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菊 最近,上汽大众ID.3大幅降价促销,引起了大众“老家”——德国当地网友的不满。
事情起于两周前,上汽大众于7月7日官方宣布,大众ID.3限时优惠至高3.7万元,降价后ID.3起售价只需12.59万元,限量7000辆。对于这样的降价幅度,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但德国网友却“破防”了,因为同样的大众ID.3,在德国的售价要比中国高上好几倍。
资料显示,大众ID.3在德国的起售价为39990欧元,约合人民币32.22万元,是中国目前起售价的2.5倍。也就是说,在德国买一辆大众ID.3,可以在中国买两辆还有富余。
有德国网友认为,德国人需要花4万欧元购买ID.3,中国人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这是拿德国人买车的钱来补贴中国消费者。另有德国网友提出,德国人不应该再购买大众电动车,因为德国人没有大众认为的那么蠢。
中德市场成本差异大
事实上,大众ID.3在中国降价之前,就比德国本地价格低不少。该车未降价时,ID.3起售价为16.29万元,仅为德国价格的一半。此次上汽大众降价则进一步拉大了价格差。
对于大众ID.3在中国价格相对较低的原因,近日大众汽车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指出了三点。第一,中国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能源成本较低;第二,该车型所有供应商均来自中国,较短的运输路线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销售价格更加低廉;第三,特斯拉、比亚迪等厂家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大众汽车自然也不甘落后。
资料显示,在德国销售的大众ID.3先后在德国茨维考工厂和德累斯顿工厂批量生产。而在中国销售的大众ID.3则是在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MEB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
国内专家赞同中国本地电动车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观点。“个人认为,ID.3中德价格差距主要是因为中国供应链和劳力成本低于德国。”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记者表示。
在供应链方面,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业链相对成熟,规模效应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100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约六成。同时在电池等电动车的关键零部件上,中国的布局也较为完善且市占率较高。
劳动力成本方面,中国市场也比德国有优势。有资料显示,在德国大众工厂的工人一般月薪税前在4000欧以上,国内工人基础工资则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仅为德国工人的1/6。
也有专家认为,大众电动车中德价格差较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竞争。“(ID.3价格差距大)主要是大众在不同区域的定价策略不同。”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沈沛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其不得不降价。
梅松林也指出,ID.3在中国价格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ID.3在德国市场应该有较好的利润率,但在中国亏损较大。在中国,大众电动车在中国还没有溢价能力,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取销量、市场占有率,低价是不得已而为之。”梅松林表示。
在大众旗下,并非只有ID.3在中国进行了降价,7月6日,一汽-大众也宣布对旗下ID.系列纯电车型进行降价,最高降幅达8.7万元。
中国车“高溢价”时代来了
ID.3在德国的售价比在中国高,与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外汽车品牌售价的固有感知相反。但德国消费者显然还未适应这一反差。
以往中国消费者购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进口车,要比在海外市场付出更高的价格,一些热门品牌汽车还需要加价才能买到。例如,丰田埃尔法在日本售价仅24万-45万,在中国市场却能卖到百万元;保时捷、路虎等品牌的车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相同的车型在国内的售价是国外的数倍。对此,中国消费者不乏“吐槽”。
同样的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销售价格差距大,并不是新鲜事。资料显示,比亚迪唐和汉在欧洲的价格为7.2万欧元/辆,比国内价格贵一倍多;蔚来ET7 75度电池的欧洲买断价格是8.1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5.7万元,也高出国内42.8万不少。这两款车型是从国内生产再出口至海外,受供需关系、海运及进口关税等因素影响,价格走高并不难理解。
但大众ID.3并非从中国出口至德国,两者之间的价格差主要反映的是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烈度的不同。与此类似,吉利博越在马来西亚本地生产,但其售价16万元,要比国内贵6万元。
由于在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目前,有不少跨国品牌将中国作为电动车生产及出口基地,以通过更低的成本去全球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例如,宝马iX3就已经采取了在沈阳生产出口全球的策略。沃尔沃也表示在今年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将在中国制造,并出口到欧洲和日本等地。
若大众汽车将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出口到德国等市场,是否就能有效降低在德国的售价?对此,梅松林则表示,目前从成本来看,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即便加上关税运输费用这些,大概率也是合算的。其同时表示,但像大众这样的国际大厂一定会在本土或核心市场建立独立工厂、供应链,确保合理生产布局和生产安全。
虽然大众ID.3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比在德国和欧洲市场低了很多,但在中国的销量表现不如在欧洲市场。与中国品牌电动车相比,包括大众在内的国外品牌已丧失了在燃油车时代树立的“高溢价”形象。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ID.家族前6个月销量为2.81万辆,是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型里销量最高的。但与比亚迪月销20万辆以上、理想月销3万辆以上相比,大众品牌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差距非常大。而在德国市场,大众ID.3自2020年9月在欧洲上市以来,长期位居当地市场电动车销量榜单前列,多次月销过万成为销量冠军。
从大众集团整体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其还面临较大的电动化转型压力。根据大众此前发布的规划,到2035年大众将在中国市场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50%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交付量为32.16万辆,在总交付量中的占比仅为7.4%。为达成目标,ID.家族被寄予厚望,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必将是大众重点发力的区域。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