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给居民减负可以做更多

社论2023-09-02 08:48

(图片来源:东方IC)

经济观察报 社论 8月31日,两条新政落地。一个是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提高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3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另一个是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开启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之门。

这两条政策均着力于给居民减负。以个税政策为例,有媒体计算过,如果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子女教育这三项附加扣除都能享受到,纳税人每月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最高可提高3000元。如果按照3%的个税税率计算,每月最多能比以前少缴90元个税;存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也可以切实减轻居民月供负担。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的困难和挑战,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提振消费的政策。不过应该看到,疫情三年的冲击加剧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负担。而当经济预期转弱后,其影响在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均有所体现,但居民所受影响是最明显的。所以居民部门不仅消费后劲不足,还反复呈现出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表的趋势,比如提前还贷潮,比如所谓的“防御性储蓄”。也因此,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敢花钱、不愿花钱、花不起钱。

那些正在承受现实压力的家庭,更需要的是松口气、缓一缓。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更低的利率还是更丰富的消费品供给,恐怕都难以调动他们消费和借贷的热情。

就此而言,我们不认为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提高个税抵扣标准就能让老百姓松开“钱袋子”,短期来看,这对拉动消费未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很显然,它有助于帮助万千家庭度过一段紧日子——哪怕一个月省下百十来块也会让很多人心里踏实一些;中长期来看,伴随经济复苏和预期的好转,当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家愿意花钱、敢花钱了,在房贷、个税方面省下的钱,就有可能投入其他消费——对于更美好的生活,人们总是充满期待。

因此我们认为,这是应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个好思路——传统的刺激性政策自有其功用,但是这种面向居民的普惠、平等的减负型政策同样不可或缺,在当下甚至更为紧要。

过去十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明显,家庭资产负债表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随着中国人口抚养比的攀升,家庭的压力也势必增加。目前中国面临的内需不足问题,与居民部门的高杠杆和未来将要面临的高负担密切相关。所以就政策选择而言,我们相信,为居民部门减负应该成为更长时期内的政策选项。

在这方面,决策部门可以做更多。比如,此前很多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增加个税抵扣项目、进一步调整个税起征点。有关部门或许动作应该更快一些。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减负更为关键也更为复杂,需要破,也需要立。在这些领域,减负型政策比刺激性政策更考量施政者的智慧,也需要决策者的魄力。

但是,如果这些政策可以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负担降一点,就可以让人们更轻快、更少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从而更容易被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