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现场:“低谷期正在过去,预计明年会有更明显的好转”

张锐2023-10-27 16:2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赵永红在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上,选择从展馆里“走”出去。

10月24日上午,在广交会展馆珠江散步道的位置,一个背景板上印着外籍模特身穿中式旗袍,展示箱包、瓷器产品的展台,吸引了多名境外采购商上前咨询。

赵永红一一接待,尽可能地与对方交换联系方式。“比上一届好,境外采购商也比上届多,有老朋友回来看我们,也有认识新朋友。”赵永红说,这种久违的热闹感,更重要的是把“信心”带回来了。

赵永红是上述“庭序造物”展台的负责人。当天,她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其所在的广州天纵实业有限公司,经营外贸业务已超过20年,而庭序造物是公司旗下“国潮”品牌,成立于2021年,时值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出口订单几乎全部中断。

“17年、34届,我们也是广交会的‘老兵’,出口的订单现在还是恢复阶段,人员还在重新搭,以后重心会更多放在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研发、定位也都有明确的方向了。”赵永红说。

10月23日-10月27日,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二期在广州举行。经济观察报从广交会新闻中心获悉,本期展会以“大家居”为主题概念,包含建材及家具、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三个专业板块,重点推介采用具有突破性或行业领先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彰显创新活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参展企业。

对于家居行业而言,今年的外部环境并不是很乐观。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今年1-9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额约为465亿,累计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陶瓷产品约为193亿,下降13.6%;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约为314亿元,下降5.4%。

但正如赵永红所言,信心正在回来。10月26日晚,第134届广交会新闻中心公布数据表示,截至当天17时,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人数超15.5万人,比上届同期增幅超50%。

同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亦显示,截至10月25日,第134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人数,较疫情前(2019年秋季广交会)已增长3.2%。

压力中恢复

“好多人,开馆第一天就好多人,接待了很多新客户,尤其是中东和非洲的,也有一些欧洲客户。”10月24日,在共创草坪(605099.SH)展馆现场,一名负责外贸销售的工作人员王莎莎(化名)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共创草坪是一家从事人造草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是全球产能最大的人造草坪生产企业,1-6月营业收入为1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亿元,上升8.48%。

王莎莎称,今年以来,虽然疫情的影响已过去,但从客户订单的反馈来看,“恢复还是不理想,行业还是比较萧条”。她表示,公司在业内已是头部,因此整体状况相对稳定,广交会的人气让他们对未来业绩的预期在变好。

同样身在行业前列的企业,一名松发股份(603268.SH)的外贸销售工作人员陈宇(化名)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人气恢复、客户回归是其参加本届广交会最大的感受,但客户订单变小、碎片化也很明显。

松发股份主要经营陶瓷业务。其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合作客户包括英国Tesco、美国沃尔玛、美国Costco等,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40.99 万元,同比下降 12.9%。

“我们的主要客户是欧美,但这次美国、英国的客户确实很少,所以在更积极地开拓其他市场,效果比想象中差一些。”陈宇说,以其今届广交会接待的客户为例,大部分采购量都较小,而且未来可能合作周期也不稳定。

“以前沃尔玛的订单,可能就是一款产品款式不变,不断的下单,现在的客户很多每款产品买的不多,也可能不会接着买,对我们来说就比较难做,但还是要做。”陈宇表示,今年公司在广交会主推的两款产品,价格相比往年都有所下调,希望能吸引更多客户。其同时也表示,低谷期正在过去,预计明年会有更明显的好转。

重视研发创新

与一线销售人员不同,作为华瓷股份(001216.SZ)的总经理,丁学文心中所想的是“不能只是等待恢复”。

“我们在海外市场有20多年的经验,也是这个行业的头部,知道这个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压力,我们要走得更好、更远,就要在研发、创新上下功夫。”10月24日上午,丁学文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当天上午,丁学文一直在华瓷股份的展馆内来回走动,观察采购商们的即时动态情况,遇上熟悉的合作伙伴进馆,他便立刻迎上去打招呼。

“广交会的客户都是漂洋过海来的,来了就是要找到东西的。”丁学文称,疫情以后,虽然整个行业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但公司还是决定在研发上增加投入,“比疫情前多了10%左右”。

在走访广交会现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研发创新”的意义都有同样的共识。

10月24日,广东华星陶瓷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陈小丹向记者表示,以该公司一款石头造型的陶瓷碗为例,创新的亮点是器形、釉色。

“很多参展企业都有贴‘禁止拍照’的字样,就是为了防止抄袭、仿造,我们现在也重视申请专利,但还是很难避免这些问题。”陈小丹说,对企业而言,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产品上下功夫,“我们在釉色、造型方面去创新,让别人拍了照,也无法仿造同样的花式、颜色。”

陈小丹又称,但这就回到传统工艺缺乏人才,以及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力去“死磕”产品的问题上。

“我们公司现在大约300人,三个老师傅带徒弟,一个好的师傅至少要10年左右的经验,很难找到适合的人,一般只能自己培养。”她说,疫情这几年,许多公司走过来很不容易,困难的时候大家求生存为先,但其实内心都很清楚,做好产品才是更长久的发展模式。

“我们也愿意,也想这样做。”陈小丹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