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济观察报 张雅楠/文 我童年的背景音,是家家户户录音机里播放的邓丽君混着手摇横机的擦擦声,不分昼夜地响着,那些由农村个体工商户生产的纺织品,远销到东北、内蒙古以及俄罗斯。
产品滚滚向外运出。早在1990年,这个县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16亿元。1994年左右,座机电话已经开始在家乡的农村普及。
身在农村,却不依赖土地,是这些长辈共同的倔强,这和勤劳懒惰无关。肉眼可见的投入产出比,让他们无法安于种植小麦、玉米和花生。当家庭纺织业逐渐衰落后,他们开过塑料彩印厂、海产养殖场、养猪场,他们熬过漫长的技术积累期,他们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他们扛住远不受控制的涨跌,最终从这些产业中收获了比耕种、比纺织更大的财富。
他们中有一半走出了农村。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想走出农村的主要路径就是当兵和高考。我看到过长辈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简单的个人信息、一张一寸黑白照片,小小一张纸就这样改写了一个人的命运。
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们,结婚时散落在六七个村子。进入老年,他们神奇地聚集在了市区几公里范围内。房子是两家开发商旗下的几个楼盘,他们的孙辈也密集分布在市区两所重点学校里。
这是一个中国北方普通家庭的家族故事。可以有把握地说,过去几十年里,类似的故事几乎发生在东西南北每一片土地上。这样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在这样的故事里,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故土走向外面的世界。每一个人睁大了眼睛看着陌生的一切,心底里涌动的是不安与憧憬。和过去不同的是,在对富裕生活的梦想面前,他们第一次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他们由此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他们就有机会将这种憧憬变成现实。
在这样的故事里,乡村变成城市,外乡人变成新市民。当那些陌生变得熟悉,他们比过去更加相信,给老人和孩子许下的诺言,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他们,只要他们足够坚持,绝不放弃。
也许,正是这样的相信成就了一个大时代的故事。无论是思想激情燃烧的80年代,还是财富梦想澎湃的90年代。当新的世纪来临,人们多少带着一点儿忐忑热切地拥抱整个世界,当互联网潮落潮起,甚至当疫情笼罩的那几年,只要人们始终相信,这样的故事就会一直持续。
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如不会熄灭的火焰。也许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过那种“该怎么办”的困顿吧,只是心里藏着的答案或许依然是——不能放弃,也无可放弃。
我们在网约车司机那里听到这样的故事。就说张姐吧,她是安徽人,50岁出头。原来做皮草生意,从全国各地的养殖户那里收购兔皮,卖给加工户,加工户再做成各种兔皮成衣,销往世界各地。疫情三年,这个生意不好做了。她从安徽来到北京,和儿子一起开网约车。每天10多个小时在车上,她说都要跟网约车绑在一起了。即使这样每个月也只赚七八千块钱,她的丈夫在昆山开叉车,离家近,每个月赚五六千。因为没生意加上儿子结婚,她还欠外面20多万。不过她相信未来一定还会有转机,只要能踏实做事。
还有那个三十多岁的跆拳道教练,关掉了在山西太原的道场。他不愿意去某个单位正经八百地上班,选择在北京开网约车,只是因为这样自由一点儿。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营收最多七八百。不过他只想干一两年,存点儿钱,未来还想自己做个买卖。他相信自己还可以东山再起——这是他给一位乘客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说的话。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公园门口或者任何一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几辆三轮车,卖菜、卖豆腐、卖水果。有一次,城管围上来,要收走那个卖菜中年人的三轮车。一位晨练的老人,可能只是路过,请他们不要收走三轮车,再给中年人一次机会——他不偷不抢,他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生活。
……
我看到花儿在绽放,我听到鸟儿在歌唱,我看到人们匆匆忙忙。9月的北京迎来了最好的季节。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写,突然发现临近写字楼的底商——临街的店面和地下层的商铺,又一家一家地开起来了,连成了一片,几乎没有空着的档口了。股市还滞后,但经济看来在复苏了。
也许可以说,那是在普通中国人心中涌动着的一团火,那是对美好生活不离不弃的愿望。即使好不容易垒砌的生活之屋,在疫情或者任何捶打下一点点坍塌。即使他们一度不得不疼痛地弯下了身躯,当他们咬牙站立起来的时候,他们依然相信生活还会有转机。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重新赢得生活的主动。
这是最撼动人心的中国故事,也是过去40多年所有故事的底色。在这样一个后疫情时代,当我们期待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依然奔涌,就请小心卫护所有人不肯放弃的倔强,他们对生活尊严的渴望和对梦想的坚持,他们的相信和因此付出的所有努力和挣扎。
小心卫护那些生生不息的力量,它来自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