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作为主办方发起并主办的“金融发展新动能”2023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近二十位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分析2023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洞察中国资管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并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资产配置、数字金融、跨境金融等重磅议题展开研讨,寻找金融向好的新动力。
在致辞环节,《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经观传媒副总裁郭宏超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全新复杂的发展格局下,中国资管行业规模持续攀升,呈现出一些中国特色的新趋势。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长期的黄金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论是人民币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养老金制度的落地,还是安全金融环境的打造,都对资管行业相关部门、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强调了人民币在海外投资中的重要角色和价值,特别是在帮助企业降低汇兑成本和管理汇率风险方面的作用。此外,他指出,资管、财富管理等行业需要关注海外市场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使用。这将为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全球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发表了题为《加强和改善与汇率市场化适配的外汇政策供给》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汇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制度保障,为增强相关外汇政策供给,管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大型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2、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3、加快发展有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市场4、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渣打银行(中国)副行长李峰在《以知促行,行稳致远》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财富管理的规模井喷式上升。根据我国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较预估,财富管理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突破350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机构机构应当用切实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管理投资风险,把握市场机遇,行稳致远。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来自重要资管机构的企业代表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交流探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资管业界的实践经验,分享自身对当前资管行业热点思考与看法,为中国资管行业良性循环建言献策。
在“变局下的资产配置新趋势”的圆桌论坛环节,《经济观察报》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洪小棠作为主持人表示,宏观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复杂,银行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激烈的争夺战,各家机构应结合当前环境有针对性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北银理财董事长步艳红表示,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包含两个方面,投研体系建设及资产管理的IT系统搭建。这是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在资产配置方面体现核心竞争力,也是把握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及将配置优势体现到产品设计和产品收益表现的关键。
华夏理财副总裁贾志敏表示,基于金融机构内部相关因素的演化,未来金融市场中的资管产品能够起到资源配置、尤其是财富分配的功能,这也将会推动宏观经济有效循环。
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孙彬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背景下,需要扩充对资产的研究范围,甚至在单一资产内部,比如权益资产,也需要开发更多的差异化策略,更好控制产品波动,为投资者提供更良好的收益回报。
招商基金首席配置官于立勇提出,公募基金应当从两方面出发改善管理体系,一方面是区分产品风格,在市场端更好实现和投资者需求匹配。 另一方面需要从投资者陪伴角度出发,引导投资者理解市场的波动特点。
在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张伟主持的“2023年度市场回顾及主题投资机会”圆桌环节,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黄大海表示,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资管机构迫切需要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的能力,坚持做好投资策略的多元化,增强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作为财富管理的专业机构,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也需要提升大类资产配置的服务水平,助力高净值客户顺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
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仰栋提出今年国内经济处在一个回升向好的状态,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随着基本面的不断的修复,以及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出台落地,资管机构要挖掘长期产业的概念,寻找差异化投资特色,积极做好布局。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监、宏观策略与资产配置研究负责人、FOF业务部联席负责人徐鹏表示,为更好满足居民资产配置需求,金融机构需站在投资者角度出发, 理清投资者思路,预判其下一步动作,并加以科学引导,通过科学的货架、资产配置熨平波动。
在“个人养老投资新时代”圆桌论坛环节,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原副组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作为主持人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度探讨,他表示随着中老年群体规模的快速增加,我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并快速向深度老龄化迈进,对短钱为核心的现行金融体系带来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作为老有所养的有力支撑,我国不断探索和发展个人养老金为重要制度安排、建立长钱为核心的新型金融体系,目前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未来的努力方向是金融+老龄服务、金融+老龄制造等跨界融合,创新发展适应长寿时代要求的新的老龄经济,确保年轻人解除老年期的后顾之忧,确保老年人有长钱可用,有多元服务可以购买,有丰富的产品可以享用。这预示着新一轮以养老金融、健康金融和照护金融为主要板块的老龄金融资产投资浪潮的到来,需要全社会各主体共同努力,通过金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把金融体系转型升级到适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新需求上来。
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吕艾国提出,随着国家养老保障政策出台,国民对于自身养老需求的关注持续增加,养老金融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但养老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着全民的养老金融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养老金融产品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挑战。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表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发行人和管理人,一定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与商业银行密切协同,发展好养老第三支柱,通过发行管理更丰富且适合老百姓养老需求的理财产品,积极唤醒老百姓的养老意识,促进投资者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理念的持续转化。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产品专家夏萍表示,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丰富养老产品货架,提供更人性化、有温度、有数据支撑的投资者服务来帮助投资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养老理财产品。
泰康养老首席职域业务执行官兼职域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梁循标表示,在个人养老金推广过程中,在信息交互上需要给消费者更多的便捷性,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明确信息交互和共享的标准,加快信息交互速度,以提升消费者办理个养业务的体验,加快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广速度。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财富顾问处副处长颜燕指出,国内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呈现出来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但仍存在养老金融财富管理的方法论落后于客户的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养老产品迭代滞后于投资者需求以及养老金融的服务模式和目前客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