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陆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在香港联交所开始进行交易。首日开盘价为33.5港元,截至发稿时,上涨超过4%。
本次陆金所控股以介绍方式上市,不涉及新募集资金。陆金所控股招股书显示,两个市场吸引不同背景的投资者,有助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及增加股份的流动性。具体而言,于香港及纽交所两地拥有双重主要上市地位使陆金所控股得以接触更广泛的私人及机构投资者并从中受益,在香港上市可配合在中国的业务重心,这对增长及长期战略发展至关重要。
陆金所控股自我定位为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即运用高端技术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易赋能,将金融机构与其原本无法触达的借款人连接起来,提供或安排增信服务发放贷款,并提供增值服务及工具,使融资交易落地。从2005年开始经营业务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与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服务660万名小微企业主,赋能的贷款余额5765亿元。
U型复苏
2022年,陆金所控股的总收入和总利润均出现下滑。总收入由2020年的520亿元增至2021年的618亿元,并减至2022年的581亿元;除所得税开支利润由2020年的179亿元增至2021年的234亿元,并减至2022年的130亿元;净利润由2020年的123亿元增至2021年的167亿元,并减至2022年的88亿元;赋能过贷款的活跃借款人的数量由2020年的440万名增至2021年的490万名,并进一步减至2022年的480万名。
“小微企业主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招股书显示,由于小微企业主可能缺乏财务、管理或其他必要资源来抵御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常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或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小微企业主亦可能没有或仅有有限的信贷记录,借贷能力低于大型企业,因此可能更容易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此外,小微企业主的市场份额通常可以忽略不计,经常需要大量的额外资本用于扩张或竞争,且可能会经历经营业绩大幅波动,其中任何情形都可能损害借款人的贷款偿还能力。
发放的新增贷款规模是衡量财务表现的关键指标之一。陆金所控股的新增贷款总规模由2020年的5650亿元增至2021年的6484亿元,2022年减至4954亿元。
陆金所控股能否保留现有借款人并持续吸引更多借款人及资金合作伙伴?
2022年起,陆金所控股对业务运营作出广泛调整,所采取的办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整信贷政策。聚焦服务优质小微,实现区域差异化运营策略,销售队伍转型升级,以上措施使陆金所控股能够在宏观经济挑战的背景下维持现有业务。
第二阶段:业务调整及经营效率提升。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公司专注于更具经济弹性地区的优质客户,在新增贷款赋能中优先资产质量而非资产增长。陆金所控股的成本收入比率由截至2021年度的48.8%降至截至2022年度的46.3%。未来将继续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适当的成本控制及运营调整。
第三阶段:恢复持续增长及盈利。宏观环境向好将为业务恢复正常提供快速通道。新批次贷款较旧批次贷款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稳定,财务表现将于该等指标恢复后的数个季度得到改善。尽管改善的时间和程度仍不确定且面临许多意外情况,陆金所控股认为财务表现将随时间的推移呈U型复苏。
不与银行竞争同类型借款人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微企业的主要难题,近年随着政府多举措,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被缓解。1月13日,银保监会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3.6%,2023年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1月7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近些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3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远高于其他国家,贷款利率也在持续下降。2016年至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率低于3%,明显好于经合组织国家4.81%的水平。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向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合计23.57万亿元,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8.60万亿元,股份制银行为4.05万亿元,城商行为3.31万亿元,农村金融机构为7.03万亿元。
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租赁及保理公司、数字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也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大融资来源之一。
“我们不与银行竞争同类型的借款人。”陆金所控股招股书显示,由于传统银行的设置及成本结构,传统银行专门服务需要非常大的单笔贷款金额(通常是人民1000万元或更高)的客户。这些银行通常没有触达小微企业主的具成本效益的方法,而且可能缺乏适当评估小微企业主风险所需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些银行常常无法直接获得借款人的定位数据、共享联系数据及声纹数据等社交数据,由此导致难以形成对客户的准确描述。这导致了对基于抵押品的评估的依赖,由此增加所需的审批时间,而且对许多小微企业而言很困难,因为其缺乏可抵押的抵押品。
陆金所控股并不提供小微企业的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而是通过第三方增信提供商或持牌融资担保子公司提供贷款增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陆金所控股于普惠品牌下发放的由第三方增信提供商担保或承保76.1%的未偿还贷款中,平安财险提供70.6%的第三方增信,而5.5%由其他第三方担保或承保。
由于小微企业更迭过快而抵押品有限,传统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风险评估方面面临重大挑战,由互联网公司持有的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依靠社交和其他线上行为数据来提供件均较小、期限较短的贷款。鉴于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效率等原因,在向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中,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已转向与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合作。
中国普惠金融发布的《新起点——构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认为,数字平台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助媒”作用,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数字平台拓展了普惠金融的交易边界,创造新的交易动力,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合关系,对金融机构起到“助媒作用”,数字平台中沉淀的数据转化成增信价值,助力传统金融机构提升获客、决策、风控、贷后管理环节效率,降低贷款门槛,促进贷款利率更加市场化,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和长尾消费者。
三种业务模式
陆金所控股主要从事贷款赋能业务,并有大额和小额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赋能贷款。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在已赋能的贷款总余额中,约99.3%、98.2%及94.9%为核心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模式下赋能的贷款。这些为大额贷款。其中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所赋能的一般无抵押贷款的件均分别为164483元、199502元及240179元。相比之下,抵押贷款的额度则高得多。近三年陆金所控股所赋能的有抵押贷款的件均分别为390467元、430795元及438675元。
剩下0.7%、1.8%及5.1%包括通过持牌消费金融子公司平安消费金融公司赋能的贷款。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小额贷款的平均金额分别为3301元、3797元和5979元。招股书显示,作为在高度监管领域中运营的一家持牌实体,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同普惠分开运营,并且遵循自身独特的业务模式。消费金融贷款市场与由普惠赋能的大额、长期贷款市场相辅相成,且借贷人通常不会重叠。
在陆金所控股的核心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模式中,陆金所控股承担的信贷风险取决于商业因素的动态组合,包括第三方增信的定价、资金合作伙伴承担风险的意愿,以及监管指引。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存在信贷风险敞口的贷款余额比例分别为6.3%、16.6%及23.5%。未来,陆金所控股计划将信贷风险敞口的贷款余额比例提高到至少30%。
在招股书中,陆金所控股公布了其核心零售信贷赋能模式:
第1步:资金合作伙伴将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第2步:对于一般贷款,借款人将直接向资金合作伙伴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第3步:一旦贷款逾期,陆金所控股将启动贷款催收程序。
第4A步:对于逾期1至79天的贷款,借款人仍可直接向资金合作伙伴偿还逾期本金及利息。
第4B(I)步:一旦贷款逾期超过80天,根据共同担保模式,陆金所控股持牌担保子公司与增信提供商共同为贷款提供担保,持牌融资担保子公司和增信提供商将根据各自的担保百分比及与资金合作伙伴事先商定的安排向资金合作伙伴支付违约赔付。违约赔付由融资担保子公司及第三方增信提供商各自而非共同提供,且融资担保子公司仅对其所担保部分的相关违约赔付负责。
第4B(II)i步:一旦能够收回借款人的本金和利息,担保子公司和增信合作伙伴将根据合同安排自借款人处收取该笔款项。
第4B(II)ii步:对于有抵押贷款,止赎后,陆金所控股代表增信提供商及融资担保子公司,通过拍卖或寄售处置抵押品,并根据事先商定的担保分成百分比分配所得款项,以减轻增信提供商及我们融资担保子公司的损失或将其降至最低。
招股书显示,陆金所控股首先从每名借款人的7000多个预测变量入手,再将范围缩减至约1600个关键变量用于贷款决策模型,其中绝大多数为信用和财务数据。与其他领先的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相比,陆金所控股线下线上一体化渠道对于服务小微企业主的能力至关重要。
小微企业主通常需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其财务及运营需求亦可能因业务类型、地区及目标客户而有所不同。陆金所控股的全国性直销团队网络遍布中国约300个城市,是获客战略的核心。通过该网络,陆金所控股每年可触达上千万名小微企业主,与客户的直接互动便于了解他们的需求,完善信贷决策系统,并得以通过线下的客户尽职调查识别欺诈申请,从而使陆金所控股能够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同时推荐适合的产品,并更好服务客户。
除贷款赋能外,陆金所控股开始通过陆金通将借款人推荐到银行。这些借款人为个人或小微企业主,与陆金所控股核心零售信贷赋能模式的目标客户相比,其风险更低,因此有资格以较低利率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无需赋能服务。陆金所控股主要通过与平安银行合作发起该服务,以后也将扩展至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合作。陆金所控股并不参与贷款申请、欺诈检测或信贷审批流程,也不对向通过陆金通推介的借款人作出的贷款承担任何信贷风险。截至目前,陆金通对陆金所控股任一年总收入的贡献均低于2%。
胡群/文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