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10.9—10.15)

种昂2023-10-15 17:25

1.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落幕

10月12日,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圆满落幕。本届峰会共有422家企业嘉宾参会,包括1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46家跨国公司首次参会;洽谈推动签约外资项目194个、总投资约206亿美元,规模超过历届峰会。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同时供应链重构风险加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格局中,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约而至并取得丰硕成果,宣示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让跨国公司感受到了投资中国的“确定性”,为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山东经济共同成长、共创未来注入了强大信心。

本届峰会通过举办14类30场形式多样的活动,成功搭建跨国公司与中国合作共赢的桥梁纽带。本次峰会呈现出三个特点:注重高层交流对接、注重回应跨国公司关切、注重放大峰会效应。本届峰会在继续举办商务、海关、知识产权政策闭门会的基础上,新增医保医药政策闭门会,权威解读最新政策,听取跨国公司意见建议,受到广泛欢迎。为进一步放大峰会效应,本届大会还邀请湖南作为本届峰会的主宾省,举办湖南与跨国公司恳谈会,邀请北京、河南等20多个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澳门中企协等组团参会,山东16市也分别举办主题展览,开展产业和城市推介,共享峰会资源,畅通交流渠道。

峰会期间,山东借助峰会这一高能级开放平台,举办了4场推介会,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产业。这4场推介加强了与跨国公司产业领域的对接,有效提升产业对接精准度。

本届峰会,再一次广泛凝结起跨国公司对于投资山东的共识。峰会期间,双方共洽谈推动签约外资项目194个,总投资约206亿美元,超过历届峰会。其中,十强产业项目成为“新引擎”,占比达到70%。

2.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聚焦重点领域,明确7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助力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规划》明确了青岛都市圈范围,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共涉及4市16县(市、区),面积2.15万平方公里。青岛都市圈以青岛为中心,紧密联系烟台、潍坊、日照,依托青岛—济南陆海发展主轴、滨海综合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构建核心引领、轴线展开、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到2030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展望2035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提示: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3.山东省推出15条创新举措 到2030年新增百万高技能人才

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建设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到2030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到2035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15条创新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完整闭环。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山东将从实施“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行动、开展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等方面,推出一揽子创新性举措,并确定到2030年培育百万名以上“技能兴鲁”新工匠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30年,建设200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400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力争到2030年,培养万名高技能领军人才。

创新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山东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根据水平、业绩直接认定职工的技能等级,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贯通评价通道,为劳动者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能评价服务。

创新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山东将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革新攻关项目,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的创新能力。

提示:山东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技工岗位求人倍率保持在1.5:1以上,高技能人才岗位求人倍率在2:1以上。特别是山东省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加需要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4.山东出台措施加强科技财政金融服务企业发展 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日前,山东印发《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创新创业领域聚集,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若干措施》,山东将在提升科技信贷供给能力、构建全省科技担保和保险体系、加强科技创业投资运作、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优化省科技计划形成和支持机制、构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态、完善支撑保障机制7个方面推出20条措施。

其中,山东将强化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推动科技信贷产品优化升级。创设总规模130亿元的科创和“专精特新”再贴现引导额度,优先接受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贷款作为再贷款合格质押品。

根据《若干措施》,山东将推行市场化的科技项目遴选模式,探索实施重大产业创新项目主管部门、基金、银行三方联审机制,强化对技术成熟度、产业化经济性、项目预期前景的验证评估。同时,山东将深入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专项办法,争取总部优惠政策优先在试验区落地实施。

5.山东省支持泰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支持泰安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由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该《方案》明确,支持泰安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纵深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走深走实。

《方案》明确了先行区建设的任务目标。到2025年,先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大汶河干流及其支流柴汶河下游治理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12.2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6%、10%等。到2030年,先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方案》提出了5个方面19项先行先试任务。在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部分,提出全面提升防汛抗洪能力、推进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治理、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4项任务。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部分,提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深度节水控水3项任务。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部分,提出提升泰山区域生态功能、加强大汶河流域生态修复、推进东平湖区域生态治理3项任务。在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部分,提出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强化大气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3项任务。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部分,提出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新能源基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6项任务。

提示:泰安市是山东省唯一黄河干支流全域覆盖的市。泰安创建先行区,在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久安澜、水资源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领域探索科学路径、开展先行先试,对于山东纵深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