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头条】外贸企业应变汇率“过山车”

胡艳明2023-07-08 09:0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今年以来,徐峰所在的外贸公司,业务开展得颇为理想。

上半年,他们已经有了将近4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而这差不多是2022年全年的数额。近段时期人民币持续走贬,明显助力提升了这家公司的利润水平。

“正常利润之外,上半年基本上有15%左右的利润是由汇率变动带来。”7月初,在深圳从事多年外贸业务的徐峰告诉经济观察报。

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汇率变化跌宕起伏,让企业感受如同坐上“过山车”。今年5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破7”后,6月30日触及7.2730低点。

7.2730,这个快速抵达的低点,拨动了很多进出口企业的“心弦”。

面对汇率的大幅变化,很多外贸企业都会面临一个“灵魂”问题:汇率波动如何应对?

某股份行江浙地区分行的外汇业务主管丁晓东建议,企业通过锁汇的方式,根据企业的固定的账期来进行汇率锁定,避免汇率波动;通过银行的一些币种的融资来锁定汇率的风险。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人民币在近期的表现主要是源于利率差异,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放宽”而美联储在“收紧”,这就有机会导致资本转向收益率更高的区域。人民币汇率允许在中间价的上下2%区间内交易,但政策制定者正密切关注,以免其过于波动。

额外的收入

2012年大学毕业后,徐峰到深圳从事外贸工作,其公司主要从事传感器、仪器仪表等工业类的产品,出口到中欧、东欧、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十多年的时间里,徐峰也深刻感受到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尤其是近两年,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2022年3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前期触及6.3048元高点后,开启贬值之路;2022年9月20日跌破7后,在11月1日触及7.3280。此后人民币又开始升值之旅,到了2023年2月2日到达6.7221。然后又开始走贬,人民币汇率在5月18日再次破7,6月30日触及7.2730低点。

基于外汇的不断变化,徐峰所在的公司采取了针对汇率走势的不同“策略”。“这几年的汇率,大都维持在6左右,大部分时候不到7,我们的定价也是基于6.4左右定出来的。因此说现在人民币贬值的部分,对我们来说都是额外的收入。”

徐峰坦言,在这个行业,即使现在人民币贬到七块三,客户也不会要求降价,因为传感器行业利润点偏高,国外同行的竞品价格远远高于他们公司,所以依然很有市场。

对于前十大客户,徐峰所在的公司会用到“平均汇率”,也即前三个月的平均汇率来和客户约定价格,很多同行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徐峰举例说,比如现在的市场汇率是7.25,给客户在7月份实行定价时依照的汇率就是6.99,这是第二季度这90天加起来的平均数字。

在外贸交易过程中,徐峰也感受到汇率的波折:收到了美金之后,如果当时汇率不好,他会选择晚点结汇,对国内供应商先支付人民币结算货款;汇率好的时候再结汇,不过这种方式对企业资金流动性要求比较高。像近期,则是结汇的好时期,他们因为汇率变动带来的利润就占了15%。

北京一位科技类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速度飞快,有时会签订亿元级别的订单。对于外汇波动10%-20%的水平,他感觉对营收没有太大影响。“我们是一个高技术、高回报的行业,卖的是知识产权和技术。如果我们亏钱,就会尽量沟通让客户那边补足。”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充足的定价权,很多像纺织类等薄利多销的传统企业,本身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需要警惕汇率带来的风险波动。

徐峰身边也有很多公司采用外汇工具避险。他向记者举例称,比如说有的同业企业规模比较大,工厂需要向上游商家购买芯片、原材料,比如三、四季度的物料需要在二季度基本上已经采购完,他们既要准备好美金去买原材料,又要在国内加工,再去海外市场销售。这样下来,时间跨度基本上会跨到1-3个季度,这类的企业一般会选择做出汇率避险策略。

中性管理

“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多次围绕7上下波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

管涛回顾,从中间价看,2019年8月初,因为中美经贸谈判陷入僵局,人民币于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度跌破7。2019年12月底,因传闻中美即将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人民币重新升破7。2020年2月中旬,因国内新冠疫情暴发、经济停摆,人民币二度跌破7。2020年7月中旬,因国内疫情防控有效,经济率先复苏,人民币二度升破7。2022年9月中旬,因为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复苏受阻,人民币三度跌破7。2022年12月初,因防疫政策优化、房地产监管调整,经济复苏前景改善,人民币三度升破7。今年5月中旬以来,因复苏预期只是部分兑现,人民币四度跌破7。

长三角地区一家从事新能源产业的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眼看近期汇率一直在变动,更加意识到需要采用金融工具避险。

这家企业有大量的出口业务,“今年我们预计差不多要占到营收的一半,体量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外汇波动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更要与金融机构合作。”该负责人称,公司这两年在逐步和银行开展锁汇、掉期等业务。

“近期汇率比较波动,前期如果持有美元,如果没有结汇,企业也是赚钱,但对企业来说,我认为企业还是以稳定为主。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的销售收入为主,很多企业并没有太多的专业人士在市场上进行汇率波动来操作。”丁晓东说。

丁晓东所在的股份行分行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外汇结算工具和融资等金融服务。他平时接触到的外贸企业主要是有三种类别:中小企业使用避险工具的动力不足;有的企业在银行提醒和建议下会做几单交易以规避汇率风险;有的大企业有专业的财务团队,对汇率变动有相关的研究,所以银行也不太需要提供太多建议,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点上去操作。

徐峰在工作中也感受到大公司在这方面的操作更成熟。他认为,大公司有专业的财务人士,他们和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也会有相应的汇率的规划,比如说某个合同就锁定某个汇率。所以对大企业来说,可能人民币贬值,不会获得太多的利润,但是如果升值也不会损失太多。

“现在人民币贬值也许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肯定是利于他们去销售的。”徐峰说,因为自己也感受到了贬值(价格优势)在海外市场带来的竞争力。

“我们当地很多银行也一起交流,银行总行、监管部门对我们汇率的锁汇的工具的使用都有考核,但是事实上很多银行都不达标。”谈到企业需求这方面,丁晓东说,银行现在的外汇产品同质化也比较多,他们尽量去提供一些亮点的业务。

有着多年外汇业务经验的丁晓东还是建议企业做汇率中性化管理,不要去冒汇率波动的风险。“没有团队的情况下,还是建议企业有避险操作,毕竟不可能天天去看外汇价格的变动。”他说,汇率避险工具的初衷并非让企业在汇率上赚钱或者不赚钱,而是保值,不要因为汇率波动造成一批汇率波动抵抗能力比较差的中小外贸企业出现倒闭。这样不仅对企业不利,若产生连锁反应,还可能会让银行产生不良贷款。

人民币结算“露尖角”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徐峰说,现在公司部分出口业务也是直接以人民币结算,这样就避免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徐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今年多了很多跨境人民币的结算业务,国外客户直接付人民币,比如来自俄罗斯、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签订人民币订单后,徐峰的客户在本国当地的银行,直接把当地的货币换成人民币,不走美国的SWIFT系统,而是走人民币结算的体系。“客户会自己做出选择,比如说这一单他想按照美元来结算,我们就用美元;如果按人民币结算,我们就用人民币。客户自己会去判断汇率,当然如果判断错了,客户也会承担自己的错误。”徐峰说。

跨境人民币结算也逐渐成为外贸业务的新业态,有股份行江苏地区分行负责人表示,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前,他们分行还与当地监管部门联合,邀请当地企业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汇率避险工具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政策支持,以及银行总行的产品部门进行产品宣讲。希望从政策产品去引导进出口企业如何去使用避险工具。比如,在目前整个汇率形势波动不太明朗的环境下,如何去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去使用合规合法产品,做一些跨境资金的运行。

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完善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政策;将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全部经常项下等措施。

上述股份行分行负责人说,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是使用外汇结算,取决于企业和它的上下游企业在整个贸易链上的谈判,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角色,更多地去引导企业使用人民币,包括现在人民银行、外管局的一些政策,也是希望银行配合监管一起,更多地引导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

根据SWIFT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26%,为全球第五大结算货币。相比之下,同期内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份额分别为41.74%、32.64%、6.19%与4.78%。

徐峰所在公司的营业收入中,有3000万元左右是以美元方式付款,人民币结算占的比例还是不高,但已经在逐渐提高。

对于未来的汇率走势,丁晓东坚持认为企业一定不要去赌汇率变化。在汇率破7后,他认为短期内还会贬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要判断半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化,也很难做出判断。

外贸公司也都关注未来变化,徐峰说,他们在公司也会经常谈到汇率的问题,最近他们预期可能会到7.5或者7.6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若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预期转好,或带来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修复,叠加美国经济逐步承压与美联储货币紧缩步伐放缓令美元指数有所走弱,以及央行应对外汇大幅波动的政策工具储备丰富,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6月30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7.28”,逼近去年创下的低点,但此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有所回升。“短期内虽有波动,但政策制定者正密切关注。以免其过于波动。人民币也一直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赵耀庭说。

在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看来,目前看央行没有对汇率进行实质性的对冲,但从中间价持续低于在岸价和离岸价可以看出,央行已经启动逆周期调控因子,不排除后续还有其他汇率调控手段。包括:出售外储;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在离岸市场上大幅收紧人民币流动性;限制资本流动等行政手段等。他们倾向于认为如果继续贬值,央行可能开始发声并动用相关政策工具加以干预,短期影响贬值预期。

(应受访者要求,徐峰、丁晓东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