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伦/文 随着中国证监会及中国基金业协会一系列私募行业监管政策和自律规则的发布,私募基金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私募基金行业也出现了大量新问题,管理失范、违规运作的情形时有发生,比如:登记备案信息失真、变相公开募集、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明股实债”、虚假宣传、保本保收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近期,《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的发布实施,尤其是《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的发布和即将实施,受到业内业外的极大关注。随着这些条例的出台,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正在进一步得到强化,行业规范度和健康度有望“历史性地”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此时,站在行业新的历史起点上,笔者对中国私募基金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多期许,因为这个行业在中国的金融及资产管理领域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相关协会的数据,当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约为392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为331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约为28.7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26.35万亿元,其中,债券11.3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35万亿元,银行存款2.77万亿元;信托业信托资产总额约为21.2万亿元,其中,集合资金信托11.2万亿元,单一资金信托4万亿元,管理财产信托6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约为11万亿元。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当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67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27万亿,私募基金21万亿,券商资管计划65000亿,基金公司资管计划51000亿元,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44000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000亿元,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17000亿元,期货公司资管计划3000亿元。
从这些数据很容易发现,本质上属于金融服务业的私募基金行业,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尤其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一支生力军。而且,在这支生力军中,百亿级别的私募机构已经有数百家,千亿级别的私募机构也正在次第出现。可以想见,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基金在中国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最典型的作用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私募基金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金融工具,把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这类人群的闲置资本,高效地动员并集聚起来,投入到资本相对稀缺的经济领域和有较大资本需求的创新型企业当中,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财产型收入来源,更推动了经济的创新发展。
当然,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本身都是有较高风险的活动,需要更具弹性、更有个性、包容性更好的融资体系支持。而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有较高的风险承担能力,这种风险承担能力与多样化的投资策略相结合,就使其对创新活动具有天然的“亲和度”,在其投资行为中,会更为注重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成长性和潜在可能性,从而助力产业的突破、升级。
同时,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个过程本身也丰富了资产管理服务的层次和内涵。甚至可以说,对应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私募基金是中国多层次资管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其内部空间还有极大的可拓展性。
这值得期待。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