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有个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

杜涛2023-11-17 19:27

记者 杜涛 2022年,嘉兴市为了更好的助力嘉兴地区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成立了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下称“基地”)。在基地成立之前,嘉兴市共有3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基地成立之后,基地组织了嘉兴市第四、五批申报国家小巨人企业的服务,在各县市区开展多场专题培训班。如今,嘉兴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已经达到155家。

11月16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主任宁金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地设立的初衷,就是通过集聚国内的高端、优质生产性服务机构,集聚不同领域的服务专家,助力嘉兴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宁金彪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原来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重质量。产业在逐渐升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转型。而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小企业较好的转型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但在转型道路中,企业有些事情是做不到、做不了、做不好的,需要外来专业机构、人员予以协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告诉记者,2021年财政部与工信部提出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带动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也就要求专精特新服务平台能够发现企业的潜质,培育企业,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

为什么要做?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而“小巨人”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最高层级,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力量。

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1年1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通过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化服务水平,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基地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宁金彪对记者表示,由于中小企业在面对新颖、庞杂、散乱、善变的服务业市场时,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以及对接,没有知识和经验去商谈与交流,没有部门和人才去合作以及推进。

宁金彪说,我们建立服务基地,其实是建立了一个生产性服务业大市场,有利于企业用较低的成本和代价,去了解和对接新思想、新服务、新业态、新技术,从而使企业少走弯路、不失去机遇、能加快发展。例如,企业不知道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哪些资金获取渠道;研发出技术成果后如何转化为实际产能;如何参与国家发布的各个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等。

于是,嘉兴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集合嘉兴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浙江清华长三角三方优势,形成一个较为专业的服务市场体系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集成、集群、集团化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在成立基地之后,宁金彪针对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多次的调研,以便研究企业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宁金彪发现,企业的主要需求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明确战略定位,明晰发展目标和路径,要求企业在行业、产业链、产品,以及目标、规划、步骤上做到足以清晰;其次是生产资料等各种硬件投入是否专业、到位,以及技术研发、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管理科学方面的问题。

做了什么?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基地已组织各类培训50余场,有700多家企业参与培训;完成300余家企业的走访及初步诊断。

“诊断主要是针对企业需要,为其提供免费专项诊断,如数字化、绿色化、合规建设、计量、标准、政策对接等。”宁金彪称,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嘉兴有 265家企业获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嘉兴有 51家获评,占本次浙江省总数的 15%, 通过率全省第一。

此外,基地既培育发展当地中小企业,也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其他地区企业来嘉兴投资。宁金彪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基地组织招商活动2次,单独项目沟通对接10余次。3月邀请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上市公司20余家到南湖区、7月组织80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前往嘉善县、经开区按照产业分类对接,交流投资合作意向。“围绕嘉兴产业需求,已在凤鸣街道、新丰镇、凤桥镇落地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基地在嘉善县谋划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园,拟招引零碳工厂、富森电池等 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

宁金彪对记者表示,基地目前搭建了政策研究中心、双碳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十四个服务中心。“基本上,可以协助解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当前,基地本身不仅是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基地不仅对于助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作用较大,也对营造和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双招双引效果很有意义。”宁金彪称。

宁金彪也列出了进入园区企业的标准。他说,原则上,引入基地的机构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名列前茅,或者在某一区域、业务、产业链上具有较强优势;二是设立3年以上,具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管理规范、业务团队、文化理念,市场形象好,收入有保障;三是认可协会品牌、基地模式、运作理念和管理风格,愿意入驻基地,一起发展壮大;四是与基地合作模式清晰,职责权限和利益分配合理,未来工作计划切实可行;五是企业需要、政府欢迎,有利于该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结构优化、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六是有相对充足合理的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符合工作开展需要,能较好地支撑业务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