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敏 5月6日,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发言分析了中国过去几次经济复苏过程中不同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他表示,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成果还需政策的持续呵护。
陆挺表示,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会产生一系列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在地方财政方面。此次房地产下滑之前,房地产行业对地方政府财政的贡献超过40%。但中国一季度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同比下降27%,2022年全年已经下降了23%,从全国层面来讲,政府卖地收入已经被腰斩,而且因为有不少地是卖给了本地城投公司,实际情况还要更为糟糕。地方财政的困难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效应,最后使得总需求低迷,降低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
“因为目前土地销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绝大部分低线城市的情况要更为困难。”陆挺表示,因为这次房地产复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差别极大,本轮复苏和此前的复苏相比,地域性极强,区域差距和大小城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这种扩大的区域差距反过来又会抑制总需求,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实际投资需求。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央行并没有降息的背景下,尽管经济增速显著回升,我国市场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行,十年期国债利率从1月底的2.92%下降到了5月5日的2.73%,表明我国的真实信贷需求和投资需求是较为疲软的。
陆挺在发言中表示,本轮复苏和以往经济复苏的差别还在于居民消费方面。从正面来讲,之前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和供给会同时被释放,对经济有一个很大的脉冲效应,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主要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这是之前几轮复苏没有的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过于陶醉在这种报复性消费反弹之中。”陆挺表示,这种脉冲效应是很难持久的,因为在过去几年中,疫情和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几个周期复苏的比较分析,陆挺表示,首先不能因为一季度超预期的GDP增速而过于乐观,要看到目前因为服务消费方面的脉冲效应,我国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甜蜜期,但这个甜蜜期持续的时间可能是很有限的。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复苏面临的压力阻力仍不小。第二,从短期宏观政策上来讲,虽然可能不需要加码宽松刺激力度,但现在还不是退出宽松政策的时候,还需要小心翼翼呵护目前复苏的成果。第三,目前经济复苏的瓶颈不在于货币财政政策是否足够、宽松,而是在于是否能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政策,再次鼓起民间的信心,激发起民间的积极性,让市场在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