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探路ESG,体系如何搭建?

王雅洁2023-08-12 10:2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7月25日,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央企在2023年底前要力争实现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ESG指的是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8月10日,一家央企内参与ESG牵头工作的负责人表示,正在和同事研究《通知》中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相关的14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和132个三级指标的详细内容,“感觉还是有点弄不清现实的落地路径”。该央企尚未发布过独立的ESG报告,只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ESG的内容有所涉及。不过,此前监管层亦一直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发布独立的ESG报告。

2022年国资委发布的《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已经对央企的ESG披露提出要求: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并提出了2023年的目标节点。

按照上述《通知》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A股和港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共328份,占比约为71.6%。《通知》中提及“由于国内还没有统一、权威的ESG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容易出现不规范的问题,央企ESG披露良莠不齐。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和规范性框架,国家层面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和管理文件处于缺失状态,系统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也存在缺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ESG中心联合主任杨晨辉表示,对于ESG,国央企ESG信息披露研究具有探索性、前沿性意义,国资委此次下发的《通知》尚未形成强制规范,而是一份权威参考。

节点

国资委下发给央企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简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了14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13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领域的主题,将内容进行拆解到具体的管理与实践议题,以定量或定性指标的形式作为三级指标进行呈现。对于每一项指标,也为企业提供了指标的讲解说明,试图为企业理解指标内涵,开展收集与计算工作提供方法路径。

上述央企参与ESG牵头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也是频繁向第三方机构咨询和求助的人之一:“我们已经开过好几次会讨论国资委下发的《指标体系》,感觉它比较复杂,目前我们还是不太成熟。”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他刚刚放下与同事探讨不同的ESG指标体系中细项拆解的电话,E的部分,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与数据的搜集,但是S的部分,他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对于这项工作,该央企已经上升到了集团推动的层面,该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做一些相关方案,有几个部门共同负责。最近的一次专项会议中,我们把国资委发的指标体系拉出来集体讨论如何开展落实。”

在集团内部的专项会议中,该负责人是这样解释ESG的:“ESG核心意思是说,央企别老盯着一亩三分地那点钱,你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对社会负责任,因此,仅仅关注财务指标不够,这只是G里的一小部分。”

目前,该央企ESG工作团队的理解是,国资委此次要求的ESG体系构建,包括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中国领先企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公司内部的各种指标体系挂钩,然后再将业绩分成很多指标,慢慢进行拆解,拆解完之后,才能按体系落实。

另一家能源央企也在探索过程中,该能源央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旗下,只有几家香港上市企业按照联交所的ESG标准做了披露,目前,该企业正在研讨如何按照国资委的要求,来扩大披露覆盖面。

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形式、比例和水平与港股上市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现有的情况下,2023年底节点之前,各大央企能否达成全覆盖的目标?杨晨辉表示这没有办法直接预估,但是相关央企都在积极配合和探索当中。

探索

部分较早在港股上市的央企已经摸索出了一些ESG体系搭建的路径。

8月8日,中交集团ESG工作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经连续16年编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连续3年编发ESG报告,旗下5家上市公司已经全部编制了ESG报告,且不定期编发了“一带一路”海外履责报告、重点国别及重点工程项目社会责任报告等。

该企业于2021年成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机构,同时明确,公司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治理机构,对公司社会责任、ESG策略及有关年度报告负责,监察公司社会责任、ESG有关事项,审议和批准公司年度ESG报告。此外,还成立ESG管理工作委员会全面领导社会责任与ESG工作。

在上述架构基础上,自上而下,集团高层主导决策,董事会具体推进,党委工作部负责报告编制,董办负责报告发布,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ESG的内部格局,据此形成。

2023年,该集团编制印发了最新的社会责任管理办法,同时还编制印发了ESG报告编制发布实施细则,用于指引下属各个企业如何编制发布ESG报告。

对于所属上市公司,中交集团的要求是“必须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发布ESG报告,其他的一些企业和项目,我们鼓励他们编制ESG报告”。

2023年10月左右,中交集团将携所属相关单位,向外界发布ESG报告。

与一些企业单纯探索ESG信息披露有所区别的是,中交集团内部的推进思路是,推动公司业务与ESG融合,换句话说,就是要求ESG在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中都可以看到实践和案例。

具体到ESG中的环境绿色低碳层面,中交集团还成立了专门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用以开展绿色低碳战略和规划、碳核算方法和标准、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碳资产开发和交易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下一步,为了帮助子企业落实ESG报告编制的实施细则,中交集团还拟对相关子企业展开ESG报告编制培训。

不过,中交集团在实践ESG的过程中,并非没有挑战。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ESG更多的还是团体标准,缺乏国标,从标准完善的角度来说,还不够完善。就算是团体标准,因为都是近两年才发布,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检验它是否科学。

目前,很多机构正在研究这项工作,ESG的推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痛点

中交集团提到的标准多元化问题,杨晨辉在与前来咨询的央企当沟通中,也听到了类似的困惑。

她说:“很多企业都会问我们,现在国际标准、国内团标特别多,我究竟应该采用哪种标准来编制?”

事实上,在港交所上市还比较明确,按照港交所、联交所的要求开展披露即可。如果是A股,或者没有上市的国央企,就会需要明确具体采用的披露标准。

所以,在杨晨辉看来,如果有一个能够收束的规范,帮助企业进行指引,将会成为企业有效开展ESG工作的锚点。当然从ESG核心而言,具备一致的共性,但是从具体披露而言,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

此外,央企还有更多涉密的要求,这一点也会限制央企在ESG有关科技方面的披露范围,从而影响海外资本对企业的价值判断。

综合来看,国家层面ESG信息披露标准和管理文件的缺失,系统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缺位,将影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课题组相关成员表示,目前,还存在ESG信息披露主体的口径不统一的问题。以上市公司为例,目前上市公司数据的披露口径包括“上市公司主体、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等,宽泛的披露主体口径,导致同一行业规模相当的公司披露的数据差异较大。还有,ESG指标披露口径差异较大,数据质量及可比性较差。以能耗指标为例,部分上市公司仅披露能耗总量,但未披露不同类型能耗量,且能耗单位包括标准煤、千瓦时等,数据可比性较差。

该课题组成员还表示,目前国内ESG报告缺乏第三方机构验证,在披露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只有12%的报告经过了第三方审计,披露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

从近期动态看,中央企业正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提升ESG相关信息披露率。截至目前,153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编制并发布了专门的2022年度ESG报告,占比41.58%,较上年占比提升了28.87个百分点。

据此,要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质量,想让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走在国内前列,还是回到初始的问题,那便是需要建立统一的ESG专项报告编制框架。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委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陈锋曾参与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他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ESG的研究与探索,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以上述《意见》为例,便是第一次由国家部级机构出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性文件,第一次系统地对企业履责提出要求。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

据此,规范央企ESG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也是大势所趋。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陈锋认为,央企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档次仍有待提高。

他举例表示,央企ESG信息披露的中国特色体现的还不够,一些针对性问题披露不够,针对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有时避而不谈,对一些实质性问题没有回应。比如,S层面的员工权益问题,一般披露较多的员工培训、内部福利等议题,从仅仅央企内部来说,这些披露是没问题的,只是公众关心的可能并不只是这些,公众关心的是什么人能够进央企?是否切实建立科学的选聘标准和流程,打破“内部繁殖”,实现入职机会公平?又比如,目前广泛开展的市场化改革试点全社会都高度关注,职业经理人的入口关、考核评价科学性、出口和退出机制还处在黑箱之中,缺乏透明度,这本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点问题,但鲜见相关披露。因此,仅仅就员工权益来说,入职机会公平、公正考核和晋升发展、消除性别和职场歧视等方面信息披露还不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兼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