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你们都买什么理财啊?”
许梅在微信群聊里询问朋友的建议,她正在为攒的10万块钱寻找安放之处。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存款利率也在下行通道,并且财富市场爆雷事件频现,很多像许梅一样的投资者遇到了类似困惑——买什么好。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刘扬告诉记者,现在明显感觉到客户风险偏好下降——“长时间投资的就买存款,短期的就T+0的货币基金,现在客户一般是这种情况。”
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选择,左右着资产管理市场风起云涌。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完成了“资管一哥”的位置交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7.69万亿元,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规模对银行理财的首次历史性超越,也是居民财富变迁未来趋势的体现。不仅于此,大资管市场上,近年来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排位发生着明显变化。
“‘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以来,大资管行业逐步进入统一建制的公平竞争时代,”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资管子行业之间不是简单竞争而是竞合关系,例如理财规模的增长会增加资金委外的潜在需求,进而提振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的规模增长。短中期来看,预计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仍将是大资管行业最主要的三大构成板块。
分流银行理财
与朋友交流后,许梅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逐渐回到最“原始”的银行存款。朋友给她推荐了他们当地一家城商行的存款产品,三年期利率3.1%,而且保本保收益。
许梅朋友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想法。周洋在看到财富公司爆雷的消息后,出于安全担忧,对在银行APP渠道购买的银行理财固收类产品进行了及时赎回,然后把钱投向了收益略低、风险也略低的货币基金产品。她说,“自己不想存定期,想随时取用,当然安全是第一位的”。
刘扬接触到的很多客户也是这样想的——“长期存定期,反之货币基金”,如果确定短期不会用到的钱买大额存单或者存款,可能用到的资金投资到方便赎回的货币基金。
刘扬告诉记者,在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这需要客户经历一个接受的过程。尤其是自从去年银行理财净值波动后,明显感受到银行理财在客户中间的受欢迎程度有些下降。现在银行理财这种净值型的展示方式,让客户实时感受到净值的波动,反而有些不太好接受。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也尽量平滑收益,让净值的波动不再那么明显。
的确,从总体数据来看,在2022年9月末达到30万亿元的峰值后,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开始逐步收缩。
数据显示,2021年末的时候,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到了29万亿元,而到了2022年末,就收缩到27.65万亿元。2023年上半年资金流出趋势在继续,规模下降至25.34万亿元。
而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的规模依然保持着增长,截至2022年末,公募基金规模与银行理财的差距只有1.62万亿元。到了2023年6月末,公募基金存续规模达27.69万亿元,超过银行理财。
有资深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净值波动,进而导致产品的赎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投资者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早年的公募基金也是一样的。公募基金发展时间更长,虽然公募基金给老百姓创造的绝对收益并不多,但是投资人已经习惯了,所以规模变化好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这位人士看来,“这并非意味公募基金的产品更有吸引力。”
王一峰认为,本次公募基金规模超理财是多重因素驱动的:一是2022年11-12月赎回冲击导致理财规模承压,叠加银行理财的季节性因素,2023年第二季度末理财规模较2022年10月末的前期高点下降超4万亿元;二是现金管理类理财是过往银行理财规模扩张的重要抓手,随着2023年伊始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现金管理类理财相较货币市场基金的比较优势趋弱,叠加销售渠道的变迁,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超1万亿元,而现金管理类理财则受到季末时点等因素影响下降超1.5万亿元;三是疫情持续影响下,居民风险偏好较低,理财与存款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但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由于银行自营、理财委外等机构资金占比较高,机构资金来源相对更受益于上半年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7.21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8.76万亿元下降1.55万亿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分析,导致银行理财短期内被公募基金规模超过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从银行理财的产品端、产品销售端,以及投资人角度,都需要适应的过程;第二是国有大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对理财的发力不够,这与银行的阶段性的战略有关。
“银行理财是商业银行的下属子公司,需要配合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从去年到今年,银行要加大力度进行信贷投放,特别是国有大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投放压力比较大,银行做表内的投放,意味着需要匹配表内的资金。而理财资金的增长,则会减少银行可用于信贷的能力。所以国有大行,为保证表内信贷资源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对理财的发展。”曾刚表示。
“用脚投票”
不仅仅是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的排名在浮沉起落,随着监管规范资管市场,近几年信托、保险资管等排位也在发生变化。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认为,理财公司的客群和基金公司客群不一样,基金公司客群是从早年的股民风险收益角度降为基民,理财的客群是从以前的储蓄和刚兑时代的预期收益型客户,升为现在的银行理财客户。
双方的客户群尽管不一样,但在整个大资管市场上,资金是流动的,资管机构规模排的变化,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是市场化选择的体现。
不仅仅是银行理财,很多信托的投资者也在逐渐地进行着资产的迁移。“70后”投资者刘蓓的一款信托产品将在今年11月到期,预期收益7.4%,她一方面对产品能否如期兑付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担心产品到期后再也找不到收益这么高的投资产品了。
刘蓓和她的朋友都是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但她的朋友三年前从信托投资中“撤出来”。刘蓓的朋友在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任职,当时投资的信托产品收益能到12%以上,但是看到有的产品无法兑付后,认为信托产品可能无法再承担这么高收益,说不定哪天自己的产品就“爆雷”血本无归,所以“忍痛”不再投资信托产品,改为投资指数型基金、存款等产品,现在收益达不到12%,但是基本能保证本金。
其实,刘蓓之前投资的产品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风险事件。2022年,刘蓓购买的一款信托理财到期没有兑付,幸运的是,在产品到期两个月后,有战略投资者“接管”了这家公司,产品和收益都没有受到损失。刘蓓最近5月购买的一款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在4%左右,底层资产是固定收益类的投资。
朋友对刘蓓现在还在买信托产品的行为不太理解,提醒她要注意风险。刘蓓准备接受朋友的建议,投资更“稳健”一些,她平时在配置一些保险和存款产品、定投基金,等今年11月信托产品到期后,她可能也要尝试低风险的产品。
一位中小型银行地方分行分管零售业务的副行长告诉记者,自己银行利率在所在地区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现在拉存款基本没有压力;但是从行内考核指标,他们更想拉到的是活期,而大家喜欢利率高的定期。
这位副行长说,现在对私行客户,尤其是近期财富公司曝出风险事件后,不会推荐信托类的产品。银行理财方面,现在行内有一款年化利率能到3.5%的产品,很受欢迎,有客户说很难抢,但据说是资产管理部贴钱在做,为了稳住规模,估计将来也会退出市场。
在部分信托投资者选择撤出和银行渠道不推荐信托的这几年,信托行业资产规模也经历着萎缩。数据显示,信托资产规模在2017年末到达26.25万亿元的峰值后,经历了三年负增长,此后在2021年、2022年稳住阵脚,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达到21.22万亿元。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几类主要的资管机构的市场占比来看,信托经历了逐渐坠落的过程,2017年在市场占比42%,稳守第一;到2018年降到38%,险胜银行理财37%的市场占比;此后几年一直在下降,到了2021年,占比仅有26%,不及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
相比之下,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发展迅猛,公募基金在资管市场的占比从2017年的19%增长到2021年的32%;从2019年至 2021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
而现在,银行理财又被公募基金超过。
“现在理财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产品的预期收益不是特别高,尤其现在净值化管理后,让投资者承担了损失本金的风险,这和基金产品类似。但是基金产品至少给到投资者的预期回报可能会更高一些,比如说行情好的时候收益可能到10%,当然亏也有可能亏10%,但理财只有3%左右的收益,还可能亏损本金,这让很多投资者都接受不了。”今年5月份,北京某股份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自从2022年底跌破净值风波出现以后,他在与客户沟通时也建议关注最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或者高风险的基金,没有必要选择中间收益的产品。
谁主沉浮?
未来投资大势将由谁来主导?“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作为大资管行业规模占比最高的两大板块,其客群结构、产品模式、渠道能力等具有较大差异,不能只关注规模变化。”王一峰对记者表示。
具体分析来看,王一峰认为,银行理财主要面向零售客户,零售客户数量占比99%,与居民行为、风险变化相关性较强。“资管新规”落地实施后,银行理财从为客户提供隐性刚兑的产品,逐渐迈向净值化、公募化、标准化,理财产品形态也与公募基金更为趋同。
王一峰分析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以来,大资管行业逐步进入统一建制的公平竞争时代,相关子行业的配套监管要求不断完善。各类资管机构自身禀赋不同,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具有较强投研实力且有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在净值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对于银行理财而言,监管鼓励通过理财公司投资运作,理财公司投资范围包括债券、股票、货币市场、未上市公司股权、非标等多重标的,资产配置范围更广,同时可借力母行在服务渠道、项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投研能力建设、市场化运作经验等方面相对不足;信托、基金子公司等业态相对来说仍处于深化转型阶段。“在中长期看,银行理财还是会是资管产品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要。”曾刚判断。
曾刚进一步分析称,从客户的需求来看,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当中,风险偏好整体偏低,从去年到今年,银行的存款快速增长就可以看出来。既然风险偏好低,那意味着银行理财这种低风险的产品,比如固收类的产品,在整个资源配置产品当中,更符合广大居民的配置的偏好,现在出现客户赎回等线下,或是因为短期没有适应,以为理财的整体风格或者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实际上并没有。
从银行理财的产品投资性质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4.11万亿元,占全部产品的95.15%;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分别为1.11万亿元、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因此,曾刚认为,固收类的产品有广阔空间,是占绝对主要地位的压舱石。公募基金的规模虽然超过了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当中占绝对主的主导的还是固收类、货基类产品,而不是权益类产品。
从公募基金的产品构成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挑大梁”,两项产品的规模分别为11.48万亿元、4.77万亿元,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1.02万亿元、0.5万亿元。
“固收类投资方面,银行理财的比较优势还是相对明显,所以从长远看,居民部门在经过转型调整之后,如果适应了净值化的过程,同时接受了净值型的展示收益的方式,对理财产品的低风险固收产品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的话,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还是会强于其他类型的资管产品。”曾刚认为。
对于后市,王一峰认为,居民资产配置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移是大势所趋,叠加居民财富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强劲的持续增长动能。在此背景下,各类资管机构子行业也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与机构的资产管理诉求,推动大资管行业做大做强。值得关注的是,资管子行业之间不是简单竞争而是竞合关系,例如理财规模的增长会增加资金委外的潜在需求,进而提振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的规模增长。短中期来看,预计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仍将是大资管行业最主要的三大构成板块。
对比不同的资管机构,曾刚认为,销售渠道的差异也是重要一方面。现在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比银行理财更广,比如公募基金可以有第三方互联网的销售渠道。现在银行理财的客户数量刚突破一亿人次,远远少于公募基金客户数量。所以,未来随着客户的接受度的提高,以及销售渠道的不断的拓展,银行理财在固收领域有更强的比较优势,银行理财作为整个资管产品压舱石,地位毋庸置疑。
(应受访者要求,许梅、刘扬、周洋、刘蓓为化名)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