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论坛】个人养老资产投资新时代来临 如何开拓“老有所养”新空间?

资产管理高峰论坛2023-08-30 15:58

“随着老龄群体快速增加,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时代,个人养老资产投资新时代已然开启。”8月25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原副组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金融发展新动能--2023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在个人养老资产投资时代里,资管机构该如何作为,投资者们又该如何进行配置养老资金,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

2022年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元年”,人社部数据显示,自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6月,在开户人数方面,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中国银保信网站披露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在产品方面,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经增加到了46只。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未来养老资产如何规划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此过程金融机构责无旁贷。”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产品专家夏萍在该论坛上表示,整体养老金融服务我们正走在一条稳定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壮大,商业银行不仅要把养老金融当做一项业务对待,同时要把其当作社会责任去履行。

当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持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在推进个人养老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中央关于制度建设提出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的指导原则。因此,在个人养老金推广过程中,资管机构应立足于长期,共同做大个人养老金市场,全面实现机构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参与渠道,促进第三支柱的建设。”泰康养老首席职域业务执行官兼职域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梁循标在该论坛上称。

“开户热缴存冷”问题待解

“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缴存比例不高、开户热、投资冷等情况。” 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吕艾国指出,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以来,国民对于自身养老需求的关注持续增加,养老金融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但居民自主开展养老储备的意识仍然有所欠缺,科学开展养老投资的能力尚待提升。

从人社部公布的全国数据看,截至2023年3月,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3038万人中仅有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储存总额82亿元,人均储存水平为2022元,专家总结了 “两低三不”的特点。“两低”指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三不”是指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

“开户热缴存冷可能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因为个人养老产品货架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产品成立时间短,消费者在选择上较为困难。”夏萍称,未来不仅要丰富产品池,更要通过数据及模型等科学分析加强投资者服务,以人工智能为支撑了解消费者的投资偏好、资产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投顾服务。

“不同的客群,消费习惯、养老诉求、金融配置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财富顾问处副处长颜燕指出,养老金融供需之间还存在老金融财富管理方法论落后于客户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养老金融服务模式与客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对财富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养老服务还存在没有办法享受个人税收递延税收优惠的人群和服务问题。”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指出,在中国存在不需要交税的几亿人群同样拥有强烈的养老需求。此外对于城市广大中等收入群体来说,税收优惠递增的金额对于未来养老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制定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时也明确指出协调发展其它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紧抓政策机遇 发力第三支柱探索解决方案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税收优惠成为引导民众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重要举措。根据政策安排,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缴费者按每年1.2万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对账户资金的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

“加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商业机构应加强政策普及。”夏萍称,金融机构要通过线下柜台、媒体资源等多种渠道进行投资者教育,让个人客户能够真正切实了解国家给予个人养老方面的税优政策,并通过技术支持分析历史数据、个人智能提供个性化定制,让客户科学清晰看到个人养老产品的收益及风险,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

“金融机构要做好第三支柱产品服务。”颜燕称,财富管理机构应配备优秀的综合性养老顾问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第三支柱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经营需要更高的服务质量、更广的服务半径。此外,颜燕呼吁各高校、、行业间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第三支柱培养专业人才。

基于我国三支柱发展历程,梁循标表示;“虽然目前第三支柱平均的缴存金额比较低,但比照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口,总体数据表明,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推行,总体是有效的且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大众对于产品的认知度仍处于萌芽阶段,新的事物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第三支柱建设应在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运作、单位组织四个要素的加持下真正走向市场。”

“业界一致认为投资养老是大势所趋且一定会后来居上。”李永锋表示,在居民养老意识从储蓄养老向储蓄养老过渡的阶段,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要积极发挥关键桥梁作用,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利用全资产多策略的能力、坚持普惠的原则使居民获得最大收益。

“在数字化时代快速到来的背景下,万物互联、数据驱动、开放共生等数字化本质特点正在深刻影响老龄工作和金融需求,对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吕艾国表示,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要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全新的理念和路径,促进服务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生态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触手可及的养老金融服务。对于个人投资者,吕艾国建议,要全面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个税递延、长期投资、封闭管理的特点,加强长期投资理念的培养,在全面了解政策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金状况及早开展养老储备的长期规划,充实个人养老储备,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增添保障。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