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瀛/文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正走上快车道。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参股办学”等。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产教融合建设下一阶段行动目标和任务,通过激励企业参与融合办学,更突显了企业的主体作用。这其实也是针对过往职教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企业需要的技能,职校不教;职校教的技能,企业用不了。与此同时,产教融合涉及多个主体,“校热企冷,合而不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一家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企业负责人曾给笔者算过一笔账:企业招收技校生进工厂和职校培训每人每年约六万元,招300人培训2年才能正式上岗,需花费3600万元;加上劳动法不保护企业锁定的工作年限,可以说企业承担了所有成本和压力。
此次实施方案就特别强调,要解决企业这个“需求端”积极性的问题,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支持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等。但这些举措能否打消企业顾虑,目前还存有变数。如上述企业负责人所说,当前制造业承压之大,无论是资本还是管理等要素入股,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小负担。
此外,此次实施方案还研究创新了激励扶持举措,打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政策组合拳,利好产教融合型企业。目前看,无论是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的导向,还是激励扶持的举措,能发挥真正作用和受益的主体,还是制造业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这些企业有实力和意愿去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乃至影响后期的人才留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制造企业本就有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升级能否以及如何惠及更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后者才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的主要来源。尽管一些中小制造业企业主也认可应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作用,将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到职校教育当中,但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课程设置,没有名气、实力不足的中小制造企业,在学校面前几乎没有对价能力。
在中小企业看来,当前产教融合除了更适合头部大企业参发挥引领作用,在企业数量不多的偏僻地区效果可能更突出。像珠三角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众多,规模小、专业垂直的中小制造业,很难对制造业人才产生吸引力。这是广大中小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的“招人难、不好用”的双重困局。
而从更长远看,制造业的发展正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柔性生产。这也意味着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转变,对制造人才的需求将变得更具融合性、集成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亟需工程思维能力的新型产业人才,而不仅仅是会使用某种工具或者会操作某个机器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看,不光是企业要深度融合到职校的教育培养体系中,有些企业家甚至建议,学校在招生阶段就应注意甄别学生的兴趣和资质,而非只强调后期的技术培养。他们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就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很多工程类人才,哪怕专业素养的起点不高,但悟性高,通过后期培养也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工程师;反之,很多对制造业没什么兴趣的人,哪怕是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也很难培养留用成才。毕竟,兴趣是创新最好的老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