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 作者 巍岙 公元前 221 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秦人有着“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认为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秦始皇就以生前陪伴他南征北战的军队为原型制作了一批用于随葬的人俑,将百万雄师的风采永久定格在了兵马俑上。这也让我们看到,开创秦代大一统政权的不仅是拥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还有这些无名的小小士兵。
今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秦陵宝藏系列展”,首展“我是一个兵”从编号为 6155 的跪射俑和编号为 2533 的立射俑这两个具体“人物”出发,从微观角度来诠释那个久远的年代。这一展览有何新意?为何选择这两个兵马俑?运用了哪些呈现方式?我们请策展人张宁和大家聊一聊。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展出的两个“主角”——6155 和 2533 是谁?
我是一名秦国士兵,来自兵马俑二号坑,文物编号 006155,根据我的姿态,大家亲切地叫我“跪射俑”。我左腿蹲曲,右膝跪地,手握弓弩,这样的跪姿能让我在作战时保持稳定,提高命中率。正是因为重心低,所以我们跪射俑在八千兵马俑中保存最为完好。
跪射俑
我也来自兵马俑二号坑,是 6155 的同壕战友,文物编号 002533,我右脚横立,左脚向前斜出半步,双脚略呈“丁”字形,左腿向前微拱,右腿在后紧绷;左臂前伸举起,略朝下斜,手掌伸开,虎口向前;右臂弯曲,抬至胸前,手掌伸开,掌心朝下;俑头和身体微微转向左侧,凝视着左前方,呈现出手持弓弩,准备射箭的姿势,所以大家叫我“立射俑”。
立射俑
“我是一个兵”的诞生
文博时空:为何选取“我是一个兵”这样一个主题?有什么特别的内涵?
张宁:这个展览是 2022 年策划的一个全新系列,这个系列也是我从事陈列展览 20 年以后希望做的一些改变。秦始皇陵里出土的各种文物级别非常高,比如青铜大鼎以及我们最新发现的一号大墓里边出的金银骆驼等等。兵马俑通过恢弘的气势展现秦国的强大国力,以往我们只知道兵马俑的宏大,对个体文物的了解较少。但是想要了解兵马俑、了解秦陵,其实更加直观的就是这支曾经横扫六合、无往不胜的军队里每一个士兵的形象。所以这次我希望把他们打散,单独给观众去详细地介绍每一个文物,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自己的故事,他们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这个系列就是“秦陵宝藏系列展”。
文博时空:兵马俑的种类非常多,为何选择了跪射俑和立射俑这两件?有何典型性与代表性?这两件文物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张宁:秦陵中被观众熟知的就是这支军队,所以首展我也就是在这几个士兵俑的类型里挑选。我认为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站立姿势的,只有跪射俑是一个蹲姿,所以跪射俑是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跪射俑和立射俑其实是一个组合,他们来自兵马俑二号坑前面的弓弩兵方阵。我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方阵中心部分是跪射俑在四个过洞内进行摆放,它的四周摆放着立射俑。有些专家认为跪射俑可能是一个装箭的姿势,立射俑的瞬间表达了他已经在瞄准备发箭的姿势,所以我认为跪射俑和立射俑是一个组合关系,所以首选这两件文物来介绍。
文博时空:过往的兵马俑的展览更偏向于宏大的叙事,这次我们倾向于从微观的角度围绕兵马俑来策展,二者在展览的内容还有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张宁:往期我们做兵马俑展览就是数量越多越好,特意摆放成军阵,这种模式是观众最喜欢的。比如我们做巡展的时候会去借 5 件或者 8 件陶俑,利用镜子的折射,用少量的陶俑呈现出军阵的数量和庞大的组合关系,让观众能感觉到兵马俑的群体感和震撼感。
但是作为微观视角,我尽量会让观众去关注到陶俑身上的一些信息,不光是制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我还想重点表达他作为一个士兵,他在那个历史年代作为一个人的存在的情感和情绪,希望通过展览去让观众有同理心,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文博时空:展览文字里面运用了很多第一人称的表达,为什么会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张宁:在文物库房中 21 件跪射俑资料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对于人的特征的关注,会想象那个年代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有哪些特征。所以我想对观众说,他虽然是一个陶制的士兵,但他的原型是 2000 年前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一个小士兵。因为对于人的理解是观众最好奇也是最关注的。包括所有的词汇中,日常用语里最常出现的就是“我”,比如我今天吃饭了,我今天买菜了。所以对于“我”的认知,是最有情感的,所以在所有的标题里边都会用第一人称去体现“我”,让我们去了解那个时代不一样的“我”。
我是谁
文博时空:展览整体分为了“我是谁”“我的兄弟我的坑”“我的价值”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是谁”阐释了哪些信息?
张宁:“我是谁”部分首先介绍了 6155 这件跪射俑的一些信息。从开篇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有趣的尝试,给这个跪射俑做了一个身份证,帮助拉近他与观众的距离。所以很多观众进来说“哎哟,他有身份证”,然后他会仔细看一下身份证上的一些信息。我们从开始就想给观众一个想法,就是他不是一个陶俑,他是一个人,然后再去给观众介绍跪射俑的一些细节,比如他的脸是国字脸,八字胡,他穿齐膝长襦,外穿披膊铠甲,下着短裤,他的鞋子是42码齐头翘尖履。看的过程中很多观众就会对比自己和跪射俑的身材数据,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关系。
跪射俑双鬓和后脑的头发编成小辫,相互交叠,用方形发卡盘于脑后,在头顶上用,橙红色发绳,绾成圆髻。
跪射俑身穿齐膝长襦,外穿披膊铠甲,下着短裤盖住膝盖,再穿护腿,胸甲是上片压下片,腹甲和臂甲都是下片压上片,这样的叠压方式和人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无论弯腰扩胸或抬臂,都十分灵活。
跪射俑穿 42 码齐头翘尖履,鞋带穿过 3 个襻扣,系成花节于脚面,鞋底是千层底,有着防滑、耐磨的特点,细密的针脚被工匠精细地刻画出来,后跟和脚掌的针脚密,可以增强对湿滑地面的附着力,脚心的针脚稀疏,穿起来更加舒适。
我们常说跪射俑是脚、脚后跟和膝盖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所以他跪射箭的时候比较稳定。我测量了库房里 21 件已经修好的跪射俑的身高,做了一个比较和罗列。旁白我们在地上做了一个地标,观众可以在这个部分和跪射俑比一下身高。比身高时左脚、右膝、右脚的位置也不是随便摆的,我们在给跪射俑照相的时候,我用纸铺在跪射俑的底下,然后用铅笔勾勒出了它的具体位置,做了地贴,所以这些位置都比较准确。
下面是对跪射俑的传奇经历的叙述,分成了诞生、破土、重生、巅峰几个部分。诞生是叙述他身上的一些历史信息,比如他是由谁制造的;破土主要体现考古的过程;重生展示了我们修复他的过程,巅峰指他在 2020 年登上央视的国宝档案“国家宝藏”第三季。
鼻梁处的“七”
前胸的“朝”
跪射俑的前胸有一个“朝”字,鼻梁和左臀各有一个小篆“七”字。推测“朝”是跪射俑的制造者的名字。秦国有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制造者在物品上刻划名字,管理者检查质量。“七”可能代表 6155 号跪射俑是“朝”的第七件作品。
兵马俑修复照片
跪射俑的修复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清理板结在陶俑上的黄土;其次,对残存的彩绘进行特殊处理(保湿和加固);接下来,擦拭并清洁破损的位置;最后,将断裂为 16 块的陶俑粘接起来。
我们用了修复这件陶俑的兰德省的修复日记本我们制作了一个布书吊在旁边,观众可以非常仔细的看出来每一天修复专家都干了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对于这个陶俑有什么样的思考,这也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个部分。
修复日记
我的兄弟我的坑
文博时空:谈谈第二个部分吧。
张宁:“我的兄弟我的坑”是第二个部分,男主角 6155 介绍完了以后我们再去介绍它的组合关系,就是立射俑 2533。
我们把它的细节做了一个立体的书,尤其是他手的部分的照片,光影的细节能够让我们看出它的皮下血管,足见兵马俑雕塑艺术水平的高超。兵马俑为什么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欢,是因为它不光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军队,他还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集中表达。
立射俑手部
研究者曾对200多个陶俑的头、手、脚、肩宽、臂长等各部位进行实测,发现秦俑各部分的比列,与我们今天人体解剖中所运用的“站七坐五盘三半”、“三庭五眼”、“头脚等大”等十分吻合。另外,秦俑细节的刻画也完全符合解剖结构,无论是手指的长短、肌肉的厚薄、小腿的圆扁都写实严谨,清晰合理。
接下来我们介绍了立射俑手持的武器,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拿的是弩,展示了一个青铜弩机的构件和三支青铜箭头。
青铜弩机
弓、弩都是远射兵器。“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说明弹弓、弓、弩的发展关系。目前兵马俑坑中发现 100 多处弩遗迹,出土 160 多件铜弩机、几万只箭镞,未见独体弓遗迹,这说明秦国步兵和战车上配备的远射程兵器主要是弩。根据遗迹推测,秦代弩长度在 120-140 厘米。战国至秦汉时期,弓弩的张力以“石”为单位,射程以“步”为单位。秦代弓弩的张力应该为今天的 30-90 公斤,具有杀伤力的射程在 60 米左右。
我刚才也说这个跪射俑和立射俑是一个组合,它们两个配合起来可以连续发射弓弩,不给敌方任何喘息之机,威力会更强。我又做了现代军队中以跪姿和立姿手持手枪的形式,给观众们去做一个古今跪射和立射关系的对比。
在展示时我们在内圈的中心位置放置跪射俑,后面做了出土这两件文物的弓弩兵方阵的场景,结合青砖地贴,通过半包围的一个空间让观众有置身于俑坑之内的感觉。
因为每一个陶俑的表情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又做了秦俑语言表达的部分。我们根据他的表情去想象一段文字。比如说有一个陶俑眼睛瞪得特别大,用我们现在网络语言说“你瞅啥,瞅你咋地”。我们把这个话做成了陕西方言版的语音,用手机 NFC 扫描就可以播放,通过这种方式让陶俑说话,然后游客边听秦音,边看陶俑的表情。
我的价值
文博时空:展览的第三个部分“我的价值”讲述了哪些内容?
张宁:我想去叙述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过任何痕迹,但是又以陶俑的形式出现的一个个小士兵,他在那个年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秦朝是一个非常恢宏的时代,它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一个开端,秦始皇又有了很大的功绩,但这些功绩到底跟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士兵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性?我想去找一些这样的关联性给观众去解释。
秦国当时因为作为胜利方,所以相对来说杀敌数量有记载的是 184 万,但是在那个时代秦人到底又伤亡了多少?其实史记里对秦代伤亡数字记载的寥寥无几,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在那个时代,任何一场战争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很多士兵上了战场是回不来的。所以我们用了一个中箭、折翼的鸽子,表达那个时代无数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每一个折翼掉落的羽毛上都记录了史记中曾经打过的实实在在的战争和伤亡数字。
这个地方做了一个中国的地图和秦国的版图,秦国的版图最上面是秦始皇,下来部分是秦国的历代先君。再下面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文臣、武将比如张仪、王翦、商鞅等等。最下面是大量的用文物编号代替的人形的、陶俑的形象,其实这些人才是秦始皇的想法、文臣武将的战略战术真正意义上的执行者,因为他们的勇往无前,流血牺牲,才会有秦国这样的版图,这就是每一个小小士兵的意义和价值。
文博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对于大部分秦国士兵来说,编号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不会有人记得他们每一个人都做了什么,这个展览也是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离不开底层百姓的努力。
张宁:这个展览其实贯穿的就是小和大的关系,小人物和大人物,小人物就是 6155,名字都没有,大人物就是秦始皇,还有微观与群像的关系,小人物就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连名字都没下没留下的特别微小的一个人,但是那个群像就是秦军整体带来的力量感。这个展览也是想表达这些想法,让观众能够在前面去了解两个陶俑的整个内容信息和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细节,他们的武器,整个的知识背景,在最后一个部分能够去了解那个时代微小人物的一些价值和他们的想法。
战争与和平
文博时空:“结语”部分扫二维码后出现的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作品《戴圆顶礼帽的男人》,有什么含义?
《戴圆顶礼帽的男人》
张宁:我们运用了很多鸽子的形象,想传递战争与和平的概念。所以想用陶俑和这个和平鸽去做一个设计,在过程中,翻到了比利时画家的这幅画,他刚好是一个被和平鸽挡住脸部的男人的形象。通过这幅画我们想表达在 6155 的心里,他努力的一切可能都是为了穿过他脸的这只鸽子,也就是和平。兵马俑是一种雕塑艺术,我们希望能够利用绘画、音乐等等艺术形式,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所以就在这里选择了向大师致敬。我在展览预展的时候碰见了一个来自比利时的观众,他在这个展览的结尾处非常激动地说,你用了玛格丽特的这个作品,这个手法很好。
文博时空:这里体现出了对于战争和平关系的一种思考。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战争,才会得到今天的和平,也就更加凸显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做个有趣的展览
文博时空:为什么选择在展览中使用大量的互动设施?
张宁:我希望观众不止看展,还能够在展厅里边触摸,或者参与到互动活动里边,比如我们做了一个以弓箭为形式的视力表,很多观众通过在展览里视力的测试,就会理解到作为一个弓弩士兵对视力是有要求的。我觉得通过这种行为他们会更加了解士兵,了解那个时代。所以在小小的 200 多个平方的展厅里,我们做了大概 10 个这种互动设施,通过互动打卡的形式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博时空:这些互动设施的使用实际上是把比较学术性的知识,用打卡体验的方式给这个观众留下印象深刻的记忆点。它更多是起到启发他们兴趣的一个功能。
最后请您给展览三个关键词,然后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用这三个词。
张宁:第一个词是“有趣的”。我希望我做的这个展览是有趣的,打破以往只能观看文物的情况,观众在这个展览里能够互动、听声音、看视频,能够在心里有所触动。比如展览的整个的色调虽然是以秦俑的这种灰色为主,但是我添加了大量蓝色的、紫色等的饱和度非常高色块,这些也是来自于兵马俑身上的不同的颜色,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一些色彩的冲击力。然后下来就是“接地气的”,我希望我这个展览是观众可以看得懂的,所以文字上用了大白话的叙述方式,“我是谁?我来看看 6155 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好兄弟是谁,他们拿什么样的武器,他们干什么样的事情”。最后,我希望这个展览是“有情感的、有温度的”,能够去体现一个微小的颗粒在历史的洪流中它存在过,它是 6155,它有什么样的价值?其实这个展览也是希望去观众能够了解到我们也只是一个微小的颗粒,也不可能或者很难在历史上留下我们的名字,但是我们也要做一件一件的让自己振奋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图片 | 巍岙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