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纽荷兰李康:2023年中国农机市场经历调整期

杜涛2023-10-20 22:58

记者 杜涛 2023年上半年,多家农机上市公司出现亏损或者利润大幅下行,甚至有业内人士判断未来农机市场低速发展将成为常态。

10月18日,经济观察报就当前2023年国内农机市场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等相关问题专访了凯斯纽荷兰中国与蒙古国商务总经理李康。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目前在中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为凯斯(CASE IH)和纽荷兰(NEW HOLLAND)。

李康告诉记者,经过前几年的增长,2023年农机市场进入调整期。预判今年高端拖拉机市场可能会有20%左右的下降,收获类机械会基本持平。

“去年年底由国三到国四标准的升级,引发了农机行业的产业调整。从全球农机产业变革及我国农机转型升级的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农机产业重大技术变革都会伴随一定时期的阶段性调整,给市场、制造商、用户带来短期的阵痛。”李康说。

李康认为,越是在农机产业转型调整的关键期,越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购机农民的利益。

:据你的观察,今年农机市场情况如何?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是偏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李康:今年农机市场进入调整期,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目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2022年国三设备去库存,提前透支了需求。升级到国四标准使得终端价格上升、用户购买力下降,使用成本上升。

从2017到2022年,整个农机行业的市场总值从将近4000多亿元增长到近5300亿元,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增长的质量跟其他的机械行业相比未必是最好的。这中间有几个问题:首先,中国的农机大而不强。中国虽然有很多农业机械的生产厂家,能叫上名字的大概有150家,但销售超过百亿元的头部农机企业,国内不超过3家到4家。

其次,整个行业有大量产量不多,产品类别也比较偏的小型企业。

随着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整个农机行业会有进一步的变化:第一,行业必然会更加集中。很多小厂家可能会消失,或者变得更加专业。农业的生产环节比较复杂,各种各样的环节几乎都可以用机械来替代。现在国内很多的厂家有趋同的倾向,什么挣钱做什么,但今后的发展其实应该会更加专业化。

第二,大型设备生产会趋向于头部集中,这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比如,像拖拉机这类独立的动力设备,从整个市场上来讲,有些国内厂商的生存并不是太乐观。凯斯纽荷兰的产品主要针对高端市场,相对而言比较稳定。

:离全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季度,你觉得农机市场有哪些变化?

李康:我们预判今年高端拖拉机市场可能会有20%左右的下降,收获类机械会基本持平。去年年底由国三到国四标准的升级,引发了农机行业的产业调整。从全球农机产业变革及我国农机转型升级的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农机产业重大技术变革都会伴随一定时期的阶段性调整,给市场、制造商、用户带来短期的阵痛。然而,值得高度关注的事实是,越是在农机产业转型调整的关键期,越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购机农民的利益。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营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产业生态。

:是否会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或者引进新的产品?

李康:凯斯纽荷兰哈尔滨制造基地于2014年投入运营,总投资已达20亿元。目前,凯斯纽荷兰已经完成国四产品的升级,也在围绕用户需求新变化、应用场景新模式、农艺调整新技术等,积极推出更多的国四新产品。

:中国大规模推行农业机械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哪些功能或用于哪些作物的农机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为什么?

李康:农机设备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负荷,还可以推动零散种植的范围经济向规模化种植的范围经济进行转型。

中国的农业生产在规模化和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2000年到2018年,全球农业产值累计涨幅超过68%,达到3400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增长率达到72%,超过了全球的生产平均水平。从2000年到2019年,农业在全球GDP中比重始终稳定在4%左右,在中国,这一比例是7.7%,另一方面,从2000年到2019年,全球农业从业人数大幅下降,人口占三大产业比例从40%下降到27%,但中国从业人口比例只下降了1.8%,这也证明国内在提升机械化道路上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规模化农机应用可以帮助应对新型城镇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空心化”等带来的挑战。总体来看,在农机功能方面,以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可以减少农药化肥与种子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入,提高产出,还能减少农业碳足迹,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必然导向农业经营集约化,农机作业规模化。

就主要农作物而言,玉米收获将从目前的摘棒收获为主向籽粒收获发展,在区域农机应用方面,丘陵山区的农机研发制造将是未来国家对农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