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穿越百廿时光,一杯啤酒的产业新征程

经济观察报2023-07-22 09:50

夏天是什么味道?

当青岛啤酒节接连在全国50座城市轮番“开瓶”时,啤酒泡沫的香味弥漫在仲夏的天空。也许会有人会疑惑,一瓶啤酒为何会有如此魔力?

对于青岛人而言,这样的“魔力”贯穿了几代人的生活,现今已经影响着全国乃至全球的人们,共同享受这传世麦香。

年轻一些的消费者们稍有留意会发现,今年的啤酒节,在青岛啤酒醒目的Logo旁,增加了由“中国红”“青啤绿”“品质金”三色,数字“120”和麦穗、波纹等造型组成的纪念标识。

这家平日街头畅饮的啤酒品牌,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关于青岛啤酒的故事,有人说它是“古老的”,也有人说它是“先进的”。无论是哪种答案,所有关于畅饮的奇缘,都要从那一缕麦香说起。

一缕麦香何以传承百年

麦芽作为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是直接影响啤酒风味和质量的“关键变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无非是印在酒瓶上的信息,以及抿下一口的感官体验。后者则更为关键,它将影响着这款啤酒产品的口碑。

对于啤酒厂商而言,这意味着要从源头上为一杯好酒奠定基础。

为了这缕独特的麦香,青岛啤酒做到了全球甄选,建立了全球品种最全的“大麦指纹数据库”,首创麦芽风味特征图谱技术,全周期跟踪检测大麦生长。同时,在工艺上精准把控,精心设置大麦萌芽的温度、湿度、风量、风速。青岛啤酒的工匠们,精雕细琢,为不同类型啤酒提供了不同风格的麦芽原料。

这是从麦芽到啤酒的进阶之路。麦芽只是第一步,每一瓶啤酒要经历1800多道关键质量控制点,才能终成佳酿。

细到什么程度?花比别人高几倍的价格,使用吸氧材质瓶盖内垫;一支酒瓶要洗30分钟;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生产现场酿造水每隔两小时就得品尝一次;输送酒的管道用啤酒刷干净;刷瓶水、瓶盖中垫片的煮沸水要全过程用嘴把关;生产所用的压缩空气要进行细菌检测……

青岛啤酒“苛刻”的质量管理细节闻名业界,在中国啤酒行业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啤酒行业学青岛”的阶段。1963年,青岛啤酒在全国评酒会上荣获金奖。1964年,轻工业部在唐山召开全国第五次酿酒会议,提出“啤酒行业学青岛”的口号。也是在那一年诞生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后来升格为行业标准,深刻影响着中国啤酒工业。

行业的说法是,当年的技术推广,将中国啤酒酿造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整体缩短了20年。

关于质量的传奇仍在延续。青岛啤酒每年4月举办“提高质量纪念日”大会,截至今年已经办了45届。其对于产品质量的认知也在不断升华,已经从产品为中心的生产环节,转向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魅力感知质量”。

真切的感受来自于每一位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到一杯啤酒的“最佳口感”,成为青岛啤酒的极致追求,也是其生产技艺精准控制的完美呈现。

当消费者称赞“青岛啤酒原浆如同刚摘下的水果一般新鲜”时。青岛啤酒原浆酿酒师揭开了背后秘密:在生产过程严格遵守“三不”原则。不过滤——富含酵母,酒体自然浑浊,营养更加丰富;不稀释——麦香浓郁,酒体醇厚,回味悠久;不杀菌——瞬时锁定新鲜美味,口感鲜活,被誉为啤酒家族中的超级液体面包。由于这种特殊的工艺,使得原浆啤酒具有口感浓厚,泡沫更洁白细腻;酒液鲜嫩、麦芽和酒花香味浓郁;富含酵母、营养丰富等特点。

极致追求的意义,有口碑,也有奖杯。1906年,建厂仅3年的青岛啤酒就获得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之后屡获国际国内质量评比金奖。近年来,青岛啤酒连获“欧洲啤酒之星”和“世界啤酒锦标赛”金奖,远销120个国家,频频亮相于APEC、G20、金砖国家峰会、上合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餐桌,都是青岛啤酒品质过硬的名片。

一缕天然麦香,是青岛啤酒的独特标志。好啤酒有麦香,也成为青岛啤酒留给消费者们的鲜明印记。

一杯啤酒的现代化之旅

青岛啤酒的麦香犹如其发展历史一样,香气四溢,余味悠长。

1898年,当德国人在青岛修建铁路、港口,引进自行车、汽车、啤酒时,没有人会想到,当年的机车厂、造船厂和啤酒厂,会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

其中,成立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浓缩了中国轻工业发展史,为中国消费品市场带来了近代工业的开端。

从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五大啤酒厂商,从工业1.0到工业4.0,双甲子之年的青岛啤酒,演绎了中国轻工业的进化往事。如今,在现代产业征程中,一杯啤酒正在酝酿着新的征途。

在靠技术的阶段,青岛啤酒靠技术做产品,扶持全国很多啤酒厂,扶持中国产业,并主导引进啤酒花,打破国内空白,提高产品质量。如今,中国啤酒市场超过80%的啤酒花品种都是源自这里的“青岛大花”。 

在靠资本的阶段,做大规模。1993年,青岛啤酒先后在港交所、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青岛啤酒开创先河,依靠资本做大规模。1994年收购扬州啤酒厂,次年收购汉斯啤酒,中国啤酒行业收购扩张浪潮由此开启。

1998年,企业实施“大名牌战略”加快规模扩张;2001年,率先开始从“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以“内涵式发展”整合被并购企业;2006年,根据市场形势,从整合被并购企业向“整合与扩张并举”战略转变。经过数轮的扩张与整合,青岛啤酒由一家地处青岛的地方企业一举发展成为产业遍布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家地方国企,也得以有实力与国外资本等进行全球竞争。

2014年,青岛啤酒开始实施“有质量的增长”战略,2017年,青啤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使生产围着消费者喜好这个“指挥棒”运转;2019年,随着啤酒市场开始向高端化、场景化、社交化演进,青岛啤酒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提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战略,在运营和创新上为未来蓄力发劲,持续引领着行业的方向和前沿。

2021年3月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全球灯塔网络”迎来新成员,青岛啤酒厂成为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青岛啤酒用“灯塔”点亮了啤酒饮料行业智慧制造的新场景,也成为青岛逐浪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升级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缩影。

青岛啤酒以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为核心,用户、研发、制造、供应商和销售终端都被连接成一张互联互通的“网”。有青啤员工形容,基于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过去几年基本上把前100多年的事儿重新做了一遍。其所说的,正是企业鉴于消费者日益需要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啤酒产品,在价值链上重新部署了智能化数字技术。比如私人定制和青岛原浆的订单式交付,数字化打破了原有生产销售模式,将订单的交付时间和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额和营收分别增加了33%和14%。

在青岛啤酒看来,创新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120年,不创新就被淘汰,尤其是现在,淘汰速度更快。面对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消费新需求,如何满足并引领“Z世代”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成了发展的重要课题。

此时的青岛啤酒,正在翻越两座大山:高端化突围,以及围绕做厚主业开拓更多的增长极。

高端化突围,对于多数从规模扩张起来的中国啤酒企业而言,一直是发展“痛点”。有行业报告显示,在2014年前后,全国啤酒行业已经出现拐点,进入存量市场,连续多年国内啤酒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负数。

这期间,青岛啤酒却逆势增长,呈现出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高于销量增长的趋势。根据年报,青岛啤酒2022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1%,营收同比增长6.65%,净利润同比增长17.59%。过去三年(2020年至2022年),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1亿、31.55亿、37.11亿元,同比分别实现17.59%、43.34%、18.86%的增长。

增长的答案,在于青岛啤酒的高端路线。当前,其高端产品阵容日渐强大——已有包括一世传奇、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皮尔森、IPA、白啤、黑啤、奥古特、鸿运当头等在内的9大系列,70多个产品矩阵,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行业研报称,青岛啤酒是近年来高端化趋势最为确定、盈利能力改善最为显著的啤酒龙头,其核心逻辑依然是延续此前高端化趋势,不断推进高端引领、单品极致、产品矩阵、结构优化,是A股市场上稳健的啤酒龙头,也是啤酒板块的“风向标”。

高端化的故事还在进程,另一座大山已经开始攀登。围绕做厚主业,青啤开拓更多的增长极,力图成为一家集合快乐、健康和时尚三大板块和智慧供应链的平台型、生态型企业。

快乐板块的主打是啤酒,健康板块的主攻方向是水。时尚板块则是开设了200多家的TSINGTAO1903啤酒吧。目前,酒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座城市,通过打造极致体验来传播青岛啤酒的品质与文化。

酒吧这一场景还被定为义青岛啤酒业务发展的“三个高地”:品牌推广的新高地、新产品推广的新高地、生鲜啤酒配送新高地。

目前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连续20年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由2012年约632亿元上升280.83%至2023年约2406.89亿元。

对于青岛啤酒自身而言,百年企业历久弥新,品牌“焕新”驰而不息,一个更加年轻、时尚化的商业未来正在开启。在升腾的啤酒泡沫中,不仅可以找到青岛啤酒基业长青的足迹,背后更蕴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产业基石,还有迈向2035,建立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密码。这是属于以青岛啤酒为代表,所有中国企业的新征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