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电场,国寿身影

姜鑫2023-05-04 14:1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的一片山区中,16座风机迎风伫立,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是年上网电量位列广西风电场第一名的灵川风电场。

风电等绿色能源关系能源革命转型和未来发展范式,前景固然可观但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的投入。除设备昂贵外,还有项目前期工程建设、后期设备维护等费用支出,每建一座风电场需要动辄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投入。

在国内“双碳”战略转型大潮下,拥有长期资金优势的保险资金正在绿色能源产业投资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灵川风电场背后,就隐藏着5万亿保险资管巨头——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的身影。一向投资稳健而神秘的保险资金是如何与风光电场结缘的?大量资金涌向新能源产业,险资又该如何把握风险?

险资恋上新能源

地处季风气候区的广西不但风光优美,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小时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广西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累计突破1700万千瓦,全年绿电交易电量及绿证核发量均为南方区域第一。

在诸多风能项目中,灵川县的灵川风电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项目。灵川风电场于2019年8月23日开工,2020年12月28日完成首批机组并网,2020年12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电场总装机规模为50000KW,安装16台明阳单机容量3.2MW风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送出线路21.93km。

2022年,灵川发电厂年发电3743小时,年上网电量为1.17亿度,位列广西风电场第一名,每年为社会可节省约3.69万吨标准煤。

在紧邻桂林市的贺州市,坐落于湘、桂、粤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的富川风光电站也格外吸睛,记者走近一看,高处风车转动,地上光伏板连片的壮观景象。

绿色能源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4月22日,富川风光电站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设备,其使用寿命周期均在20年右,基本需要十年才能实现投资回本。

富川风光电站和灵川风电场一样,其运营单位为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汇能”)。

除母公司中核集团外,中核汇能还有一位保险行业的大股东——国寿资产。

2021年6月,中核集团启动中核汇能引战工作,通过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引入保险、产业等战略投资者,国寿资产便是其中一家。

在双方牵手后,国寿资产于2022年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中核1号股权投资计划”并顺利完成募集发行,以20.53亿元战略增资中核汇能,成为中核汇能第一大战略投资者和第二大股东。上述股权投资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中核汇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储能新业务开拓、补充流动资金等。

一向神秘而又低调的保险资金为何恋上新能源投资?

在国寿资产创新投资事业部李清龙看来,保险资金通过聚焦绿色投资,可以有效的突破优质资产所面临的供给不足的困境,缓解保险资金面临的收益率下降和波动的挑战,同时监管机构也在支持鼓励保险资金去支持实体经济。“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变革,对于这种大体量的长期的资金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而中国人寿保险资金具有的优势就是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对于风险偏好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健的。因此,国寿资产的投资与重大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的资金需求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国寿资产总裁助理刘凡则认为,险资在绿色投资方面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有着独特的优势。

刘凡表示,市场资金可以分成交易型和配置型,保险资金则属于配置型。保险资金有四个特点决定其能够成为市场的一个稳定器和压舱石来进行逆向的长周期的投资,有别于一般的交易型的、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险资更偏向于追求稳定的,有确定的收益,特别是确定的期间收益,未来长期也有资本增值的这一类型的投资。

刘凡解释,保险资金第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大,国寿资产每年需要配置的资产规模是差不多6000亿-7000 亿元,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的新单销售;二是每年的投资收益;三是保险资金基于自身风险偏好,会配置大量的债券,每年还面临着到期再配置的需求。

在刘凡看来,周期长是保险资金的第二个特点,保险资金的负债方主要来源是保险特别是寿险,负债久期很长,差不多是10-15年的久期;保险资金的第三个特点是风险偏好比较低,有些投资的损失是不可承受的;第四,险资虽然周期长,但非常在乎期间收益,每年都有客户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每年要给保单持有人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要求投资每年都贡献出现金的收益。

截至2023年一季度,国寿资产旗下管理资产的规模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管理资产超5万亿元大关的保险资管机构。

双线配置+精选合作伙伴

国寿资产投资绿色能源可以得到怎么样的回报呢?

“从投资回报上讲,我们这些年进行的绿色投资实践,财务回报上还是非常不错的,长周期投资一个是在乎期间的收益,包括利息、分红,也包括未来上市以后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弹性收益”,据刘凡介绍,国寿资产很多的项目的分红收益每年息率可以达到5%以上,高的超过6%。

就国寿资产入股的中核汇能来看,截至2021年12月底,中核汇能资产总额518.92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6.31亿元,净利润12.75亿元,营业净利率27.5%。

绿色投资涉及到具体产业或项目,作为财务投资见长的保险资金如何把控投资风险,在投资回报和生态价值做好平衡?

李清龙表示,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国寿资产采取了双线配置的逻辑。“传统的资产配置是以单线为主,只关注实现受益,贡献经济价值,我们的双线配置就是要把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和委托方的投资指引进行结合,形成一个最优的配置方案。然后通过定期调整配置计划来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并不断优化,同时在整个的投资执行过程中,也发挥债券、股票、基金、另类投资的工具之间各自的优势来精准对接国家战略,确定绿色投资、科技创新这些核心赛道。”

国寿资产办公室副主任王宇龙表示,“双碳”战略涉及到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降碳的一些技术突破、生态碳汇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甚至说它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性的创新性的工程。

王宇龙认为,2020年之后,整个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在提速之后,保险资金的绿色投资也进入了快车道。目前绿色金融里主要是绿色信贷为主,无论是新能源领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些重大技术改造,需要的资金需求实际上更适合直接融资或者股权融资的方式,未来直接融资的占比提升是一个发展态势。

王宇龙表示,比起银行信贷的资金来说,保险资金更敢投,也更能拿得住,保险资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股权、资管产品等方式,服务“双碳”目标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比 2020 年绿色投资规模增长近50%,远高于同期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到10%的增速。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同期内,国寿资产存量股权投资绿色项目已超30个,投资领域涉及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垃圾发电、传统能源节能改造、轨道交通等方面。同期内,中国人寿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600亿元,其中国寿资产绿色投资规模近3700亿元,包括绿色债券超2400亿元,绿色另类项目超1000亿元,对绿色企业股票持仓超160亿元。

“保险资金是财务投资人,在投资中控制投资风险是第一要务要务”,刘凡坦言,作为财务投资人,我们了解财务方面,但是在产业方面的风险,对风险识别的能力,风险的控制能力以及出了风险以后的处置能力,都是不擅长的。因此,国寿资产采取的模式是精选交易对手。

刘凡表示,在新能源领域或者是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不少非常专业的产业投资人,例如中核集团,他们熟知整个产业的经营风险,更明白通过怎样的管理来控制风险,与他们进行合作可以有效控制风险。

国寿资产还提出了一个标准——精选核心优质资产加上主动风险管理,因为公司很多投资并不是单纯依赖交易市场的信用,还是要看底层的资产,刘凡称,敢把上千亿的资金砸到新能源里,因为新能源里底层资产的经营特征、现金流特征、稳定性和保险资金的投资属性是天然匹配的,因此在选出核心优质资产的同时还要主动赋能,在投资的过程中不断地沟通,了解经营情况,提高主动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得风险可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