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开幕,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来自国内外近千名与会政要和嘉宾围绕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全球治理等五个议题开展共同探讨。美团骑行业务负责人参与了“一体化智慧出行”、“智慧·绿色·可持续交通”、“防控安全风险·共筑平安交通”三大主题边会,分别从城市公交融合、低碳可持续和共享出行交通安全等角度介绍了发展经验成果。
在与峰会同步进行的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美团展出了新款单车、新款电助力车、电单车和智能头盔,来自中央和地方各主管部门、企业机构、海外嘉宾等代表,现场观摩了美团骑行技术产品创新成果,通过智慧数据大屏了解本地一体化出行融合治理解决方案,深入探讨共享骑行与城市治理者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有益经验。
不断探索共享骑行与公共交通的可持续融合发展
在“一体化智慧出行”主题边会上,美团副总裁路海空介绍了共享出行的发展史。从2014年发展至今,共享两轮车市场和规模相对稳定,全国超过1000个地区有运营,日均骑行次数6500万次,注册用户超过6亿人,用户获得感较强。随着共享骑行的产品和服务不断的升级和完善,共享出行在城市与公共交通的融合上,已然发挥了重要的接驳、延申、补位等作用。
首先,是最基本的接驳作用,尤其是骑行对于轨道交通的接驳。从全国城市来看,北京、上海的单车骑行中,有超过40%是接驳轨道交通的,南宁、长沙等城市的电单车接驳率也超过25%,增强了与公共交通的连接性,有效缓解公交难以覆盖的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其次是延伸作用,包括在空间方面的延伸。对于公交线路和站点无法覆盖的区域,共享骑行的服务可以有效扩大公交站点的覆盖范围,提升公交服务效率。以深圳为例,共享单车运营覆盖后,公交站点延伸覆盖率超过99%,较之前有明显增长。除了在空间上的延伸,还有时间上的延伸。共享骑行具备24小时不间断的运营特征,可以有效弥补清晨、夜间公共交通停运空档,解决部分市民上早班或者下夜班的出行难题。从现场分享的数据得出,凌晨5点-6点、夜晚22点-23点,共享出行呈现小高峰。
其三是补位作用。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共享骑行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较小,能够快速补位公共交通,为市民提供准公共服务,体现足够的交通韧性。两个明显的案例,武汉疫情防控期间,共享单车的出行占总体交通服务的半数以上;北京疫情防控期间,共享单车更快恢复运营,为公众安全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路海空还表示,目前,共享骑行行业主要由民营企业参与发展,能有效节省政府财政投入。有机构测算,如使用政府财政投入发展现有同等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全国财政投入每年需要花费500亿元。共享骑行模式是交通运输领域引导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准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改革之举。
“可靠的车、智能的场、守则的人”构建近30亿次安全出行
治理者和用户对安全出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防控安全风险·共筑平安交通”主题边会上,美团骑行共享电单车业务负责人蒋岱玮,介绍了美团如何以“可靠的车、智能的场、守则的人”构建近30亿次安全出行,系统全面地分享了美团在出行安全防控与城市治理融合上的实践探索。
美团最新发布的共享电单车斩获德国红点奖与德国iF奖,产品在设计周期中遵循“安全”的目标,包括安全性更高的自调节刹车、防多人骑行、限速25km/h、防空载飞车等场景功能;在电池安全、充电安全、换电安全、安全生产方面,美团骑行都设置了严格的工作标准。
美团自主研发的智能头盔专利,可实现“人、盔、车立体交互”,提升用户骑行安全性,正在逐步分批推向用户使用场景。
经过6年超过300多个城市区域的运营实践沉淀,美团骑行不断提升对用户安全出行的守护,通过“三层30+”安全措施,搭建体系化安全防控能力。
蒋岱玮介绍,为了降低出行场景中的管理成本,提升整体安全能力,美团骑行对电动自行车高危场景设计了解决方案——如针对“不带头盔、超速、超载、未成年骑行”等违章行为,美团电单车通过身份认证、戴盔识别、运行数据安全分析、危险及违规行为防范等举措,提高用户安全保障,降低行政管理压力和成本。
每年,美团骑行都会通过线上科普教育、线下安全活动提高用户基础安全意识,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蒋岱玮强调,美团骑行面向城市综合治理场景,不断达成安全、有序、智慧的治理目标,持续实现与政府共建,与全民共创“骑行安全观”。
中国自行车协会对北京、长沙、成都等8个城市的出行数据调研显示,2023年初至今,全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据美团骑行大数据显示,美团共享单车主要解决群众1公里左右的出行需求,共享电单车主要解决群众2公里左右的出行需求,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城市短距离出行提供了更为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共享骑行已经成为市民们出行目的地最初和最后几公里的首选伙伴。
在未来的城市出行,美团将积极践行可持续交通融合发展,主动探索交通安全防控及实践,与各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协同治理,共同助力人民美好出行。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