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发局报告:大湾区营商情绪短暂受挫,但依然行进在温和复苏的道路上

张锐2023-07-03 22:19

记者 张锐 7月3日,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渣打银行公布2023年第二季 “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 (GBAI) ,以及大湾区企业关于全球供应链问题方面的现状评估。

其中,GBAI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营商信心”较第一季度回落至中性水平,主要是一方面基数效应恢复正常,以及季初至今的全国宏观数据回软、恢复通关带来的强劲效应消退。

“我们已预计营商情绪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显著下跌,尽管如此,整体现状指数仍未陷入收缩区间,再加上GBAI整体预期指数保持在高位,表明这只是短暂的挫折,而不是疫情过后复苏的结束。”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

他同时认为,大湾区是中国多元化经济引擎的缩影,是整体增长的风向标,中国应可继续在温和复苏的道路上前行。

上述报告亦指出,在1000多家大湾区受访企业中,42%受访者认为全球供应链正加速迁移。不过,尽管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的考虑因素越来越多,但并没有出现大湾区公司大举迁出中国的情况。

复苏势头减弱但未结束

2023年第二季“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报告指出,第二季度整体指数回落但仍处中性水平,投资意愿也见坚韧。

其中,GBAI商业活动现状指数在2023年第一季度跃升至51.3后,第二季度回落至50.0。这属意料之内,因为在2022年第四季度,指数已经连跌6个季度,降至 39.5,这个低基数造就了第一季度的反弹。

“现状指数虽然回落,但未跌至收缩区间,我们认为这仅意味复苏势头减弱,而非复苏结束。”刘健恒表示。

与此同时,GBAI各项子指数在第一季度全面上升后,二季度的表现开始出现差异。这次有 6 个子指数低于50,较之前的3个增多。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1,虽然比上一季度有所改善,但仍然是得分最低的组成部分,表明本季度降低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与上一季度相比,“新订单”指数(跌3.3点至49.8)和“利润”指数(跌2.6点至49.9)的跌幅最大,但距离50 的中性线仅一步之遥,在近期数据回软的情况下令人稍感宽慰。

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成品/服务价格”指数虽较第一季度下跌2.4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的51.9,表明在持续多时的负产出缺口下通胀压力温和,但并未出现严重通缩。在各组成部分中,“固定资产投资”指数的得分最高,为52.9,显示受访者仍然看好大湾区的长远商业前景,认为需求会进一步回复正常,需要投资扩充产能。

在未来预期方面,2023年第二季“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报告指出,整体预期指数仍处于两年来第二高水平。

其中,报告将中国第二季度和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测,分别从之前的7%和5.8%下调至5.8%和5.4%,以反映4月至5月增速较预期弱的状况。同时,维持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5.5%和5.9%的预测,预计消费信心将有所改善,而房地产市场放缓造成的影响也会减少。

报告亦指出,目前,创新和技术表现不佳,可能反映宏观和地缘政治挑战持续。其中,科技行业依然面临不少阻力,全球半导体业处于下行周期,导致需求受到抑制,前景不会迅速好转。此外,全球市场需求疲弱,导致不少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往海外市场下跌,包括计算机和手机出口;美国最近收紧半导体出口管制,也对业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劳动力及工资压力影响外迁

刘健恒表示,在第二季度关于全球供应链等问题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供应链是否正加速迁移,以及这股趋势会否重塑大湾区内同行公司的经营模式方面,42%受访者认为,全球供应链正加速迁移,当中又有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这会为其行业带来重大改变。总体而言,无论转型速度如何,共有24%受访者认为会造成重大影响,而超过48%受访者则认为影响轻微或非颠覆性,其余28%选择“言之尚早”。

在考虑产能转移方面,当问及将产能转移到海外是否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重要一环时,超过22%受访者明确回答“是”;有 15%受访者表示,转移到海外还不是管理策略的重要一环,但其重要性不断上升。

在考虑将产能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区方面,除了通常的业务因素外,选择“技术进步”的受访者最多,29%受访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与“技术相关的关税和制裁”(26%)和“拓展新市场”(24%)同居前三位。不过,如果将“潜在/正在增长的因素”纳入其中,“大湾区劳动力短缺/工资压力”则跃居首位,显示虽然地缘政治考虑因素近期可能较受关注,但劳动力和工资压力仍然是大湾区厂商考虑将工厂迁往海外时,一个非常有力及重要的因素。

在已经转移部分产能和正在计划将产能转移/拓展方面,印度/南亚均为最热门地区,RCEP-东盟次之。其中,在已经转移部分产能中,2.4%的受访者选择印度/南亚,2.3%的受访者选择RCEP-东盟;在正在计划将产能转移/拓展中,4.2%的受访者选择印度/南亚,3.1%的受访者选择RCEP-东盟。

刘健恒表示,较全面地看,91%受访者表示,目前还没有将产能转移到海外,而 87%的受访者则表示目前没有计划这样做。同时,种种数据亦表明,尽管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的考虑因素越来越多,不过迄今为止付诸行动者甚少,这也显示没有出现大湾区公司大举迁出中国的情况。

此外,在转移产能到海外的最大障碍/挑战方面,34.6%受访者认为是“生产成本高于预期”位居榜首,其次29.9%受访者认为是“劳动力质素和生产力欠佳”,以及22.8%受访者认为“缺乏优质/邻近的供货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