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政策激励应以“人”为抓手

欧阳晓红2023-04-07 19:35

欧阳晓红/文 也许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描述目前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这项被赋予托举起2.8亿银发一族稳稳幸福的“第三支柱”利好政策,尚未真正发力。这也意味着被寄予厚望的数万亿“长钱”对当下资本市场来说,仍遥不可及。

该制度出台周年、落地实施4个月的效果呈“两低三不”漏斗状——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愿意不强等。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实际缴费人数占参加人数的31%。

银行端怪象纷呈。比如,个人养老金账户由2022年11月底的“开户攻略”转为近期的“销户攻略”。前者是客户被初期各种开户福利吸引,后者是苦于银行“口号响动作少”,银行产品货架空荡,客户担心账户空置风险,动念销户。

说好的资本市场“长钱”怎那么难“聚集”?

对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潜在万亿规模“长钱”不仅是银发一族的养老保障,也是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性“活水”,更是助推中国经济复苏的一大潜在驱动力。

不久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月17日发布“关于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该期货合约旨在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帮助企业和投资者管理风险。而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标的是面值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的名义超长期国债。进一步说,该标的持有者对应的是类似养老金这样的“长钱”。

可见,做大个人养老金规模意义之重:从养老保障到支持国家建设,再到可持续性助力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其与医疗健康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也需兼顾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协同效应。

就“个人养老金实现满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和广覆盖”目标来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曹德云在近期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提出了三点:推动领取期的产品创新,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闭环;重视企业在个人养老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发挥各经营机构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

若聚焦中美两国医疗体系,会发现,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包括业态环境均迥然不同。这使得我们不具备全盘复制被业界奉为圭臬的美国联合健康的制度基础, 但可借鉴其经验,比如中国版联合健康的平安之路。

美国市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医疗资源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能“控费”,可谓保险“带”流量给医疗,实现商业利益;反观中国商保公司则勉为其难。中国版HMO(管理式医疗)目前是医疗给保险“带”流量,得益于“综合金融”底层(协同)优势,平安的HMO可打通供给、需求与支付闭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反哺金融主业。

同理,我们也不具备全盘复制欧美养老金市场的制度基础,亦未必需要。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本土化发展”,但在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可借鉴其经验。

比如,国际先进养老金商业机构通常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包括储蓄、投资、退休收入和风险保障等各个阶段的个性化服务,以及全方位咨询和支持、数字化与教育培训等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打通涉及养老金聚集、储备、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堵点和痛点。

当下,不考虑制度因素,我们注意到,就养老金产品布局来看,商业银行有“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保险公司有“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基金公司有“养老目标基金”,且不说银行“货架”有待充实,对养老金参与人而言,初期难免不知所云。

再加上各经营机构各自为战,缺乏养老金统一销售平台,客户抱怨产品选购渠道不畅,供应、支付、需求方等均处于割裂状态,同时也没有全行业规范指引,消费者体验欠佳。

这种情况下,养老金怎么可能上规模呢?出现“两低三不”漏斗状发展也就见怪不怪了。这需要各机构发挥协同效应,让客户省心省时放心。如果养老金产品是行业抓手,那么“人”就是发力关键因素;个人养老金政策激励理应更多直达个人。与其说做大做强“三支柱”是走出中国养老体系困境的良方,不如说相关部门需要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体系化解决方案去突围中国式养老困局。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