同步转换的场景,呈现恍如梦境的隐喻。
呈现“退一进二”戏曲理念
剧中,已有600余年历史的赣剧与《红楼梦》这一中国文学古典瑰宝交相辉映。赣剧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作为明代四大声腔之首,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红楼梦》中的诗、词、曲与赣剧高腔曲牌体的结构天然应对、精神相融相通,青春版·赣剧《红楼梦》通过融合古老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创新方式,解读经典、演绎经典。贾宝玉的唱腔采用了弋阳腔曲牌【香罗带】【桂枝香】等,高亢激越;宝黛对唱《枉凝眉》选用了青阳腔曲牌【红衲袄】,深情缱绻,都彰显了赣剧高腔的延续与革新。
“这个剧种拥有如此古老和优秀的血脉,应当多多被看见。”张曼君执导过多部文华大奖作品,有着自己的戏曲主张——“退一步,进两步”。“退”即是退回到生活源头去,“什么样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戏曲程式,我们要去寻找戏曲的根基。”当代戏曲发展,不进则退,张曼君喜欢在一部部作品中实践。无论是古老题材的现代化解读,还是建立全新的复型格调,都是为了寻找戏曲的更多可能。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