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之光照进文学现实

杨 道2023-11-24 08:26

在刚刚过去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2023雨果奖揭晓,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也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揭晓和颁奖。将这项荣誉颁发给海漄的,正是中国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当“90后”海漄从“60后”刘慈欣手中接过奖杯时,现场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些掌声,不仅把这场“科幻派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文学在两代人之间的无缝传承。而关于科幻与文学,在两位雨果奖获得者交接奖杯的过程中,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科幻具备独特诗学

第一位在英语世界译介和评价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学者宋明炜,在一次科幻研究会议上,就科幻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科幻应该进入科学的领域,而小说是凭借文学的载体、语言的符码来呈现的。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如何,科幻首先是一种文学形式。

很长时间以来,科幻其实一直属于边缘化的文类,没有被主流的文学界接纳,原因纷繁复杂,而科幻小说独特的话语方式应是其中之一。如宋明炜所言,科幻必须有科学话语,即使其中的科学技术是无法证实、异想天开的,甚至根本不能算是科学。但科学话语是一种符合内在逻辑性的真实性话语,科幻话语则不需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注脚。

很多指向表明,科幻其实具备一种独特的诗学,而诗学属于文学范畴中极具个性魅力的部分。中国科幻文学如今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三体》成功之后,原来的科幻作家群都在努力发展,如“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2016年8月,她凭借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在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奖之后,国内的新锐作家更是急切地进入了这个领域。在本次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就有凭借《时空画师》斩获最佳短中篇小说奖的中国“90后”科幻作家海漄。

宋明炜认为,在后《三体》时代,科幻作家们可能需要从自己切身的角度来考虑文学性、文本性、真实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科幻可以走向文学,但未必失去自己的特色,科幻可以在文学与文本意义上变得更加精彩。

中国科幻文学的源头

科幻文学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当时并没有多少超越意识。但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它的“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

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是1818年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想要复活一个用人的尸体碎块拼出来的怪物的故事。它其实是哥特小说的变种,充斥着诡异的悬疑和命案。该书作者玛丽·雪莱,凭借这部作品,被人们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中国读者对于玛丽·雪莱及其著作《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似乎并不十分熟悉,相反,与“科幻小说之母”相对的“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却是中国科幻迷的心头之爱,他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他的作品主题大胆新奇,文学性强,同时饱含批判意识。

事实上,推动科幻小说前进的,除了作者,还有那些刊物的编辑,譬如雨果·根斯巴克,他所开设的科幻专刊,让之前“廉价低俗”的科幻小说重振声誉,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设立了奖项。

而在科幻小说史上,还有三个人被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匠”: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他们的代表作是《2001太空漫游》《星船伞兵》《银河帝国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同时也是科幻小说史上的经典著作。

刘慈欣说,他最早接触到的科幻文学是凡尔纳的作品。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人类在文学中的主角地位让位于另一个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意象:大机器。刘慈欣认为,凡尔纳所代表的新生的科幻文学,把传统主流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坚信这一转换为科幻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灵魂。

作家、《科幻世界》前总编辑谭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作了简要的梳理,他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轫,最早要追溯到梁启超与鲁迅。1902年,梁启超在自己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设“哲理科学小说”专栏,推出了凡尔纳的《海底旅行》,当时叫作“科学小说”。1903年,鲁迅用文言文翻译了世界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形式,科幻文学给梁启超、鲁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新奇感。但遗憾的是,科幻文学并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科幻文学真正开始为中国人熟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

上世纪50年代,凡尔纳最著名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大量的科幻文学作品被翻译到国内,同时,以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科幻作家,创作出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科幻文学作品。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科学文艺》在成都创刊,1991年,《科学文艺》正式更名为《科幻世界》,鲜明地举起中国科幻的大旗。几经起落的中国科幻文学终于迎来了春天。

对于科幻文学的作用,鲁迅先生曾有经典之语:“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我们国人需要科幻,需要将我们的眼光牵向宇宙,穿越星空。

科幻是一种反思文学

提及科幻文学发展史,不得不提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1931年—2011年),他的科幻作品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1973年,他的代表作《日本沉没》出版,随即畅销500万册,并获奖无数,轰动一时。据说刘慈欣当年写《三体》,便是受了《日本沉没》的影响。2023年是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出版50周年,一本《SF魂:小松左京自传》于近日出版,揭秘这位日本科幻大师的半生传奇。

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很认同小松左京在《SF魂:小松左京自传》中提到的“SF具有(别的文学形式不具备的)巨大的可能性”。他说,科幻作品具有某种“时代性”,是和当下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文学形式之一。科幻还是一种反思的文学,可以被当成一种思想方法,用来追索和思考人类的存在意义和有限性,可以思考“宇宙的尽头”“人为何来”等终极议题。韩松认为,就这个角度而言,科幻是“抱负”很大的文学类型。

而作为科幻文学编辑的谭楷,他的思考显然更多元,除了科幻文学如何才能写得更好,他还会想着如何让幻想进入真实的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幻场景变成现实,科幻便不只是一种创作文化,还衍生出具有蓬勃潜力的产业形态,随着《流浪地球》等电影的热映,科幻主题公园、游戏玩具等相关科幻衍生品的发展也被带动起来。

当前,我国科幻产业已形成以科幻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条,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动漫、科幻主题乐园等全产业链的开发和运营,极大带动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实现总营收877.5亿元。

谭楷认为,科幻产业背后是各种现代科技元素,科幻文学创作与科技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双螺旋关系,科幻作家是想象力,企业家是创造力,二者互相启发,互相赋能。某种意义上,科幻的确是具有着很大“抱负”的文学类型。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杨道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杨 道】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