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丁文婷 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有袁钧瑛JunyingYuan等8位当选。
在前一天,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共新增22位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院士
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学部增选院士
今年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医药卫生学部的22位两院院士中,有15位来自“北上广”,其中北京10位,上海3位,广州2位,海口、昆明、杭州、香港、厦门、成都、重庆各1位。
作为本年度中科院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45岁的颜宁受到了更多关注。颜宁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早在2017年,颜宁就曾进入中科院院士候选名单,是当年最年轻的候选人。今年,颜宁再度入围并成功当选。
颜宁的推荐人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隋森芳,他是冷冻电子显微学的国际知名专家。
公开资料显示,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施一公。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
11月22日傍晚,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后,颜宁在微博发文补充了以下有趣观察:
“高绍荣和颜宁的出生地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山东济南章丘普集—焦家庄vs博平);
张宏和颜宁同一架飞机去参加HHMI International Early Career Scientists答辩(同届入选的意思);
高绍荣和张宏都是在NIBS开始独立研究;
时松海和颜宁本科都是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时松海 2001年获Scienc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全球);颜宁只是2005年北美地区获得者(有点惭愧)”。
颜宁用轻松的口吻播报了新院士们的一些交集,从研究领域看,每一位院士都扎根各自领域进行了长期的钻研并取得成就,包括从事胚胎发育与干细胞研究的高绍荣(同济大学)、从事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卢煜明(香港中文大学)、从事鼻咽癌的诊治及基础研究的马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冠心病和瓣膜病的创新介入技术及心肌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的王建安(浙江大学)等等。
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是研究细胞命运转变的两个核心体系,而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同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高绍荣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
高绍荣长期从事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在Nature、Science、Cell Stem 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以第一完成人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卢煜明也被称为“无创产检之父”。1997年,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随后成功研发出“无创产前诊断”。他也在基于血浆游离DNA的多癌无创早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卢煜明曾获2021年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和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马骏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从事鼻咽癌临床诊治研究35年。公开资料显示,马骏解决了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放疗技术及化疗方案等关键问题,把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60%提高到84%。
王建安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的疑难疾病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创立、改良和完成了一系列最前沿、非开胸的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手术和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原创器械,开创了冠脉功能学和腔内影像的直接对比研究,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支架植入的精准性并减少了植入支架的患者数量,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中国人主导的第一个心脏介入研究,被欧洲心脏病学会官方杂志推选为2022全球心脏介入十大优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