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余承东口中反复强调的“遥遥领先”,正从汽车圈到数码圈一路刷屏。而引爆这个热词的两个引信,分别是9月12日AITO问界新M7上市活动,以及9月25日华为2023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9月12日的上市活动上,问界新M7被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誉为“智能座舱天花板”、“智能驾驶天花板”、“智能安全天花板”、“比遥遥领先更领先”……,问界新M7也伴随这些“金句”在舆论场上风头无两。
9月25日的发布会上,当余承东再次谈及问界新M7的时候,这款新车疯狂的热销状况让他底气变得更足——问界新M7上市短短数日,其日均最大订单量超1500辆。
在如今赞誉之词有些“通货膨胀”的汽车圈,消费者在品牌眼花缭乱的宣传攻势中早已脱敏,汽车品牌围绕新车的类似喊话,大都已难以掀起太大的波澜。
特别是用“遥遥领先”这种主观色彩极浓的词关联任何一款新车,都像是采取了夸张式的品牌营销攻势。但问界新M7是一个例外,余承东口中的“遥遥领先”等赞誉,更接近一种纯粹的事实描述。
其实,单从问界新M7产品力本身看,其无疑属于T1级别的领头羊玩家。但如果将视野拉高,结合行业与市场的长期趋势看,问界新M7已在新回合捅破了25万级市场的竞争力“天花板”,以一己之力拔高智能汽车的门槛,占据到T0级别的更高一阶身位。
从“突袭战”到“阵地战”
首先将记忆拉回到2022年7月,彼时问界M7成为了无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噩梦”。“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毫无还手之力”,“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我根本就睡不着觉”,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如此回忆这段遭遇。坦率说,面对问界M7这一轮攻势,包括理想汽车在内的很多汽车品牌都败得不冤。在智能座舱领域,底层生态统一、车机无缝互联至今都是绝大多数品牌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即便是走得最快的领克、蔚来,目前也只是刚刚初步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经历过问界M5的打磨之后,问界M7的鸿蒙座舱完全做到了与华为手机的无缝对接。如今,问界新M7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3.0在人车交互、UX便捷度和跨设备互联体验上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7的智能座舱像华为旗舰智能手机Mate60 Pro一样流畅。
如果说一年多前,问界M7以一场势如旋风的“突袭战”,用鸿蒙座舱这样的黑科技打了理想汽车一个措手不及,那么如今,问界新M7就是硬碰硬以“阵地战”方式,在智能驾驶上再次与同样在该领域重点布局的其他玩家正面交锋。
近年来,智能驾驶日益成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标配。但时至今日,很多新车上的智能驾驶系统仍然颇为鸡肋,与燃油车上的辅助驾驶系统在体验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告别早期开拓阶段,来到推广普及阶段。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持续突破30%,除了勇于尝鲜的先锋用户,更多务实的大众用户也进入市场。
大众用户的能量最为强大,同时也最为务实和挑剔,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打动他们的,不再只是智能化或者价格上的一些噱头,而是产品真正意义的成熟——“易用”、“实用”、“好用”。
在上市现场,余承东宣布,问界新M7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率先实现了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预计在今年12月,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城区NCA)将实现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智驾体验。
不依赖高精地图意味着什么?对于用户而言,这是将易用性做到了极致。一方面,高精地图覆盖率相当有限,国内仅少数城市的有限道路拥有高精地图,甚至个别城市对高精地图还有政策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施工造成道路状况经常变化,高精地图的新鲜度也很难保证。
城区NCA全国覆盖意味着什么?对于问界而言,这将领先所有对手一个身位。除问界之外,目前城市高阶智驾布局最快的两个品牌是理想和小鹏,其中以智能驾驶为品牌最大标签的小鹏汽车城市NGP目标是年内落地约50城,而理想计划今年底之前落地100城。
极致智能与传统价值全都要
其实,仅以“遥遥领先”来描述问界新M7并不全面。这四个字用在汽车智能化转型如火如荼的当下,会将人们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去比较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这些前沿新技术领域。当然,这种维度完全必要,且足以证明问界新M7的产品力。但是真相,远不止于此。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正朝着更加“聪明”的方向演进,但很多用户的安全焦虑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日益凸显。
这种焦虑,绝非癔症。智能汽车的用户,对安全性有着更高的内在需求——车辆拥有更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如搭载了各类探测雷达和高清摄像头,这些硬件容易因碰撞受损,修起来麻烦且费钱,混动车既要考虑“三大件”安全,也要考虑电池安全。
一边是用户需要更高安全性,但另一边是新技术落地叠加价格竞争,让很多企业在压力之下有意无意地降低了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毕竟一身钢筋铁骨是需要用大量真金白银堆出来的,而且,相对于落地新功能,强化安全性并非一个很容易被用户感知到的工作。
问界新M7的目标用户是家庭用户,有娃的三口之家,是目前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正向分布人数最多的消费人群。在这一人群眼里,用车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安全”二字更重要。
“我们在问界新M7系列上重金投入五个亿”,“这五个亿中,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比如智能驾驶、车身结构、底盘用料、悬挂结构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升级,在很多突发情况中能起到保护、甚至是救命的作用”,余承东说。
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时代,被动安全是永恒课题。问界新M7全车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24.4%,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7吨重量,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80.6%,引入CBS复合车身材料,新车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
减少事故损失,不如提前规避事故。智能技术让主动安全在保障车辆和乘员安全上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问界新M7的首发全向防碰撞系统,实现前向、侧向和后向全向防碰撞能力,其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最远探测距离能达到200米,水平最大探测角度达到120°。
不仅如此,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最高刹停时速被提升至90 km/h,可减少90%因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和路况复杂造成的交通事故。
价格是撬动车市洗牌期用户心智的另一把利器。过去两年,喊出“智能平权”口号的品牌不少,但真正将高阶智能体验下沉到25万级的新车,尚未有先例。
问界新M7以24.98万-32.98万元的价格,直接击穿了很多用户的心理价位线。作为对照,与问界新M7处在同一级别的理想L7售价31.98万-37.98万元,双方的起步价相差高达7万元。
面对现在乃至未来的用户,单独提升智舱、智驾、安全、价格这四大维度中一个或者两个的竞争力,实现的始终只是“量”的领先,但如果像问界新M7这般,同时在一款车上完成四大维度的极致进化并相互协同,将跨越临界点实现“质”的跨越,掌握到市场定价权。
更何况,问界新M7在空间、动力、续航等其他维度上也都做到了“无死角”——同级最高“得房率”、百公里加速最快4.8秒、CLTC工况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300km……
华为智选车的“Mate 7时刻”
2013年,华为针对高端商务人士推出Mate7手机,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打破iPhone垄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局面,成为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奠基之作。顺着Mate7开辟的道路,华为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存在。
随着新M7上市,问界品牌也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Mate7时刻”。按照余承东的说法,问界新M7将承担起今年三成以上的销量任务,同时年底还将发布旗舰车型问界M9,助力问界品牌以及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问界新M7的热销对于整个华为智选车生态也有深远意义。高阶智能驾驶是极为烧钱的一个高成本领域,华为高阶智驾的全面落地,需要一款爆发式走量的车型作为支撑,来激活整个智选车生态,引爆新的发展势能。
在2022年12月,余承东给华为车BU定下了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余承东的计划是华为智选车生态的总销量要达到100万辆以上。对于华为的实力是否足以挑战这一百万辆目标,业界从未质疑。
作为一度被问界打落“谷底”的车企掌门人,李想今年4月在朋友圈写道:“2025年12月新车销量中NEV的占比会达到80%以上,NEV五大常任理事品牌诞生。”这五家企业都有谁?李想给出了其中三家的名称——比亚迪、特斯拉以及华为。
从目前来看,围绕华为智选车的百万辆之路,问界新M7将是毫无疑问的基石。
结语
过去五年,20万-40万元是新能源渗透率增长最快的一个汽车市场区间,在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突破续航、充电痛点的同时,亦完成了智能化1.0阶段的跃迁,实现了从“功能”到“智能”,这一阶段解决的是“有”与“无”的问题,智能化因素日益成为新车标配。
眼下,以城区高阶智驾为突破口,新能源汽车智能化2.0阶段的大幕已经快速拉开,整个行业开始从“智能”迈向“高阶智能”,这一阶段即将解决“好”与“不好”的问题,而问界新M7及其背后的华为,正在其中扮演引领时代的关键旗手角色。
王子阳/文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