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咏/文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下中国的结婚登记量连年下滑: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2022年的数据是683.3万对,相比于2013年的顶峰,接近腰斩。这也是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按照这样的趋势,明年或许更低。
持续走低的数据容易滋生焦虑情绪。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如果人们都不成家了,这个社会将怎样?
对此不妨从不同角度看待。首先,婚姻登记数量下降在预期之中。受过去人口政策的影响,作为结婚主力军的年轻人数量持续下降,在这个基本盘下,结婚登记量下降是必定无疑的。再加上,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一直偏高,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自然情况下性别比一般介于103-107之间。较高性别比导致的现象就是男多女少,婚配促成更为不易。
其次,应该承认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加深,观念越来越多元,女性越来越独立,对同居的宽容度越来越大,这些都让结婚从过去的必选项,真正成为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的自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没有人愿意也不可能退回过去。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要保护选择的自由,尊重观念的多元,但所谓家国相连,成家立业还是更有助于社会稳定。在东亚文化的背景下,婚生子女仍然是生育的主流,因此结婚人数必然对出生人口数量有造成影响。从宏观层面看,稳住结婚登记数量,对于社会平稳和人口均衡依然有着正面意义。
我们要看到,结婚意愿下降的背后,除了主动选择之外,还有被动的无奈。房价高企、育儿成本居高不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女性而言,成为妻子和母亲依然意味着更多的家务责任,母职惩罚相伴而至……结婚这件事,无论从真实的经济成本还是机会成本来说,都更像是代价而不是收益。既然如此,那就不结婚好了。
更何况,在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每个人自身的压力都很大,连自己都无法好好安顿,更无力顾及与另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承诺家庭的责任。在一篇谈论结婚率下降的文章后,获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能准点下班再说别的”,一语道尽谋生的艰辛,别说结婚了,很多年轻人恐怕连恋爱的时间也没有。如果说去爱一个人并与她(他)缔结共度余生的姻缘本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又带有激情的事情,现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消解了这种激情。
对此,我们能做点什么可以改变现状?恐怕很难有某项政策能直接提升人们的结婚意愿,立竿见影地提高结婚率。结婚和生育这两个议题是彼此相通的,我们不妨少一些功利心,在构建对婚育友好的社会上做些慢功夫的文章。
民政局前不久宣布,从今年6月1日起,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到21个省份,这当然让想结婚的人更方便,扫清这样的政策障碍,是构建生育友好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促进两性在养育职责上更平等,或许会让女性对走进婚姻少一点顾虑;提供更多元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年轻人可以筑小巢成小家;更进一步说,我们能否让社会的内卷少一些,节奏慢一些?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生活才会有婚姻。如果年轻人的生活稍微从容一点,内心更安顿一点,或许他们会更有勇气、有动力开启婚姻的大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