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 我此次的自驾线路计划是,由北京出发,走北线,由呼和浩特市经鄂尔多斯到银川,然后向南到庆阳,之后转而向北,经陕北、晋北,由忻州回京。故此,呼和浩特是此行的第一站。
实际上,我在40年前就到过呼和浩特,但那时还是个刚出大学校门的穷学生,不懂何谓旅行,又赶上是冬天,所以几乎是一无所见。这次前度刘郎重来,自然不同往昔。
青城何来:呼市小史
由北京出发,经张家口一路向西,过兴和、乌兰察布、卓资,就是美丽的“青城”呼和浩特了。呼和浩特位于大青山南侧,南临黄河。城市名称源自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呼市的历史开始得很早。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向北扩张,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郡就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面的托克托县。秦汉时期,云中是北方重镇,但东汉以后渐衰,曹魏之时废弃。北魏时期将敕勒族安置在阴山前的平原放牧,故此地得名敕勒川。隋唐之时,此地属于丰州,其郡治在五原县的东土城。920年,辽国占领丰州,东迁其吏民至阴山南、今呼和浩特机场一带,建立新的丰州,此后金、元沿用,逐渐繁盛。
呼市北面大青山上的汉代烽燧遗址(白点处)
元朝灭亡后,又经过200余年,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成为漠南蒙古各部最大的势力,在与明朝争斗多年后,与明朝和解,被明廷封为“顺义王”。在明朝的援助下,他用时4年,于1575年在大青山南、黄河岸边,建起一座城市。因其城墙是用青砖筑成,因此得名“库库合屯”。“库库合屯”的蒙古语发音,其实同今天的呼和浩特是一样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此城建成后,明朝的万历皇帝赐名“归化”。
满清定都北京后,以归化城是“京畿之锁钥”,在此驻军。但因其“城小濠狭”,乾隆帝于1737年在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建军屯城。1739年建成,清“绥远将军”移驻此城,城市被命名为绥远城。民国时期,绥远先后是绥远特别区和绥远省的省会。1949年后,城市名称恢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世事沧桑,归化城早已不存,当年的寺庙都经过了几次改建,已不复当时模样。绥远城亦因为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城市改建而面貌全非。当年的城墙仅保留下670米长的一段。
绥远城城墙
尽管明清时期的遗迹所留存已经不多,但机缘巧合,我此行得以踏访几处与呼市早期历史相关的古迹,很值得与大家分享。
访问“青冢”话昭君
到了呼和浩特,当然要到昭君墓一观。昭君墓又名“青冢”,位于呼市南郊9公里、大黑河南岸,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和亲宫女王昭君的墓地。
眼前的青冢,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墓冢周围有规模宏大的陵园,墓前是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并马而行的大型铜铸塑像,塑像前为相对的两排石像生,石像生前有王昭君的塑像。当然这些都是当代的作品。
王昭君墓
关于昭君和亲,《汉书•匈奴转》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这个单于就是叛出匈奴、投奔汉朝的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死后被葬埋在匈奴地域。昭君出塞的故事后来被人做了太多的渲染和加工,历代文人据此创作出无数诗歌,比如大诗人杜甫就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作。
其实,称作昭君墓的,不仅在内蒙古地区还有十几处,在山西、河南都有据称是王昭君的墓葬或衣冠冢。这座昭君墓也未经考古发掘证实,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墓冢其实是汉代的烽火台。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塑像
青冢之名最早见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后来唐代杜佑记入《通典》。似乎可以这样想象:这里的地理位置最接近当时和亲时匈奴的居处,靠近唐朝的丰州,又有名人的诗句为证,所以就被认定是王昭君的墓,并陆续建起成规模的墓园。据记载,到明清时,墓园已经有琉璃瓦建筑,墓前有石虎、石马等,墓顶已经有了小亭,而今天的昭君墓,则是近几十年建设的成果。
尽管如此,这样一个历史遗迹,作为历史上汉匈友好时期的象征,来此观光一次也是值得的。
踏访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说起北京的天坛,几乎是世人皆知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呼和浩特,近年又发现了一处我国最北的祭天遗址,这就是距今约1500年的北魏时期的皇家祭天遗址。
北魏皇家祭天遗迹全景图(内蒙古考古丹达尔供图)
遗址位于呼市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行政归属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经过持续三年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确定遗址自内而外由坛、内壕、内壝、外壝、外壕五部分组成,总体直径近百米。中部的圆坛为平台式圆形坛体坛体外围环绕登坛台阶,坛的底部直径34.5米、顶部直径23.5米,残高2.9~4.4米。内壝和外壝在内外壕之间,是皇帝祭天时陪祭文武官员站立的平台。内壕底部出土有马和羊的骨骼。
发掘者认为,这一遗址融合了汉魏以来的明堂、辟雍、灵台等礼制建筑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祭祀功能,结合历史记载,断定其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每年七八月“行幸阴山,观云川”,举行祭天活动的场所。
这个遗址的发现也很有意思。参加发掘的内蒙古考古的丹达尔告诉我说,这个遗址没被发现前,就是山顶上的一个圆形的大土包,因为靠近汉长城,起初怀疑是烽火台遗址,后来在调查中采集到北魏时期的瓦片,发现北魏皇帝行宫的基址,所以怀疑其是北魏的烽燧遗址;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后,又推断可能是北魏的礼制建筑遗址,这一推断被后来的正式发掘所证实。
遗址现状
中国的皇家祭天遗存,目前发现的,有位于陕西凤翔的秦汉时期的雍山血池遗址、陕西西安的隋唐圜丘,后来则有北京的明清天坛。此地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南北朝时期祭天遗存的空白,意义十分重大。从这个遗址可以看出,北魏王朝的创建者拓跋鲜卑作为来自大兴安岭的游牧民族,在南迁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原文化,统一北方后,更是传承了中原王朝的传统的祭天礼仪。
北魏的汉化——胡人伎乐佣
万部华严经塔:呼市白塔
辽代在呼市地方置丰州,并在丰州城的西北部建大明寺,寺中存放着大量经卷。为保存这些经卷,修筑了一座塔,这就是“万部华严经塔”。后来辽国被金人所灭,丰州城渐被夷为平地,但这座塔却被保存下来。到呼市访古,这座塔是必须瞻仰的。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8公里的白塔村,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外表呈白色,俗称“白塔”。塔高55.5米,基座周长56米,为砖木混合结构的八角七级楼阁式塔,其南面第一级塔门的门楣上,篆刻有“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塔体分为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三层,为须弥座、莲花台,三层逐层外延的仰莲瓣别有特色。
塔身七级,内为空心,内有梯道上下;塔身门窗,凡单数层的正南北开券砖拱门、正东西砌出磨砖直棂假门,双数层则相反,上下错落,颇具匠心。塔檐为叠涩出檐式,逐层回收;每层均在八面檐下嵌有铜镜,每层转角的第七层檐下系挂风铃,极富风韵。塔身第一二层门窗两侧外壁嵌砖浮雕,题材为菩萨、天王、力士、花鸟、蟠龙等,雕刻技艺精湛。塔刹自下而上用刹杆将覆钵、相轮、宝珠、宝盖、宝瓶串起,是现代修复而成的。
第二层塔基的雕刻
白塔建成后,不仅是善男信女的崇拜对象,也是各族人士登临观景的场所,塔上有大量的题诗、题记,文种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等,甚至还有叙利亚和波斯文。元代时,马可波罗、丘处机、耶律楚材和刘秉忠都曾来到此地,并留下诗文。
前述的几处古迹,都与历史上的北方民族有关,这并非巧合。战国时期以后,呼市的周边地区活动的主体都是北方民族,先是匈奴,之后是鲜卑,再是契丹、女真,然后是蒙古,最后是满族。这些民族由北方南下,一方面攻城略地,同时又向中原汉族学习,实现民族融合。这一特色在前述的几处古迹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图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