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值得信赖新供应链课题组
创立于1981年的美锦,经过40年三代人的发展,历经初创起步期、成长崛起期、跨越发展期、坚实腾飞期,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是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头部企业,是能源行业率先转型升级的革新者。发展至今,美锦能源成绩瞩目,公司目前拥有四大煤矿,经核准产能630万吨/年,焦化生产能力715万吨/年,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87亿元,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制造年生产能力10000台,飞驰科技拥有从6米-12米各种不同类型及型号的客车产品20余个,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实际量产能力以及运营调试经验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公司。
旗下飞驰科技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先行者。在氢能汽车领域,创下多个行业第一,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氢能源汽车整车资质、国内第一批获得氢能源汽车公告的企业;国内第一条和第二条氢能公交线路使用飞驰汽车率先运营,从2016年运营至今车辆综合性能稳定;2017年建立了全国首个氢能汽车维保中心,建立了国内第一套氢能汽车维保体系标准;2019年,向马来西亚出口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中国氢能汽车出口“零的突破”;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全球首台4.5T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国内首家帮助客户进行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的氢燃料汽商用车企业;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出氢燃料重卡,第一个投入试运营的氢能重卡项目。美锦能源取得成绩的背后,是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的结果,包括延伸纵向战略、布局氢能产业,重视技术研发管理、提升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综合能源供应网络等。
一、发展环境分析
1.正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早在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在更加具体的燃料电池领域,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已形成“3+2”的新型格局。2021 年 9 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 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批复了京津冀、上海、广东示范城市群;2022年1月,追加批复了河北示范城市群与河南示范城市群。可以说,随着示范城市群的示范项目的陆续推进,氢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氢能产业市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广阔而富有前景的市场期待,也推动了美锦实施能源转型的信心。
2.形成沿纵向战略布局氢能产业的动态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但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企业要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形成持续更新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即形成基于动态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美锦能源以焦化产业起家,并长期作为主导产业,焦炉产能、炉型、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是全国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之一。然而,美锦能源并不止步于此,在洞悉国家的能源政策规划后能够敏锐地判断未来行业的走势、并结合自身传统优势捕捉新的商业机会,从中选择发展氢能产业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当然,这种新的商业机会并不完全建立在纯粹的市场逻辑基础之上,而是能够将行业使命、社会责任巧妙地和自身经济价值相融合基础上的商业机会,正在形成沿着纵向战略布局氢能产业的动态核心竞争力。
——企业家的有力支持。现任美锦董事长姚锦龙在海外留学期间对新能源和汽车行业充满兴趣,31岁时执掌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他掌舵期间,煤炭产业起起伏伏。在过两年时间调研后,毅然决定进军氢能源领域。在一次股东大会上,姚锦龙制定的战略计划获得股东信任,公司炼焦过程中焦炉煤气富含50%以上氢气,可以低成本制氢。美锦能源于2017年收购了佛山飞驰汽车15%股权,此后不断增持至42.67%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成为“氢能第一股”。尽管经历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但依然坚定氢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后通过投资和资本并购,形成了业内少有的集“制氢-加氢-膜电极(鸿基创能)-电堆(国鸿氢能)-整车(飞驰汽车)”为一体的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很显然,企业家的有力支持对美锦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十分关键。2022年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启动“五个一”战略:“一点(整车制造)、一线(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综合能源供应网络)、一平台(碳资产、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一中心(氢能汽车运营中心)”。公司已完成氢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游搭建从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全力推进六大区域发展战略,即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美锦能源探索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
——制氢资源优势。美锦作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之一,有行业突出的生产制造能力,同时煤焦化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煤气中富含氢气55%左右,是目前低成本大规模制氢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公司现有715万吨/年焦炭产能粗略计算,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6.4万吨/年,可以满足24000台中型卡车或18000台8.6m公交车一年的用量。2021年7月,美锦能源全资子公司华盛化工配套建设的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项目(一期)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产能2000Nm³/h,并配套建设加氢母站。华盛化工项目配套建设的焦炉煤气制备车用高纯氢一期项目产能2.000标方/小时(约合400台8.6m燃料电池公交车一年的氢气用量)。二、三期竣工后,将具备年产2万吨高纯氢产能,以8.6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例,365天每日运行200公里,可供应约6088台的氢气用量;以8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为例,330天每日运行250公里,可供应约8081台的氢气用量;以49T氢燃料电池重卡为例,330天每日运行250公里,可供应约2204台的氢气用量。因此,对美锦而言,拥有比较丰富且性价比较高的制氢资源,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基本上属于优质的炼焦煤,氢能产业是煤焦化产业的纵向战略延伸,可以实现与煤焦化产业协同发展。
——循环经济优势。美锦拥有了“煤-焦-气-化-氢”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应对行业波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助于补充公司运营资金,优化资金结构,降低综合成本。公司在炼焦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中趋于前列。制氢以后,一方面增加用氢场景。美锦能源将分离出的高纯氢,由氢气管束车运送至太原及周边地区加氢站及其他工业用氢场景,同时在园区内通过加氢设施,给园区内氢燃料重卡物流车、通勤车、环保车、观光车等氢燃料车辆加氢,形成“制-储-运-加-车辆示范运营”的创新生态链闭环。另一方面,加强加氢站建设。公司围绕六大区域氢能产业园以及车辆应用场景配套综合能源供应网络,保证推广车辆的闭环运营。截止2022年底,美锦能源累计已建成并投运加氢站8座。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300座加氢站。同时,搭建氢能全产业链安全监控数据平台,对氢气的制储运加及燃料电池车辆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以安全为核心,实现氢能全链物理贯通和信息全链汇聚融合,实现氢气制备、运输、加氢站加注、燃料电池车运营 多维度、全方位监控。
——技术比较优势。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美锦能源与国内外多家氢燃料电池技术企业、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围绕系统集成、整车控制系统、燃料电池、车身轻量化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系列产品。同时,先后与河钢集团、中国石化、中国船级社、中国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京能集团、上环所等知名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2年,完成制造氢燃料电池车362台,纯电动车220台,完成燃料电车城市客车、纯电动低地板城市客车、纯电动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纯电动客车底盘、燃料电池客车底盘、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纯电动城市客车、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等主要的研发项目。还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及其核心技术团队,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容炭的生产技术。电容炭中试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估,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通过宁波中车新能源等国内超级电容器龙头企业的应用验证。这说明,美锦能源正在逐步突破和掌握氢燃料电车整车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国内氢燃料电车整车制造的技术比较优势。
——党建引领的文化优势。按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组织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的源泉。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以争创先进党组织为载体,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以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带动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企业员工队伍,实现党建提升与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3.可能面临的风险
——政策风险。氢能产业是国家正在布局和发展的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美锦布局的氢能产业受政策影响大。此外,美锦部分业务所在的煤焦行业受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等机构监管,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风险。全球疫情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煤焦市场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供求关系、国际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可能会对企业运营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资源供应风险。一方面,来自于供应商炼焦煤的供应,这是美锦生产焦炭的主要原料,虽然美锦已经加强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优化原材料采购模式,但如果国内外煤炭市场发生较大的波动,可能影响原料供应价格及供应量,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美锦旗下四个煤矿属于地下开采,煤矿建设、煤炭和焦化生产过程均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要求较高,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
——环境责任风险。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美锦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的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成本和资本性支出,从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影响。
4.自身存在的不足
——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较低。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2020年,美锦能源研发投入326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25%。而在2021年,研发投入增长到2.6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25%。研发投入与同期相比增长了718.13%,占研发投入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不难看出,美锦能源对研发投入更加重视。但也要看到,无论投入规模还是投入强度距离一流企业还有距离。
——创新人才规模和强度较低。在人才规模方面,2020年,美锦能源共有研发人员87人,2021年增长到152人,增加74.71%。在人才强度方面,由2020年的2.21%增长到2021年的3.45%。在人才结构方面,本科以及硕士学历的人员数量均有明显增长,其中硕士学历的研发人员由2020年的4人增加至2021年的11人。尽管与同期相比,无论从研发人才规模还是结构,都有显著提升,然而,立足自主掌握氢燃料电池整车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量还不够强。
——开放式创新的深度不够。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公司可以和外部的优秀人才合作,可以吸引和整合更多外部创新资源,从而共同加速研究进展,提升创新效率。美锦能源与国内外多家氢燃料电池技术企业、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围绕系统集成、整车控制系统、燃料电池、车身轻量化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系列产品。同时,先后与河钢集团、中国石化、中国船级社、中国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京能集团、上环所等知名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如何依靠开放式创新模式打造美锦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基于知识互换、知识互达的双向型模式,还需要持续深化。
二、“值得信赖”维度评价
1.企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1年煤价价格高位运行,公司传统煤焦相关产品营业收入规模扩大,此外,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品产量增加,由此美锦能源发展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
——总资产持续增长。美锦能源2019-2021年总资产分别为213.05亿元、271.08亿元和294.05亿元。尽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较大,但美锦能源总资产持续增加,2020年较上年增长27.24%,2021年较上年增长8.47%。
——收入规模整体增长。与此同时,三年间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2019年营业收入为140.90亿元,2022年为212.8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1.09%,同比增加65.71%。基本每股收益由2019年的0.23元增长到2021年的0.60元,这说明美锦能源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员工规模稳中有增。为了保障业务增长,员工规模继续扩大,2021年员工总人数达4411人。分布在包括研发岗位在内的重要岗位人数都保持了小幅增长,反映了公司业务增长的内在需求。
此外,以市值衡量的企业价值在2021年为693.06亿元。2021年全焦产量562万吨,比上年增加3.37%,焦炭产销率102.33%。
2.品牌价值居于市场前列
在品牌优势值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美锦能源在“氢能源”赛道中处于前列(见图1),按指数计算,2021年美锦能源品牌优势值为45.52,仅次于宝丰能源、中材科技、致远新能。但也能够看到,该赛道内的品牌优势值内部差别非常明显,分布极不平衡,说明头部效应明显。
图1 “氢能源”赛道企业品牌优势值(100分制)
3.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美锦能源围绕系统集成、整车控制系统、燃料电池、车身轻量化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系列产品,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容炭的生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在逐步突破氢能燃料电车整车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国产替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世界领先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能力十分关键,研发强度以及发明专利情况是创新能力的企业公共基础设施。但从表1的数据看,美锦能源研发强度偏低。2021年,这一数值仅为1.25%,与美锦能源业务相关的致远新能、富瑞特装、中材科技、亿华通等均超过了5%。同时,美锦能源在后期发展中应更重视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中材科技、亿华通发明专利数均已经超过了200件,而雄韬股份、厚普股份专利数也都超过了100件。
表1 “氢能源”赛道企业研发强度和发明专利数
4.运营能力逐步提升
——财务能力总体表现一般。首先,2021年美锦能源流动性及偿债能力表现一般(见图2),仅为0.52,与该赛道内的致远新能、大元泵业和亿华通有较大差距。这三家公司的偿债能力分别达到7.27、3.13和4.12,也低于该赛道内10家样本企业的均值。其次,营运能力表现良好(见图3),大元泵业排在首位,为87.14分;次之为美锦能源,达到72.38分。第三,盈利能力具有较弱的相对优势。10家样本企业平均盈利能力表现一般,宝丰能源和中材科技位居于前列,分别达到25.33分和25.29分,美锦能源以21.85分紧随其后,相比其他企业具有较弱的相对优势。第四,发展能力一般。2021年,以百分化总资产增长率衡量的发展能力为8.47,远低于致远新能的46.47分,也低于宝丰能源、厚普股份和亿华通等,但又高于富瑞特装、京城股份和中材科技等。
图2 “氢能源”赛道企业偿债能力表现
图3 “氢能源”赛道企业营运盈利及发展能力(100分制)
——公司治理体系比较完善。股权制衡度较低。美锦能源股权制衡度2021年达8.98分,高于另外9家样本企业的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达33.33%,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独立董事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实现了两职分离,有利于企业统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更健全的决策机制做出企业经营决策。
——人才体系逐步完善。研发人员数量稳步增长,且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不断增加,2021年达到11人。但远低于中材科技(382人)和亿华通(100人),美锦能源在人才体系方面亟待加强。此外,氢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省部级平台、国家级平台也需要更加重视。
5.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美锦能源重视债权人保护,2021年合同履约成本达1075万元;重视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提供了必要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支出756万,人均约0.18万;重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2021年工伤保险费支出为237万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