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敏 2023年10月8日,中国银行发布《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以专题形式详述中国信贷市场特点、原因及政策取向。
《报告》指出,与各项信贷总量数据持续处于历史新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贷波动加剧。从月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一组数据与其均值的差的平均值)看,2022年以后显著提升并在2023年7月进一步加大。从单月数据来看,在累计新增达到历史高位后,2023年7月单月的新增人民币信贷3459亿元,创下近十年的单月最低值。
“此外,信贷波动还体现在月内信贷斜率过于陡峭,月初-月末信贷投放的偏离度较大。”《报告》列举数据显示,信贷投放节奏前高后低更加突出。2023年1-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73万亿元,其中,一季度投放10.6万亿元,远高于二季度新增投放的5.1万亿元。若以2022年度新增信贷投放增速6.82%作为2023年度参考信贷投放增速,则2023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年度目标的69.1%,高于2022年同期4.9个百分点。
“监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且往往以时点进行考核,加大了银行机构月末、季末信贷投放的周期性。同时,受银行内部考核及信息披露的约束,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季末加大冲量力度,在消耗储备项目的同时还可能存在以短期贷款‘跑量’的可能,加大了信贷的波动幅度。”《报告》如是分析信贷波动的原因。
《报告》指出,“区域信贷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总体来看,中国信贷投放与GDP的分布大致匹配,GDP占比越高的地区,其信贷占比也越高。但是,近十年来,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人民币信贷的集中度却在显著提高。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的信贷总额由2014年的4.29万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11.6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3.63%,占全国的比例从46.05%显著上升至57.53%,而同期三大区域GDP占比基本稳定在43%-44%。”
针对以上新的特征,《报告》认为有三方面不利影响:一是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待提高。当前中国正处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复苏进程,要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过大的信贷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融资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居民信贷和企事业单位信贷结构的失衡、区域信贷结构失衡均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复苏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缺位;
二是可能带来金融风险。银行信贷投放是企业流动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信贷投放节奏将对企业部门流动性带来重大影响,进而冲击金融系统。针对目前高波动性的信贷投放以及前高后低特征愈加明显的信贷投放节奏,银行业本身可能需承担集中还款的风险。在银行负债端存款稳定增长且呈定期化趋势下,负债端的大幅波动进一步冲击银行盈利能力,在息差持续走低的同时,带来资金再投放风险;
三是导致数据偏差,不利于政策精准出台。信贷投放的周期性有可能造成票据冲量、短期贷款大幅增长、储备项目集中投放等情况,短期行为影响监管机构对后续市场的准确判断。违规转贷等因素导致对公对私信贷增长分化,进而造成政策判断失焦。区域马太效应下,重点地区拉高了整体信贷余额,造成对落后地区信贷投放失速问题的忽视。
《报告》提出,对于监管机构,建议在周期性窗口指导以及宏观审慎评估(MPA)中加入对贷款市场平稳性考核,防止部分机构因季末、年末冲量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贷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中的考核比重,以更优的金融力量投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报告》建议引入客户融资总量(FPA)考核机制,将表内贷款、债权融资计划、债券融资、票据等资金服务统一纳入内部考核,加快“商行+投行+资管+交易”一体化转型。在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持续保持稳定的金融供给,重点关注具有经济金融发展潜力的中西部地区,保持对上述区域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消除金融约束。《报告》称,要关注长期市场指标,弱化短期时点考核,补齐业务短板,构筑与长期竞争力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