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艳明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上半年经济增速5.5%,二季度经济增速6.3%。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588亿元,增长3.7%;进口86429亿元,下降0.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8159亿元。
同一天,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国是论坛:2023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下半年从外部环境来看有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效应进一步显现。从海关数据来看,以美元口径,前5个月中国出口正增长,但是上半年成了同比下降3.2%。从月度数据来看,中国3月、4月出口增速较快,反映去年疫情冲击下部分积压订单在年初集中释放;5月、6月出口转为同比负增长。这反映了欧美央行货币紧缩造成的经济增速放缓,已经陷入了技术型的衰退。未来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中国影响会进一步显现,下半年经济稳增长要应对外需走弱的挑战。
第二,稳定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可能要付出艰辛努力。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出口在全球份额比2019年上升近两个百分点,2022年由于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循环畅通受阻,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略有回落,但今年一季度出口市场份额同比又有所上升,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韧性,另外一方面有去年年底积压的订单释放带来的影响。
管涛认为,要稳定当前的出口份额,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现在全世界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的领先优势不再明显;另外,出口红利主要是来自于发达经济体商品消费的复苏领先于服务消费,但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员的流动逐渐正常化,服务消费需求开始上升,这不利于中国出口。
第三,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对此需要正常看待。近年来,中国利用对比较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贸易和投资增长较快,对欧美等传统出口目的地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也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贸易差额的转移效益,所以要正常看待。
最后,管涛提出三方面建议:第一,平常心看待变化,推动贸易投资及经贸关系的多元化、分散化,有助于抵御这方面风险。第二,要坚定推动高水平开放,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过程中,塑造中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第三,要按照中央的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同时要通过长短期政策的结合,补齐消费不足的短板。最终要依托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把稳定出口与扩大进口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中国塑造参与全球国际分工的新优势。
对于当前外汇市场,管涛表示,虽然汇率的波动加大,但是市场主体总体保持了理性,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他认为,最近人民币汇率有企稳的迹象,可能是探明了阶段性的底部。一方面是国内二季度经济各项数据公布,市场对二季度的一些利空消息基本落地,利空出尽;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有所改善,近期美元指数出现了大幅回落。人民币汇率下一步走势仍要看国内下半年经济的回升情况,也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经济强则货币强,如果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人民币外汇企稳甚至回升都是值得期待的。”管涛说。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