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胡艳明2023-10-09 23:19

记者 胡艳明  10月9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宣布与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覆盖花旗中国在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的投资理财资产及个人存款,约为36亿美元(截至2023年8月)。

这是两家全球银行业巨头之间的交易。今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公布“2023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按照银行的一级资本实力排名,花旗集团位列第7位,汇丰控股位于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的业务范围为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不含保险代销),不涉及花旗中国的信用卡、个人房贷及其他贷款等其余零售业务。

花落汇丰

花旗中国宣布将要关停个人银行业务的消息,已有一段时间。

2021年4月,花旗宣布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将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后又宣布在墨西哥,共计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中国内地。

花旗逐步关闭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在寻求个人银行个体业务单独出售的可能性。

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存款、个人房贷、个人投资、个人贷款和个人银行卡。

其中,花旗在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在近期确定了买家。10月9日,花旗中国在网站发布了《有关花旗在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表示,日前花旗已与汇丰中国签署协议,将转让其在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围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保险产品除外)。

为什么花旗要出售其在中国内地的财富管理相关业务?花旗方面表示,2021年4月,花旗宣布全球战略调整和转型,在全球多个市场中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中国内地。此次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转让是该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花旗预计交易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同时,花旗中国个人银行的其他业务在继续逐步关停中。

在《通知》中,花旗中国对于客户的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产品是否会受到业务转让的影响,进行了解答。

如果客户在汇丰已经有账户和投资产品了,在花旗的账户和产品在未来可以转移到汇丰吗?花旗中国方面表示,在业务转让完成前,汇丰及花旗仍将会是以两个不同的银行实体进行运营。在业务转让完成后,汇丰将承接其在花旗相关的账户和产品,届时可向汇丰进行咨询。

本次收购的业务范围为花旗中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不含保险代销),信用卡业务并不在本次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转让的范围内。但信用卡业务也在花旗个人银行战略调整范围内,将在未来合法合规地有序逐步关闭。

汇丰中国的财富管理战略

交易完成后,被收购业务将融入汇丰中国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运营中,汇丰也计划邀请花旗中国服务于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员工加入汇丰的内地团队。

汇丰中国看好中国内地的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前景,从汇丰集团以及汇丰中国近期动作来看:2021年2月,汇丰集团宣布未来5年投资35亿美元,用于拓展服务团队、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和开发新产品,以加快亚洲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的业务增长,致力成为亚洲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

2022年5月,汇丰中国正式推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新策略,启动以提升本地市场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全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并重新定位“卓越理财”服务,更好地协助大众富裕和高净值家庭把握中国和全球市场的长期增长机遇。

今年4月,汇丰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启动“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这是外资金融机构首次加入大财富管理赛道。

汇丰中国称,目前,汇丰中国作为内地资产规模最大的外资银行,累计获批的QDII境外投资额度在银行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其私人银行服务已拓展至六个主要城市。同时,汇丰集团已实现对汇丰人寿的全资控股,汇丰保险经纪近期亦获批基金销售牌照,成为内地首家同时持有保险经纪和基金销售牌照的财富管理机构;此外,汇丰私人财富规划师计划招募3000位,现已到岗1400余人。

从近几年的业绩来看,汇丰中国的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部是其四个业务分部中的短板。2020年度,汇丰中国的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部亏损2.45亿人民币;2021年度亏损4.13亿人民币;2022年度扭亏为盈,净利润141万元。

对于本次收购,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本次收购再次印证了汇丰立足长远、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中国是汇丰集团重要的战略性市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抱有信心,并通过深度参与市场开放、持续投入业务布局,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汇丰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收购将提升财富管理业务规模,为进一步增长提供新的动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