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书】避居青岛“颐养区”的书界名人

经观悦途2023-08-24 14:14

王开生/文

“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这是清末流行京城的新谚。垿,指大书法家王垿。1912年至青岛定居,因其思念故里,遂将其位于陵县路25号的寓所称谓“寄庐”。

公元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定了《胶澳租借条约》。次年,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将租借地的新城区命名为青岛。德国占领青岛后,旋即制定了青岛的第一个城市规划。规划中,将西起中山路,沿信号山、青岛山至会前海沿设为欧人居住区。将面海的太平山、鱼山和汇泉湾一带区域划为“颐养区”。

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批王公贵族和逊清官员纷纷逃离京畿,相中此风水宝地聊避风雨,颐养天年。德国行政当局向他们提供了种种便利,为遗老遗少们打开了庇护的大门。其中有恭亲王溥伟,军机大臣徐世昌、状元陆润庠以及劳乃宣、盛宣怀、沈曾植、傅增湘、谭延闿等一百二十多人。此中擅书者众,尤以王垿、吴郁生、刘廷琛和后来的康有为等,声名遐迩,名重一时,书界称为“三翰林一圣人”。

一段时期内,这座新建置的城市,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风景最为独特的流亡政治避难所,也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王垿(1857-1933)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蚬子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后升为翰林院待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河南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法部右侍郎等。其擅书法,尤工行楷,著有《墨香斋诗集》等。

王垿少年曾得父授,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擅习隶、行、楷等书体。后在京拜光绪二年状元曹鸿勋为师,精研书法,更上层楼。王垿既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富于创新。其将汉隶及魏晋、唐之名碑名帖融会贯通,平整中寓险奇,圆润里见清劲,并独具个人面貌。世人将其形体长方,端庄秀丽的正行书称之为“垿体”。王垿的书法深合当时的审美情趣,雅俗共赏,广受追捧。老北京的绸缎庄“瑞蚨祥”,天津卫的“谦祥益”等牌匾皆出其笔端。

与那些逊清的贵族遗老不同的是,王垿更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定居青岛后,王垿不问政事,整日寄情于山水与书法之间,自得其乐。源其书名之隆,时求书求匾者趋之若鹜,而王垿晚期亦鬻书自济,润格甚低,不论求者是巨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给钱即写,有求必应。其后人曾回忆,“每晨5时必起,至家人早饭时,所写对联匾额,已墨迹淋漓,悬满室中”。故在青所书之匾额竟远胜于居京之时,青岛商号之牌匾垿体占尽风流。著名的有瑞蚨祥、天德塘、聚福楼、顺兴楼、洪兴德、裕长酱园、泉祥茶庄及两侧长联等。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王垿对海上第一名山崂山亦情有独钟,多次登临,著有《崂山杂咏》171首,《青岛杂咏》30首。其题刻众多,著名的有“明霞洞”和天后宫的“有求必应”匾额尚存。1923年,沧口的仙姑塔也有其“贞闺仙迹”的题额和碑文。

前人有诗云:已闻有匾皆书垿,江右还看刘幼云。刘廷琛(1867-1932年),字幼云,号潜楼,江西德化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等。

辛亥革命后,其流居青岛。他忠于逊清,不事民国。袁世凯欲称帝派人游说,其坚拒不出。同乡辫帅张勋复辟,其又积极奔走联络,并出任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始有悔意,深居简出,潜心书法、读书和著述。其读书颇勤,甚至撰写有一份藏书名录,今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他自幼得其父真传,习孙过庭《书谱》不下千遍,书法造诣颇深,且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独到见解。其以草书著称,时为青岛三大书家之一,与其父并称“两代草书”。在青期间,致力书翰,临池不辍,曾集汉唐各碑字为联百千,以应众求书者。为岛城书有礼贤中学校、海天如一、谦益当、厚德西里题额及齐燕会馆匾联等。

岛城书法家刘诗谱曾回忆祖父刘廷琛,“草书虽得力于二王及孙过庭书谱,但又在上一代草书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有所变化,其不同处,一则完全使用中锋,一则稍稍使用侧锋。书谱中有三个字连笔者,亦运用自如,毫无牵强之迹。所临书谱大字屏幅,流畅妍媚,已达纯熟阶段。”除草书外,刘廷琛亦善书行楷行草,成就最卓著者则为李北海书,其所书对联及榜书多取北海笔法,苍劲圆润,纵横疏宕,达到人书俱老之境界。

德租界湖南路53号的潜楼,常常高朋满座,熟客大都是在青当寓公的前清遗老,如清末军机大臣吴郁生、总督赵尔巽、法部右侍郎王垿、铁路大臣吕海寰等。他们甚至组成“十老会”,诗酒觞咏,琴棋书画。因慕其名,远近公私诸方请刘廷琛题匾额者甚众,其亦借藉补贴家用。据闻,刘有一癖好,如果有人想请其写匾联,须先到岛城著名的东华旅社餐馆请客。只因餐馆老板朱子兴与其关系密切,待耳热酒酣之时,才乘兴研墨抻纸,一挥而就。当时亦有不少人冒他之名卖字赢利,他得知后也只一笑了之。

刘廷琛还是著名的藏书家,所藏敦煌经卷,时为国内藏家之翘楚。对此,吴郁生曾有诗云:“乱离轻乡邑,患难多友生。荒荒穷岛间,素心乃合并。劳于轸古谊,陈章郁幽情。咫尺潜楼上,照席罗璚英。潜公不下楼,坐拥书百城。”

吴郁生(1854-1940),字蔚若,又号钝斋,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光绪三年(1877年)授翰林,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

辛亥革命后,其举家迁居青岛湖北路31号寓所,时称“吴公馆”。后又在八大关和太平角各建一座别墅。其擅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书法名家,长于正楷和行书,善作擘窠大字,刚健朴貌,老道浑厚。字体初书欧阳询,后入李北海之室。吴郁生书法以倚侧和险崚著称,气势宏阔,英气逼人。八十岁之后,功力非但未减,反而更加雄浑老辣,其时书“愿携侠士青藤杖;试著仙人紫绮裘”对联一幅,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楹联墨迹大观》,达到了道登天门之境界。

在青岛的前清遗老中,吴郁生是居留时间最长的一位,将近30年光景,直至逝世。他与王垿一样,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在纷繁乱世独抱一份清醒和超然,远离政治,潜心翰墨,甘做隐士。他的原则是,见面只谈风雅之事,吟诗作画,鉴赏古董,如果涉及政事,立马推脱有事,起身走人。吴郁生亦轻易不为人书写,故其墨迹甚稀。他晚年潜心内典,惟与佛缘交厚。其亦好行善举。1930年曾向家乡“苏州冬季书画济贫会”和“苏州书画赈灾会”捐赠数件书画作品,还书“看公倒海取明月,试以银铺问梅仙”对联捐赠苏州孤儿院。平时惜字如金的他还亲自手书《心经》多部,广结善缘,分送信徒。青岛湛山寺藏经阁就藏有吴郁生手书的《心经》。

1938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成立了汉奸组织治安维持会,日方曾多次发起攻势逼他就范,但吴郁生晚年一直坚持吃斋念佛,写字养性,不问世事,保持了民族气节。

吴郁生在青岛所书的匾额,目前仅有四方路瑞芬茶庄和平度路的玉生池可知。说到玉生池还有段轶事,晚年吴郁生痴迷京剧,程砚秋来青岛永安大戏院演出,到相邻的玉生池洗澡,看见吴郁生的题匾,深为赏识,遂于次日专程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据说原本对青衣不太喜欢的吴郁生,自识程砚秋始,改变了他的兴趣习惯。玉生池匾遂成为两人友谊的桥梁。其还极爱游览崂山,编印了《中国名胜第22种崂山》,并在该书扉页题写了“崂山胜景”四字。汇泉湾畔小鱼山顶原建有一处湛山精舍,为湛山寺下院。其位于福山支路的入口,早先曾立一石牌坊,前后题额分别为“湛山精舍”“回头是岸”,乃吴郁生亲书,时蔚成一景。现已不存。

刘廷琛之孙刘诗谱在《吴郁生岛居轶事》中评价其书法“学欧最为成功,晚年已尽摆脱馆阁体,后致力李北海书,兼收二家之长,笔力雄健,极尽错综纵荡之致”。评论中肯。

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和《书法导报》联合社会各界,评出了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康有为名列第三。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易号更生,世称南海先生、康圣人。为新儒学的一代宗师,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先驱。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16载。

康有为一生怀有深厚的青岛情结,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时在广东的康有为立即赶往京城,于次年1月第五次上书,尖锐指出“德占胶澳、国情危机……”,忧国之心溢于言表。自此于青岛结缘,并在晚年定居青岛,且长眠于斯。他赞美青岛的联语“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传颂至今。

康有为在书学上,尊碑抑帖,尤重北碑。对青岛平度天柱山北魏遗刻《郑文公碑》赞誉有加,奉为巅峰之作。他取其浑涵质朴,庄穆厚重。其书法放笔直取,纵横跌宕,气势磅礴,行云流水;点画如大刀长戟,笔势开张,筋丰力满,痛快淋漓,形成了独特的魏碑行楷“康体”书法,有着十分强烈的个性面貌。

1917年冬,60岁的康有为和刘廷琛等人参加了张勋复辟。失败后,第一次乘船来到青岛,此行拜谒了恭亲王溥伟,作行草《丁巳蒙难出京感赋三章》诗卷。1922年农历5月,再度至青岛一游。次年农历5月,康有为三度至青,驱车绕岛,登崂山,租居在青岛前德国提督署,作行草《癸亥五月十六日冒雨游崂山渡九水》诗轴、行书《游崂山刻石》,此石刻现存在崂山太清宫后侧,洋洋洒洒,蔚为可观。并于汇泉石矶望海观潮,留下“海水冥濛望石矶,怒涛高拍入云飞。飞帆渺渺和云水,岛屿青青日落时”的诗句。

1924年农历5月,康有为又携儿女众人避暑青岛,此行游崂山,并买下青岛德国旧提督楼(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故居)扩为住宅,名“天游园”,作草书《甲子六月领得德国的提督楼写付同凝儿》诗轴、行草《留题崂山华严寺五言联》等。其后两年,连续来青均避暑于天游园。

岛城著名餐馆春和楼与青岛建置同龄,是青岛三大名楼之一,刘廷琛、王垿两家曾在此宴请恭亲王溥伟全家,其匾额先由王垿题写,后又移请康有为题之。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病逝于青岛居所天游园,葬于其自选的李村象耳山墓地。八十年代康墓移至浮山南麓。

辛亥革命后,大批前清遗老遗少为何选择避居青岛,从吴郁生给朋友的信中可一窥天机,“从青岛若乘汽车,则一日可返清宫”,除说明两地相隔不远、交通便利外,还有一但政坛发生变化,可以抢占先机、入京掌控之意图。

王垿、刘廷琛、吴郁生在青的居所相距不远,故三人互动频繁,经常彼此唱和,舞弄文墨,切磋书艺。吴郁生任广东主考官时,康有为时为其录取的进士,依旧制,二人有师生之谊。1923年,康有为来青,因感师生之缘,亦曾去吴宅持门生帖拜见。

1917年张勋复辟,刘廷琛积极奔走参与,吴郁生却依旧在吴公馆写字作诗,浇花品茶。吴郁生曾给刘廷琛题过“大势去矣”四字。复辟失败后,匆匆逃回青岛的刘廷琛在潜楼悔过之时,方真正咀嚼到其中的深意和先见之明。但这并妨碍二人的友情,吴郁生还乐于为刘廷琛之父刘云樵的草书遗墨书写跋语。

刘廷琛去世时,原本拟定让王垿为其点主(为故去的长辈灵牌上“主”字朱笔一点的仪式),吴郁生知道后说,王垿原为刑部官员,让他点主不合适,还是让我来点最好。俩人友情可窥一斑。

王垿也喜为善举,与善最乐。他来青后成立了莱阳同乡会,救济同乡。又捐款修建了齐燕会馆,日渐成为山东京官领袖。后又捐建了会馆的戏楼,并亲题楹联。亲家刘廷琛亦亲自出手,为齐燕会馆题词“齐鲁为礼义,文物所宗,谁使海邦同被化;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来田岛问英雄。”为会馆增光添彩。

王垿在青岛还组织了一个“耆年会”,参加者多为在青的前清遗老,以及当时岛城商界中胶东籍头面人物。每到谁的寿诞,耆年会成员就在顺兴楼聚会。王垿曾为成员每人撰写一篇《赞》,并亲书成幅赠送,影响甚大。

1931年,中华书局刊印全国名家书法集,王垿、刘廷琛、吴郁生三人赫然入榜。

康有为自1917年首度来青,到1927年去世的十年间,写下大量赞颂青岛迤逦风光的诗篇,亦是其书法创作的巅峰期,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书法作品几乎都在此阶段完成,如1917年的《爨龙颜》临本,《万木草堂藏画目》等。前者意味出入汉魏的楷法臻于完善,后者标志着康体行草的基本成熟。随后,1918年的《徐侍郎致靖碑文》,1919年的《题大同诗屏》,1921年的《写经横幅》等名篇相继问世,其艺术精神也融入了青岛的山海情怀,使康体书法入臻化境。

在青期间,康有为多次在寓所举办书法绘画古董展览会,溥伟、王垿等社会贤达均是天游园的座上客。康有为也曾到潜楼拜会过刘廷琛,刘的后人回忆康“须发皓白,脸色尚润,身材不高,穿着宽大的马褂,其左手常常放在胸腹间”云云。康有为亦曾邀请有着师生之谊的吴郁生同游崂山,但吴未同行。自此,两人再无交集。

自1897年11月,德国派兵强行在青岛登陆后,德国人在青岛统治16年。而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11月日本打败德国,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殖民统治。德日殖民统治时期,在这座刚刚开埠的城市建造了教堂、学校、法院、警署、监狱等。大量灌输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同化国民,国学文化传播日渐式微。

辛亥革命后,避居青岛的大批前清遗老,大都是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有着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国学功底。他们的到来,以书法为媒,通过成立文社、诗社、雅集,书写牌匾,游览题刻等形式,在西洋文化充斥的青岛,客观上起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作用。

他们遗留的墨迹、题额、石刻等,为这座年轻的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百年青岛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青岛建埠历史上书法艺术整体发展的活水源头。


作者简介:

王开生,中国作家,青岛市琴岛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著有散文集《四方往事》《寻味四季》《观澜集》,另有部分作品发表于《青年作家》《散文海外版》等。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悦途】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